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11 大柴胡湯

經典的宿食腹滿病方,傳統的和解清熱瀉下方,具有除寒熱、止嘔吐、除腹脹、解郁除煩等功效。現代研究提示能利膽保肝、降脂、降壓、增強胃腸動力、調節免疫、抗炎、抗過敏、抗內毒素、抑菌等。適用于以上腹部按之滿痛為特征的疾病治療和實熱性體質的調理。

【經典配方】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枳實四枚(炙),芍藥三兩,大黃二兩,生姜五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論》《金匱要略》)

【經典方證】 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103)傷寒十余日,熱結在里,復往來寒熱者。(136)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165)按之心下滿痛者。(十)

【推薦處方】 柴胡20~ 40g,黃芩15g,姜半夏15g,枳殼20g,白芍15g,大黃10g,生姜25g,紅棗20g。以水1100mL,煮取湯液300mL,分2~ 3次溫服。

【方證提要】 嘔吐、郁郁微煩、寒熱往來或發熱汗出不解,心下按之滿痛者。

【適用人群】 體格壯實,面寬方圓,肩寬,頸部粗短,胸腹部飽滿,中老年多見;面部肌肉僵硬,表情嚴肅,容易煩躁發怒,易抑郁焦慮,常有頭痛、眩暈、乏力(B)[195]、睡眠障礙等癥狀;多有食欲不振、噯氣、惡心或嘔吐、反酸燒心、口苦、口干口臭、便秘等;舌苔多厚,或黃或黑;上腹部膨隆,按壓充實有力或拒按,也可見兩側腹直肌拘急和壓痛。

【適用病癥】 首先推薦以下病癥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使用本方,亦可基于循證醫學證據辨病使用本方:

(1)以上腹部脹滿疼痛為表現的疾病,如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癥[196]、腹腔間室綜合征[197]、胃食管反流癥(GERD)、膽汁反流性胃炎(BRG)、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厭食、消化不良等。

(2)以腹瀉腹痛為表現的疾病,如腸易激綜合征、膽囊切除術后腹瀉、脂肪肝腹瀉等。

(3)以便秘腹痛為表現的疾病,如腸梗阻(粘連性、麻痹性)、習慣性便秘等。

(4)以咳嗽氣喘為表現的呼吸道疾病,伴有上腹部脹滿、反流者,如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等。

(5)以頭痛頭昏、便秘為表現的疾病,包括:①代謝綜合征和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A)[198][199]、高脂血癥(A)[200][201][202]、肥胖癥、腦出血;②精神和中樞神經系統疾患,如抑郁癥、焦慮癥、精神分裂癥(B)[203]、腦萎縮、老年性癡呆等。

(6)以發熱為表現的疾病,如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B)[204]等。

(7)體質壯實者的其他疾病,如外傷性頸部證候群(B)[205]、痛經(B)[206][207]、紅斑痤瘡(B)[208]、遠心性環狀紅斑[209]、精子活力低下等多種疾病。

【加減與合方】

(1)煩躁、心下痞、脈滑數、出血傾向者,加黃連5g。

(2)面部充血、小腹壓痛、小腿皮膚干燥、舌黯者,合桂枝茯苓丸。

(3)焦慮、腹滿脹氣者,加梔子15g,厚樸15g。

(4)咽喉異物感者,合半夏厚樸湯。

(5)哮喘痰稠難咯者,合排膿散。

(6)胸痛、痰黃、便秘者,加瓜蔞30g,黃連5g。

【注意事項】

(1)體質虛弱、消瘦、貧血者慎用。

(2)本方見效后,可減量或間斷性服用。

(3)重病急癥需要大劑量,慢性病調理體質可以小劑量。大劑量為一日進2~ 3劑,小劑量為每天半劑。服用時間以空腹為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施市| 永州市| 梨树县| 富源县| 满城县| 塔河县| 黄平县| 香格里拉县| 丽水市| 开远市| 漾濞| 壶关县| 雷山县| 延寿县| 新巴尔虎右旗| 华蓥市| 高阳县| 鸡西市| 阜康市| 浦城县| 延川县| 五华县| 沂南县| 武定县| 凤台县| 博爱县| 阳山县| 天峨县| 寿宁县| 宿松县| 永清县| 二手房| 岳西县| 阿克陶县| 宽甸| 昌乐县| 靖安县| 视频| 宜川县| 华安县| 平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