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財路
- 回到1978年,我從養豬開始
- 盤古斧
- 4235字
- 2025-02-18 23:54:03
第二天,早上。
趙東陽迷迷糊糊的起來了。
昨天晚上喝的有點多。
回來都是一晃一晃的。
有些頭痛。
“這大早上了,怎么這么豐富啊?”趙東陽看著餐桌上,香噴噴的肉香味,他就沒吃過這么豐盛的早飯。
雜醬面。
關鍵是這醬還帶肉的。
吃肉,對于向陽大隊的社員來說,那是過年過節的享受了,能在過年過節吃上一頓,都已經很不錯了。
平時能吃飽飯就是基本操作了。
其實雜醬面還是東關的一道美食。
一般情況來說,向陽大隊不種小麥。
整個涂陽都不種植。
東關種植小麥的區域,都不在這一片,所以想要面粉,就要縣城去購買才行,需要購買的東西,都是屬于比較昂貴的,一般情況不考慮。
東關人的飲食基本上也是以米飯為主,但是也有面,東關雜醬面還是頗有名氣的,味道很好,在附近的幾個縣城,甚至燮州地區,都是是一流的,家家戶戶都有自己做雜醬面的手藝。
“今天三哥要去縣城,這都是給三哥準備的,你就是沾光而已!”趙小六吃的滿嘴油。
“媽,你這太偏心了,都是兒子,干嘛三哥就這么好待遇,我們幾個難道是撿來的!”趙東陽沖進去用三秒的時間洗涮之后,趕緊飛奔出來,慢一點雜醬面別說肉醬了,面估計都沒有了。
他是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人,吃的興高采烈的,但是吃的時候,還會嘰嘰歪歪幾句。
“有的吃就不錯了,你還這么多話說。”陸娘娘抬頭,直接給了他一個狠狠的溫柔的眼神。
趙東陽不寒而栗,趕緊提醒說道:“媽,我是給生活費的!”
“你那點生活費,我就應該讓你天天吃糠咽菜的!”陸娘娘冷笑:“你吃不吃,不吃就放下,給我滾蛋!”
“吃!”
趙東陽小聲嘀咕一下,還真不敢說話。
吃完早飯,錢東勇開始去房間里面收拾東西了。
他今天就要趕回東關去。
要去報道了。
“東勇啊,要收拾好東西啊,這罐子酸豆角帶上,還有這咸菜也帶上,自己家里面種的菜要帶上,看到領導的怎么也要送點東西,家里面沒啥東西了,這臘肉也帶上吧!”陸娘娘在旁邊嘮叨起來:“在外面你自己一個人,要自己照顧好自己,按時吃飯,要是處上了姑娘,記得寫信回來告訴我們,你年紀也不小了,那天南地北就別想了,不要好像趙小七那樣,結婚還不如不結,有媳婦等于沒媳婦的……”
趙東陽被踩了一腳,也不敢開口辯駁,陸娘娘現在的心情不好,這三兒子剛回來,馬上又要去縣城了,縣城是不遠,但是正經的來回,也要一兩天的時間。
“媽,我知道了!”
錢東勇也沒什么東西可以收拾,兩套軍裝,一床棉被,就能走四方了,不過老娘一番心意,他是不可能不接受了,那些什么瓶瓶罐罐就帶上了。
這時候大家都上工去了。
現在這階段,出了豬場投毒的這事情,梯田開墾工作變得更加艱難了,人心動蕩之下,趙江山想要重聚人心,爭分奪秒的把工程完善,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甚至很多女工也要上了,算是集中全大隊的主力,非要在過年之前,把梯田開墾這大工程,給干完了。
只能趙東陽去送錢東勇了。
岸邊。
船來了,錢東勇上了船,才對趙東陽說道:“東陽,你要照顧好家里面,有什么事情直接寫信,等我拿到單位地址了,給你們寄過來,要是非常著急,直接去涂陽打電話到縣局找我!”
“知道了!”
趙東陽不耐煩的說道。
“還有啊,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你也上點心,咱老漢和他們之間的事情,那是他們大人的事情,和我們小一輩沒關系,孝敬老人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的!”
錢東勇又嘮叨了兩句。
“放心吧,咱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呢,我會看好他們的!”趙東陽揮揮手,不耐煩的問:“你過年回來嗎?”
