第11章 英才文若
- 手握三國志,劉辯亂漢登帝位
- 愛吃火鍋老頭魚
- 2159字
- 2025-01-22 09:21:21
送走四大世家后,劉辯揮退了身邊的宦官和宮女,大殿內僅剩下他與荀彧、荀攸二人。
劉辯特意吩咐將大殿的門關上。陽光透過窗戶灑落進來,昏暗地照在荀彧和荀攸的臉上。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楠木香氣。荀彧站在一旁,暗暗地吞了口口水。
按照往常,劉辯今日將二人提拔為內官司,荀彧并沒有感到意外。
只是升官之后,又加侍中銜,這意味著他從少府下掌管筆墨的一個小官,一躍成為了天子近臣,可以隨意出入宮闈。
此刻,靜悄悄的大殿上只有皇帝與他們叔侄二人,連宦官都被屏退了出去。
很明顯,天子有密事要托付給他們!
會是什么事呢?荀彧暗暗思忖。
如今十常侍已滅,所謂余黨,基本都是酒囊飯袋之輩,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
大將軍何進,身為外戚,生前在朝中有勢力,但身死道消,朝會之中沒人進言加爵加謚,可見他手下的人也都離心離德,不足為懼。
難道是黃巾軍、白波軍?
但這是戰事,自己一介文臣而已,朝中怎么排也排不到自己啊。
莫非真要監察宦官?荀彧相信,敢在大亂之后,群臣之前,訓斥董卓的劉辯,絕對沒有這么傻。
對!董卓!
荀彧一瞬之間,便已猜到了劉辯的心事。
隨即,劉辯為何下求賢令,設內官司等事,荀彧也都明悟了過來。
劉辯見荀彧二人沒說話,自己也坐在大殿中央,一言未發。
他非常欣賞荀彧叔侄二人,尤其是從某些典籍中看到的二人的表現,堪稱興邦定國的良臣。
然而,正因為兩人胸藏錦繡,此時的劉辯也更為擔心。
畢竟,此時的兩人還沒經歷過那典籍中所寫的董卓之亂,現在的兩人,并非是后來謀定天下的大臣,只是初入朝堂的世家子弟。
漢末戰亂,朝廷凋敝,袁紹所領的世家已成敗局,二人才輔佐曹操。
如今大亂未起,朝廷未衰,二人出身世家,這條心到底是在自己這邊還是在荀家那邊,劉辯的心里忐忑不安。
如果二人與自己同心,自不必說。如果與世家荀家同心呢?
到時恐怕整個內官司,又變成了郎官一般,全由世家掌控。
良久,劉辯語氣輕和地道:“文若,公達,此間屋中只有我等三人,卿不必拘束,如坐自便即可。”
劉辯雖然語調溫柔,但二人尚不敢忘君臣之禮,跪地叩謝后,方才入座。
劉辯心中暗暗嘆氣,看來兩人對自己還有戒心,要打消二人的顧慮,乃是長久之計。
“文若,公達,今設內官司,特設二人為司正、司丞,二人可知所為何事?”
荀彧面帶恭敬道:“保家國社稷,納天下志士。”
“呵呵,詳細些。”
劉辯故意這么問荀彧,原因很簡單,如果荀彧說的是什么公忠體國的套話,那就是與世家同心;
如果荀彧說的有關董卓,那便是與自己同心。
當然,如果荀彧猜不到自己問的是董卓的事,那就證明那些典籍不過是夸大其詞,找個理由,繼續打發他回去當守宮令就是了。
劉辯笑瞇瞇地看向荀彧,荀彧仔細地觀察著劉辯的表情。良久,咬了咬牙,沉聲道:“定西涼無虞!”
果然是聰明人!
劉辯心中不住地稱贊。雖然荀彧沒把話說明,但劉辯知道,這是他現在能說的最明白的話了。
如果真說出打倒董卓之類的話來,反而顯得其急功近利,難當大任。
劉辯點了點頭:“文若所言,深得朕心!”
至此,劉辯、荀彧甚至一直默不作聲的荀攸,心里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都認為找到了可以托付的人。
劉辯繼續道:“既然二位已知朕之心事,不知可有智慧忠勇之士乎?”
猜中了就沒必要一言不發了,荀攸朗聲道:
“稟陛下,兗州郭公則,忠義之士;東郡程仲德,有勇有謀。二公乃當世奇才,愿陛下納之。”
劉辯聞言,面色有些難堪。
他記得程昱,確實堪稱有勇有謀,書中記載其善謀,能斷大事,曹操更稱贊程昱“程昱之膽,過于賁育”,當得上當世奇才的名號。
至于郭圖嘛……劉辯不是很喜歡這個人。
這人竭力挑唆袁紹打官渡之戰,失敗之后,又挑唆袁家二子內訌,最后袁家徹底滅亡。
不過轉念一想,現在正是需要人才之際,求賢令初下,天下士人難辨真假,正需要有人立為榜樣。
劉辯當即道:“善,即刻傳詔,由公達親往,征辟二人為內官司從事,佚六百石。”
“謝陛下!”
而荀彧此時的心思根本沒在推薦人才上,見劉辯、荀攸二人說完話,這才拱手道:
“陛下,臣有一言,請陛下斟酌。”
“文若但說無妨。”
荀彧皺眉道:“今日朝畢,大鴻臚董卓四處發帖,言其初升大鴻臚,首到京城,請諸公卿于今夜,赴府上共飲。”
荀攸附聲道:“董卓久在西涼,素有威望,涼、并二州多有歸附。
今入朝堂,不思潔身避嫌,反而廣交大臣,恐其所圖非小也。”
荀彧與荀攸二人說的一點也沒錯,這正是李儒為董卓出的計策的第二步——廣交大臣。
原本李儒計劃,先讓董卓韜光養晦,待有一段時間,劉辯警惕放松之后,再在暗地里結交大臣。
但董卓性情粗獷豪烈,尤其是劉辯當眾揭他老底,這口氣始終咽不下去。
于是散朝之后,剛回到家中,董卓就讓弟弟奉車都尉董旻借自己升遷為由,廣發請帖,請朝中大臣來府上相聚。
劉辯聽到這個消息,大笑道:
“哈哈哈,董卓,小賊耳!不足為慮!文若,適才公達有良才相薦,不知卿有何高士相助于朕?”
劉辯現在一點兒也不擔心董卓結交大臣。
畢竟今天四大世家剛剛來找過自己,原本自己還有所擔心世家從中作梗,但最后袁隗來了一出請辭戲碼,自己給袁隗感動得老淚縱橫。
只要四大世家還站在自己這邊,任憑董卓怎么在朝中結交,也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
荀彧見劉辯神色自如,心中暗暗感嘆,天子胸懷,浩瀚無邊。
思索片刻后道:“潁川戲志才,能謀善斷;河東賈梁道,文武全才。愿陛下納之。”
劉辯撫掌大笑:“善,文若可以書信辟之。朕得二公,天下定矣!”
說話之間,小黃門在殿外稟報:“稟陛下,大鴻臚董卓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