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絕筆書
- 諸界修行,開局成就純陽童子身
- 粉紅色的榴蓮
- 2023字
- 2025-02-19 20:06:44
“既然喬幫主平日里都是將這折扇收在房中,并不隨身攜帶,又怎么會偏偏在換上夜行衣,準備去行那偷竊之事時,卻特意將這柄折扇帶上,還那么巧遺失當場,被夫人抓住了破綻。”
說著,裴卿看向對面早已經面色難看的康敏,似笑非笑。
“如此淺顯的嫁禍之舉,想必諸位不會看不出來吧?”
在場之人聽著裴卿的話,不少人都是面面相覷。
畢竟,他們之前確實沒有看出來這一點。
裴卿卻沒有理會周圍之人的神色變化,轉而看向一旁同樣面色難看的丐幫四大長老。
“既然這是一場嫁禍之舉,那馬副幫主的死自然便與喬幫主沒有關系,諸位認同否?”
面對裴卿的詢問,四大長老沉默了。
此刻的他們也已經意識到自己這是被當成了對付喬峰的刀。
想到往日里喬峰的表現,他們皆開始從心底后悔起來。
“哼,無論馬副幫主的死與喬峰有沒有關系,那封信可不是假的,喬峰是遼人,自然不可繼續坐我丐幫幫主之位。”
眼見著裴卿三言兩語便幫喬峰洗去了殺害馬大元的嫌疑,一旁的全冠清終于再也坐不住了,連忙開口道。
馬大元的死不過是為了動搖喬峰在丐幫中的威信,那封信才是真正的殺手锏。
一旁的喬峰在聽見了全冠清的話后,也是面色微沉。
剛剛那封信他也已經親眼見過,確實是他師父汪劍通的親筆信。
“什么是宋人?什么又是遼人?”
聽見全冠清的話,裴卿也并未急著反駁他。
畢竟,那封信確實是真的,他也無法變真為假。
“俗話說生而未養,斷指可還;生而養之,斷頭可還;未生而養,百世難還。”
“即便喬幫主確實如那信上所說,是遼人,可他從小在大宋長大,是宋人將他養大,接受的也是大宋的教育,又豈能僅憑簡單的宋人、遼人便能區分。”
“是宋是遼,在于心,在于喬幫主自己,而不是體內流的血。”
聽著裴卿的話,在場之人無不動容。
畢竟,就像裴卿說的那樣,喬峰從小在大宋長大,接受的也是忠于大宋的教育。
要是沒有那封信道破這一切,以喬峰的行事作風,誰也不會將他與遼人聯系起來。
此時,便是在場不少丐幫弟子也開始在心中埋怨起自家的老幫主,為何要留下這樣一封信來。
“哈哈哈,無論你如何巧言令色,喬峰體內流血遼人血是事實,無可改變。”
“知人知面不知心,宋人之心可以偽裝,但遼人之血卻是不爭的事實。”
“誰又能保證他日喬峰不會因為體內的血脈便背棄大宋,直接倒戈向遼。”
“以喬峰的潛力,要是不能在現在便斷了這種可能,等以后他在大宋的影響力愈發擴大,其背叛時能給大宋帶來的傷害便越大。”
聽見全冠清歇斯底里的怒吼,在場之人又齊齊改變了剛剛的想法,對喬峰的印象再次惡劣起來。
就像全冠清說的,沒有誰能夠保證喬峰一定不會背叛大宋。
此時,便是之前請求裴卿幫助喬峰的趙師容也不由得思考起來,到底是保住喬峰,還是要趁早這一隱患抹除。
裴卿對于周圍那些墻頭草的改變根本不在意。
畢竟,出來混江湖的,大都是些沒腦子的文盲,大字都沒認識幾個,能夠被全冠清輕易影響想法很正常。
對于眼下的情況,裴卿早就有所預料。
因此,面對全冠清那嘲諷的目光也是絲毫不慌。
“你說的確實有點道理,畢竟人心難測。”
“不過,誰又說喬幫主體內流著的血就一定是遼人之血。”
“哈哈,荒謬!”
見到裴卿竟然如此“慌不擇言”,全冠清卻是哈哈一笑。
“汪老幫主留下的信早已經道破了喬峰的身世,又有智光大師、趙錢孫這兩位親身經歷者證明,難道你還能夠在眾目睽睽下‘指鹿為馬’不成。”
沒有理會滿臉小人得志之色的全冠清,裴卿確實轉身看向了人群中的智光和尚。
“在下想要請求大師做一件事,不知可否。”
“阿彌陀佛,施主請說。”
聽見裴卿的話,智光和尚雙手合十,低聲開口道。
此時,他也已經后悔參與進此事了。
他之所以愿意親自現身證明喬峰的身世,不過是被康敏、全冠清他們哄騙了,認為喬峰確實是一個大惡之徒。
可以當前的情況,這一切不過是一場為了篡權奪利的陰謀詭計而已。
可惜,事已至此,說什么都已經晚了。
“剛剛聽大師說,那位被你們誤傷的遼人武士在跳崖之前,曾在一塊大石之上留下了‘絕筆書’,不知大師能否為在場之人講述一番‘絕筆書’中的內容呢?”
“自無不可!”
聽見裴卿所提的請求,智光和尚沉默片刻,最終卻并未拒絕。
當初那遼人武士所寫的“絕筆書”雖然是以“契丹文”所寫,在事后他們也已經將其拓印下來,翻譯了出來。
接著,隨著智光和尚開口,“絕筆書”中的內容也開始傳到在場眾人的耳中。
“峰兒周歲,吾攜妻往外婆家赴宴,途中突遇南朝大盜,事出倉促,妻兒為盜所害,余亦不欲再活人世。余受業恩師乃南朝宋人,余在師前曾立誓不與宋人為敵,更不殺宋人,豈知今日一殺十余,既愧且痛,死后亦無面目以見恩師矣。蕭遠山絕筆。”
當聽見蕭遠山留下的“絕筆書”的內容后,在場所有人看著智光和尚與趙錢孫的眼神當即便生出了細微的變化。
之前智光和尚他們說起此事時只說是一場誤會,且己方同樣是損失慘重,死了很多人。
加上他們之所以出手確實不是為了什么私心,而是為了阻止遼人搶奪少林秘籍,眾人心中難免有些敬佩。
可此時隨著這“絕筆書”一出,籠罩在智光和尚他們身上的光環立馬散去。
這哪是什么為了破壞遼人陰謀而不惜性命的英豪,不過是一群濫殺無辜的劊子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