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采購
- 回到1978年,我從養豬開始
- 盤古斧
- 2241字
- 2025-02-13 23:58:35
第二天。
早上。
趙東陽收拾了一下,戶口本,大隊寫的證明信,匯款單,這可是少一樣,都取不出款來的。
八四年之后,才有身份證。
現在,很多地方場合都是用戶口本,要是出行,還要加上單位介紹信,證明信,什么的,好像趙東陽這種生產大隊的,如果想要去燕京,有大隊蓋印的介紹信,才算是通行證了。
早晨的河岸邊上,等待的人不少。
大部分人都是去公社趕集的。
船來了。
第一波人上了船,小船只,能承載七八個人,已經極限了。
等到第二艘船來了。
趙東陽才上船,船老大還是熟悉的人。
“孔老大,今天的船去東關嗎?”趙東陽問。
“去啊!”
孔老大笑著說道:“哪天不去東關的,天天都去。”
這年頭,沒車,路不好走,這一片周圍,走船多過走路走車,這條涂水河能夠直流到東關,不過回程的時候就比較難了,有些地方,還要纖夫拉船。
所以走船的成本,也比較高的,一般人,很少出行。
目前來說,走船的人,大多數以運輸物資為主,因為物資是剛需品,米糧生活用品,還有運輸木頭的,山貨去,有去有回的,一趟船,也不少掙啊。
“那直去東關!”趙東陽找了個位子,坐下來了。
孔老大的船,還比較大一點,大概能坐十幾個人啊左右,從上一個地方,就上來五六個了,比如上游的東岸大隊,距離也是比較遠的,只能坐船去公社。
向陽大隊這個地方是偏,倒不是遠,因為在兩座大山的夾擊山峽之中,在群山包圍之中也就算了,可往天上一看,就好像凹進去的一個凹口,山路崎嶇,如果沒有人帶領,小路走不來,基本上沒路走,物資運送不進去,所以在幾個大隊之中,比較偏僻的。
但是水路是比較通暢的,沿著涂河下來了,只需要十分鐘就能到公社了。
所以大隊一般走水路多。
只是水路成本高啊。
要船沒船,往上就是逆流而上,到了一些地方,還需要纖夫拉船,除非是動力船,可涂河也不大,需求量并不算是高,如果搞個柴油機在船上,成本太高了,一般人,已經坐不起了。
趙東陽在船上,就忍不住考慮,以后向陽大隊的進出問題了。
修路肯定要修了。
壁掛山路是最好的選擇。
在未來的時候。
是方東寶接替了趙江山的位置,成為了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之后,才帶頭,死磕縣里面,還讓趙東陽出錢出力,捐款超過一百萬,起了一個好頭,有了榜樣的作用力,在二零零一年的時候,才建起來了,第一條公路。
巴陽山壁掛公路。
在巴陽山壁掛公路之前,一直都是靠著水運來解決向陽大隊的人員和物資進出的問題,這水路也可以再發掘一下的,后來涂水做了一次清理工程,在上游修建了涂陽水庫,下游鑿穿比較狹隘的地方,完成了和漢水之間船只往來,水路倒是發達了不少……
………………
趙東陽腦子里面想事情,倒是有些瞇著了。
到公社碼頭的時候,有人大喊了一聲。
他看了一眼,有些陌生了,但是遠處涂陽公社糧庫的建筑體,他倒是記憶猶深的,這本來就是老建筑了,后來就算是拆建了,也沒有把這個拆掉,還搞成了涂陽的歷史見證了。
在公社碼頭下去大部分,但是有上來好幾個人,還搬上來了不少貨物,堆的滿滿當當的,等了半小時,沒人上了,孔老大才開船,順流而下,直奔東關而去。
去東關的時間就比較遠了。
人工撐船,即使順流,也用了差不多大半天的時間。
到站了,趙東陽給了船家一塊五塊錢。
從向陽大隊去公社,就三毛錢而已。
但是來到了東關,一塊五算是少的,有些船,收一塊八。
走一趟東關,對于農民來說,一個月賺的三分之一,就沒有了,還沒有計算回程,回程更貴,所以說沒什么事情,不走這一趟。
“孔老大,你們的船,什么時候回去啊!”
“傍晚吧,一般這時候的水流沒這么急喘,不用太費勁!”
“晚上走船,你們不怕出問題啊!”
“在這條線走習慣了,不像那吳老八他們,非要跑大船,還要走不熟悉的線,遇上一個風高浪急,人就沒了,這條線,走了幾十年了,水深水淺都知道,晚上閉上眼睛,我們都知道該怎么跑的!”
孔老大笑著說道。
前段時間吳老八跑船人沒了這事情,大家都知道,多少也會小心一點,不會跟大船跑,就跑自己的小船,跑自己的熟悉的路線。
“那晚上給我們留兩個位置!”趙東陽說道:“回向陽大隊的!”
“行,沒問題了!”
趙東陽算了算時間,三哥應該沒這么快到。
他先去取錢。
去郵局取錢還算是比較順利,他對東關不算是很熟,但是東關還真不大,張一張嘴,都能問出來那里是哪里了,取錢的時候,手續費在王初夏寄錢的時候,已經付了,他取錢注重的是手續,倒是不需要手續費的。
懷上一百八十六塊巨款。
有些小激動。
這比上一世,賺了幾個億的合同的,還讓人稀罕啊。
今朝有錢今朝花。
他想了想,去了一趟供銷社,東關的供銷社,可和公社的供銷社不一樣,公社的供銷社,來來去去,也就那點花樣了,但是東關的供銷社,品種類型都多,而且還有些比較便宜的。
走進去,果然是琳瑯滿目啊。
他是有備而來的。
今天還問大嫂二嫂要了點布票,沒有布票,他都買不了布,現在還是比較嚴格的,等到八二八三年,買東西的時候,就可以混一混,沒票多給點錢,都能買。
他扯了好幾匹布,他記得家里面,有些日子沒做過新衣服了,大人的小孩的,都沒有,之前是他讀書花錢,后來他家結婚的時候,又花掉了家里面不少錢。
走到旁邊,看到一些小人書,他又買了一些。
轉頭一看,收音機。
這家里面,太清淡了一些,有一個收音機,日子會舒服很多吧,電視看不起,我收音機都聽不起了嗎。
價格,四十八。
也不貴。
咬咬牙,能買。
但是想要掏錢的時候,他倒是忘記了,需要工業票,他沒票啊,和銷售員聊了半天時間,還真不愿意松口,加錢都不愿意。
這也沒辦法了。
只能戀戀不舍的移開自己的目光。
他把自己帶來的所有票據,都花掉了,剛好是快過年了,既然來了一趟東關,怎么也要大采購,花掉了一百多塊錢,撿了一大堆東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