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
- 彭子益
- 1520字
- 2025-01-21 16:24:02
六氣
一年大氣的圓運動,春木主生,夏火主長,秋金主收,冬水主藏,中土主化。生長收藏化,五行圓運動之成功也。六氣者,風熱暑濕燥寒。乃五行運動不圓,作用偏見之氣。五行各一,惟火有二,故曰六氣。君火運行,重在上升。相火運行,重在下降。相火由秋降入水中,再由春升上,乃為君火。而君火又隨相火下降。名曰五行,其實六行。因六氣各有事實,故又曰六行六氣。
六行六氣,是融合極密,分析不開,和平不偏的圓運動。木氣偏見,則病風。君火之氣偏見,則病熱。相火偏見,則病暑。金氣偏見,則病燥。水氣偏見,則病寒。土氣偏見,則病濕。故六氣名目,而有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之稱也,《內經》謂在地為五行,在天為六氣,在事實上,說不過去。
六氣圓運動圖

此即五行圖,加一相火,名曰五行六氣,其實六行六氣。陽升陰降,自然之事。陰性本降,三陰之升,陰中有陽也。陽性本升,三陽之降,陽中有陰也。金木水火,分主四維。相火土氣,同主中宮。中宮在地面之際,四維距地面較遠。
六行六氣的圓運動,四節(jié)一氣。大寒、立春、雨水、驚蟄屬初之氣。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屬二之氣。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屬三之氣。大暑、立秋、處暑、白露屬四之氣。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屬五之氣。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屬六之氣。此時令病發(fā)生之根源也。圓運動的天人一氣,時令病上,最為顯著。內傷雜病,亦屬六氣,特不似時令病關系生死之速耳。因時令病,乃整個六氣分散,中氣消滅極易,故死甚速也。
厥陰風木
地面上屬陽,地面下屬陰。初氣之時,大氣由寒而溫。地下水中所封藏經秋收來的陽熱,動而上升。此陽熱與水化合,是為木氣。木氣者,一年之陽根也。大寒節(jié)氣,當陰極之時,故稱厥陰。厥者,極也。木氣主動,動而不通,則成風,故稱風木。
少陰君火
二之氣,亦從地下陰位升出地面,即木氣上升之氣也。此時大氣較熱,不似厥陰之陰極,故稱少陰。木氣上升之氣,即水中所藏上年秋時下降的陽氣。此陽氣,由地下升至地上,照臨大宇,光明四達,上升之象,有如君位,故稱君火。此時大氣由溫而熱,又稱熱火。
少陽相火
三氣之時,地面上陽熱盛滿。經暮夜大氣之涼降,降入地面下之水中,然當暑熱上騰之時,旋降旋升。地下水中,為生物生命之所從出,此陽熱實為生命之本,地面上陽熱盛滿,地面下所得陽熱不多,故稱少陽。此陽熱降入地下水中,以生中氣。中氣旋轉,則上下交濟,有如相臣之職,故稱相火。此火不降,暑熱熏蒸,又稱暑火。
太陰濕土
四氣之時,地面上陽熱盛滿,地面下舊有的陽氣亦升上來,地面上非常之熱,地面下非常之寒。熱屬陽,寒屬陰。大氣陰多,故稱太陰?;鹪谒聞t生氣,火在水上則生濕。此時地面上陽熱盛滿,尚未降入土下。寒熱相逼,濕氣濡滋。土氣在升降之交,故稱濕土。
陽明燥金
地面上為陽位,五氣之時,地面上盛滿的陽熱,經秋氣之收斂,正當下降。中土之下,陽氣充足。濕氣已收,大宇光明。陽盛而明,故稱陽明。金氣當旺,濕氣收則燥氣結。此時地面上空的金氣,壓力極大,故稱燥金。
太陽寒水
六氣之時,地面上的陽熱,經秋氣之收斂,全行降入土下的水中。造化之氣,中下為本。中下陽多,故稱太陽。此陽熱降入水中,水即將它封藏不泄。此時大氣降壓,水外即寒。水外已寒,則水內陽藏,故稱寒水。
五行的運動圓,合成一氣。木升金降,木不病風,金不病燥。水升火降,火不病熱、不病暑,水不病寒。土運于中,土不病濕。運動不圓,升降不交,各現(xiàn)各氣,則病風、熱、暑、濕、燥、寒,病者,大氣病也。人身之氣,亦如是也。初氣之時,宜養(yǎng)木氣。二氣之時,宜養(yǎng)火氣。三氣之時,宜補相火之氣。四氣之時,宜養(yǎng)土氣。五氣之時,宜養(yǎng)金氣。六氣之時,宜補水氣。相火下降于水中,為君火之始氣。君火者,相火之終氣,君火又隨相火下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