“看情況吧,剛剛入職,估計事情比較多,忙不過來!”
錢東勇說道。
把錢東勇送離開之后,趙東陽又想起了昨天晚上和豬秀才喝酒時候說的事情了,他考慮斟酌了一下,覺得豬秀才辦法可能是最好的辦法了。
趙東陽還真就按照豬秀才的主意,先去爺爺那里,掏出來了一瓶酒,爺爺還真是一個大寶庫,天天說沒了沒了,結果,去找奶奶,一準能找到他的藏寶圖。
提著小酒,就去找余文濤喝小酒了。
余文濤是屬于半脫產的大隊干部。
平時除了記賬,做賬之外,還會參加勞動工作的,上午在梯田開墾敲石頭,下午就必須要回大隊部整理一些賬目了,忙得很。
趙東陽來找他喝酒。
他也感覺到很突兀啊。
但是并沒有拒絕。
兩人一邊喝酒,一邊聊天,而整個事情還真如同豬秀才的推演一樣。
順利。
非常順利就解決了謝穎的問題。
余文濤出面事情就變得簡單很多了,他是副大隊長,也是大隊會計,要從大隊里面找一個人幫忙,找上謝穎,也不是讓人感覺特別意外。
而且辦的有模有樣的,不留一絲縫隙。
他先和趙江山通氣,然后裝模作樣的把全大隊的人給篩選一番,整個大隊也沒有幾個人上過初中,老八媳婦算是其中一個,而且吳老八剛剛死,這也體現出大隊對于社員的一個照顧,還能掙一個好名聲。
從大隊的名義啟用謝穎,還推薦謝穎臨時擔當了三隊的會計,謝穎等于打兩份工了,這樣剛好達到脫產的界限,又能掙到工分。
只是這好處,落在了一個寡婦的頭上,社員們多多少少會埋怨幾句的,但是趙江山向來挺自己的小弟,他站出來說兩句,那就十全十美了。
這事情結果出來之后,趙東陽去找豬秀才聊天:“他還真和你說的一樣,不驚動趙江山啊,把事情給辦的妥妥帖帖了,這么好騙嗎?”
“這向陽大隊不大,地方小,人也不多,可說不得臥虎藏龍了多少英雄好漢的!”
豬秀才笑著說道:“你以為余文濤傻啊,可比你能算計多了,他能給的,都是有代價的,早晚找你還!”
“哎!”
趙東陽忍不住嘆氣:“這向陽大隊,還真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啊!”
就這么一個小小的生產大隊。
他重活一世的人。
怎么感覺有些玩不轉一樣啊。
這人啊。
一世庸,世世庸。
有些事情,還真不是重生能解決的。
“你想要在這里做什么事情,還真離不開他們,余文濤這時候拉攏一下,是好事,說不定,日后你可能還要反一反你親爹,才能把事情給做成了,到時候這些你來我往的人情,就變得關鍵的用處了!”
豬秀才平靜的說道。
在他眼中,這少年,在平凡之中,藏著一顆天大的野心,非常可怕,非常恐怖,甚至能毀天滅地一般。
“我可沒這么大野心!”
趙東陽輕松的說道:“我所求簡單,每天吃吃喝喝,看山看水,最多就是躲在我家老漢后面,悄咪咪的搞點事情,讓大家吃的好一點,頓頓大米飯,餐餐有肉吃,這點追求,不過分吧!”
“呵呵!”
豬秀才笑了起來了:“這一點點的小追求確不過分,在一個甲子之前吧,教員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求來求去,估計也差不多是這點追求了,現在咱們頭頂上那幾個當家做主的,好像也只是這幾個小小的要求!”
吃飽飯,這要求很小,也很大,一個人吃飽飯,多簡單的事情啊,可要想整個華國的人吃飽飯,那是何其艱難,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奮斗,需要無數人的犧牲。
“這么多人犧牲了,這么多人付出了努力,咱們這一代人,把這事情干成了,不是應該的嗎!”
