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大柴胡湯證治本位的意義

柴胡 黃芩 法半夏各二錢 大黃 枳實 生白芍各二錢 生姜三錢 大棗六錢

治少陽經病,寒熱往來,口苦目眩耳聾,嘔而下利,胸下痞硬,脈象右實左弱。

此和解少陽之經兼下陽明腑之熱之法也。如小柴胡湯口苦,目眩,寒熱往來,又兼嘔而下利,胸下痞硬。嘔利為膽胃二經熱滯,痞硬為膽胃二經橫結,下利為胃腑之熱。于小柴胡湯去參、草之補中,加大黃、枳實以下胃熱,加芍藥以降膽經而舒胃經。一面和解少陽之經,一面下胃腑之熱也。

小柴胡湯證,脈象虛小,略兼弦數。虛小者,中陽虛而三焦之氣下陷。弦數者,木火病而膽經之氣上逆也。

大柴胡湯證,脈象右實,左弱。右實者,陽明胃腑熱滯,左弱者,木氣結而津液傷也。

此二證,大柴胡湯證少,小柴胡湯證多。因中虛不運,榮衛乃病。中虛之家,膽經相火易于上逆,相火上逆,中氣更虛。故小柴胡湯證多。胃陽盛乃病大柴胡湯證。胃陽盛則中氣少有虛者。中氣不虛,榮衛偶病,自能汗解,不至入少陽經也。故大柴胡湯證少也。名曰入少陽經,其實乃少陽經自病。

此六氣運動不圓,榮衛表病,未得汗解。臟腑陰陽,又不偏動。病氣既不外出,又不內入。少陽經氣被迫而成之半表半里病也。以上少陽經病。

少陽經病,不可汗,不可下,不可溫,只可和解。柴胡湯和解之方也。不可汗,柴胡略有汗意。不可下,黃芩略有下意。不可溫,黨參、炙草、生姜、大棗略有溫意。此和解之事實也。

圖的說明

發熱為榮氣疏泄之病,惡寒為衛氣收斂之病。衛氣之收斂,能交榮氣之疏泄,則榮不發熱。榮氣之疏泄,能交衛氣之收斂,則衛不惡寒。榮衛相交,中氣之事。

厥陰病,為肝臟病寒之病。太陰病,為脾臟病寒之病。少陰病,為少陰腎臟腎水病寒之病,非少陰心臟君火之病。乃少陰腎水無陽,寒水克火之病。少陽之陽足,能交厥陰,則肝臟不病寒。陽明之陽足,能交脾土,則脾臟不病寒。太陽之陽足,能交少陰,則腎臟不病寒。

陽明病,為胃腑病熱之病。太陽病,為膀胱腑病發熱之病。太陰之陰足,能交陽明,則胃腑不病熱。少陰腎水之陰足,能交太陽,則膀胱腑不病熱。惟少陽膽腑,附肝臟而生,入胃腑而下。膽的本身,卻無腑病,只有經病。少陽病之寒熱往來,乃肝臟之陰與胃腑之陽之氣。

表里本是一氣。表氣的榮衛偏盛,里氣的臟腑即偏郁。榮衛不得復和,則表氣的榮衛偏得愈甚,里氣的臟腑即愈郁而愈偏,遂成陽腑病熱,陰臟病寒之病。如表氣不得復和,里氣又不偏盛,則成少陽經病。此整個圓運動的《傷寒論》的原則也。榮衛病,乃榮衛被風寒所傷,而榮衛自病。并非風寒入了人身為病。此點認清,不惟《傷寒論》的原理明,溫病、疹病一切外感病的原理俱明矣。一部《傷寒論》,如內容六瓣之一橘。榮衛如橘皮,臟腑如六瓣,少陽經如橘絡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天镇县| 百色市| 景谷| 封开县| 临猗县| 常德市| 安塞县| 光泽县| 南丹县| 阿拉尔市| 武义县| 达州市| 佛冈县| 芦山县| 崇左市| 普宁市| 进贤县| 苏州市| 桐乡市| 嘉兴市| 包头市| 兴隆县| 富川| 红桥区| 青海省| 拜城县| 宝鸡市| 东辽县| 安岳县| 临泉县| 阿勒泰市| 柳江县| 密山市| 揭阳市| 察隅县| 金乡县| 朔州市| 台湾省| 勐海县|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