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之堂跟診日記1(修訂版)
- 曾培杰 陳創濤編著
- 1148字
- 2025-01-21 16:29:49
前言
2012年初,正是春寒料峭時。我們為了理順中醫思路,從廣州坐火車到十堰,跟師學習傳統中醫。
現在中醫少,民間中醫更少。優秀的民間中醫,能師帶徒傳承中醫薪火的,更是少之又少。
我們總覺得自己剛從學校里出來,對中醫的信心還不足。沒想到這次的跟師決定,讓我們對中醫的信念之火真正點燃起來。
在老師這里,每天抄方切脈,拍打按摩,抓藥煎藥等,老師無所不教,毫無私藏,讓我們覺得自己走在真正的中醫路上,有種根深蒂固的感覺。
剛開始我們寫跟診日記,并沒有想到會出成書,只是一種情不自禁的行為,那就是在老師這兒學到這么多東西,總該留下點什么。
后來想到,把老師的言傳身教記錄下來,就是我們對老師最好的回報。所以我們也沒有做什么,只是筆頭勤了點,如實記錄老師治病、做人、講學、治學的言行。
老師說,中醫界要培養的不是一兩個中醫奇才,而是要把整個國民的中醫素質都往上提一點。水漲才能船高,中醫整體水平上去,就會出現一大批醫門龍象。
老師非常重視中醫的傳播。我們如實地寫跟診日記,就是要把跟師的真實過程記錄下來,傳播出去。讓那些異地的中醫愛好者,能夠零距離接觸老師這種傳統中醫的思想與生活。更重要的是,還能不斷地理順中醫思路,樹立堅固的中醫信心!
在短短的幾個月跟診學習中,我們自己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其中最大的收獲就是升降周流之道。
以升降入診脈,則脈法明。
以升降入方藥,則用藥靈。
以升降入養生,則精神暢。
以升降入導引,則氣血壯。
以升降入人生,則命運昌。
升降之道妙無窮,它無所不在,無處不達。
浮躁陽亢的人,可以用龍骨、牡蠣收一收,少說話,多靜默,站樁打坐可安神。
消極陰沉的人,可以用升麻、柴胡提一提,少擔憂,多微笑,爬山登高可升清。
懶動懈怠的人,可以用陳皮、砂仁醒一醒,少坐臥,多習勞,勤動手腳可健脾。
情志抑郁的人,可以用香附、郁金疏一疏,少抱怨,多感恩,唱歌跳舞可解郁。
肥胖三高的人,可以用蒼術、矢藤通一通,少吃葷,多吃素,赤腳徒步可降濁。
老師告訴我們,在疑難困頓之際,可從升降入手,通過一升一降,疏通脈位的郁結點,就可以令氣機周流起來,達到調和臟腑陰陽的效果。
可以說,關于升降之道的探索,貫穿了我們整個學習跟診的過程。
而在這升降之道里面又閃耀著不少的特效方藥。像小兒食積方、抽筋二藥對、通腸六藥、扁桃三藥、加強版逍遙散、牙痛方等,俯拾皆是,不勝枚舉。
老師說,你們不要盯著這些術,要在道上走,德上走,愿上走。
有了道,就能做對。
有了德,就能做好。
有了愿,就能做大。
作為中醫人,要心中有患者,像自己的父母孩子得病一樣著急擔憂,然后一門心思去鉆研醫道,治病救人,這樣才能真正把醫道傳承發揚下去。
對于老師的傳授教誨,我們不敢有絲毫的保留隱藏,皆盡述于書中。愿每一個有緣的人都能從中感受到中醫的博大精深,醫者的慈悲惻隱之心。
曾培杰 陳創濤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