趙東陽在向陽參加向陽大隊的建設,總有一種被融入進去的感覺,更有一種被洗禮的錯覺。
有時候,近朱者赤近墨者。
他老漢這人。
靠近的太多了。
還真會越來越像他的。
“這話說得對!”豬秀才點點頭,若有所思的說道:“當初我們這些人,寧可死,也不愿意離開,不愿意走出去,不就是想要看到這一天嗎,我感覺啊,這一天,快要來了,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
……………………
元旦迎風而來。
一九七八年過去了。
一九七九年,在奔跑而來。
現在不是以后。
元旦沒有什么節目的。
趙東陽的元旦夜晚,正在挑燈寫信,每周一封信,那是風雨不改啊。
他寫信,現在越來越習慣模式了。
把這向陽大隊發生的事情,大大小小,都寫在心里面,甚至在不知不覺之中,有一種在分享自己的生活的感覺,今天一隊發生了什么事情,明天二隊發生了什么事情,梯田開墾鬧出了什么笑話,養豬場又發生了什么……
事無巨細。
不知不覺,已經三頁紙了。
寫完之后。
他還覺得有些不夠。
再寫一首詩。
不,還是寫故事。
他現在數數錢,去東關走一轉,就剩下六十二塊,又給了十塊錢,還了二十六塊錢,這錢,是他找趙小六,趙東湖,方東寶,許東升,兄弟姐妹湊的,一家幾塊錢,好不容易才湊齊的。
現在,就剩下三十六塊錢了。
本來就不是一個過日子的人,大手大腳習慣了,而且未來人的用錢思維,是能把沒有賺到手的錢給用了,而不是存了多少用多少。
所以錢不經使啊。
不過王初夏給他打開了一扇賺錢的大門。
他寫個牧馬人,初衷只是想要和王初夏調調情,用文學來溝通一下這個愛了這么多年的人,但是沒想到,居然還有一個意外收獲。
他對這個時代的作家,沒什么概念。
總感覺,他們應該都是窮逼。
可一片牧馬人,能賺一百八十六塊錢,而且這錢賺到手之后,還不會有任何麻煩,現在看來,可能是如今他最好的一條財路了。
他的腦子里面,可不僅僅只有一篇牧馬人的故事啊。
還有,即使出了什么問題,不會找他。
重陽這個馬甲是王初夏的,什么出名啊,什么麻煩,都讓王初夏給擔待了,現在王初夏一分錢都不扣,把錢都匯給了自己,這簡直是活雷鋒啊。
這么好的事情,王初夏在前面沖鋒陷陣了,自己躲在后面賺錢,不香嗎?
而且當個文化人。
還是有好處的。
起碼,能和王初夏把距離給拉近了。
別看他天天喊著離婚。
可到了民政局。
他未必能走進去。
三次離婚,都是王初夏強迫了,他喊的在激烈,每次到了民政局,都是腿軟走不動的那種人。
即使他明知道。
現在他們也是兩個世界,可還是期望,有一天,是不是自己改變了,王初夏也能改變。
而且,賺錢還是最重要的。
特別是這兩年。
賺點小錢錢,把這七九年,八零年給熬過去,或許等到八零年代,他們可能用大隊的名義做點小生意,他就不會這么窮逼了。
不過寫什么故事呢?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沉默了半天,筆在手中轉了半天,靈機一動,他倒是想起了一個故事。
那是在九十年代的時候,他和王初夏第二次復合,他做了一個小手術,王初夏這個事業心爆炸的女人,罕見的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在他病床之前陪伴,給他讀了一個故事。
所以記憶深刻。
《情書》
來自東瀛的名作家,巖井俊二。
這故事第一次聽,有些不理解,第二次聽,有些不一樣的感覺,第三次聽,才算是漸漸摸到了入門的路,越品,越有味道的一個故事。
曾經有作家評價過。
《情書》的簡單純粹,像一個鮮明的不假思索的記號存在每一個讀者的心里面。
王初夏是一個很文藝,也很文青的,妥妥的文學青年,對于文學,有一種癡迷,趙東陽從一開始就和她不是一路人,而這可能是他們唯一能進行溝通的媒介。
所以趙東陽在文學上,也下了點功夫,對于天南地北故事,小說,詩歌,散文,戲劇,什么都有狩獵。
后來還偷偷去看了好幾遍《情書》這一部電影。
記憶深刻。
他考慮了一下,最后就寫情書了。
當他給王初夏寫一封情書吧。
《情書》有點長了。
要分開寫。
分上半冊,下半冊。
現在這封信,可以推辭兩天時間寄出去,他用這兩天時間,把《情書》的上半冊給寫完,和信件一起寄過去就行了。
即使如此。
也必須要熬夜了,不挑燈夜戰,干不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