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詩歌的話我也略懂一二
- 跟天后離婚后,我成了文豪
- 纖筆一枝誰與似
- 2239字
- 2025-02-14 00:26:24
張景賢接到顧明杰的電話的時候,是有點懵的。
因為對方上來第一句話就是,“江然是誰?”
語氣還很急切。
“江然啊,挺有意思的一個晚輩,怎么突然問起他了?”張景賢有些疑惑的問道。
顧明杰細心的注意到了張景賢對江然身份的描述,有些驚訝的問道:“一個晚輩?!”
江然居然是個年輕人?
顧明杰內心先是小小的震驚了一番之后,隨后又覺得合理。
也對,《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首詩歌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文字也是充滿了希望和美好。
年紀大點的人估計都寫不出這樣風格的文字出來。
“是啊,江然是挺年輕的,有什么問題嗎?”張景賢隨意的回答了一句之后,想到評選工作應該開始了,于是又叮囑道:
“對了老顧,你們的評審工作是不是已經開始了,審稿的時候你可別敷衍啊,我不要求你偏心,但是最起碼得先認真去多看幾眼,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呵呵,老張你太多慮了。”電話另一頭的顧明杰聽著張景賢的話,當即搖頭苦笑道:
“你這個晚輩真是厲害啊,那首現代詩也太讓人驚艷了,看的我們一群人面面相覷,自愧不如。”
張景賢倒是有些意外顧明杰這么快就審到了江然的稿子。
聽到對方對江然的投稿作品推崇備至,張景賢感覺自己也倍有面子。
不過很快張景賢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等等,什么現代詩,我怎么記得江然投的是小說?”
顧明杰聞言當即愣住了,皺著眉納悶道:“難道是同名同姓?”
“你說的是什么現代詩啊,回頭給我瞅瞅。”
張景賢涉獵多個領域,詩歌方面也算是愛好之一。
他這會也有些好奇顧明杰嘴里的那首詩到底長什么樣了,居然能驚動他打了個電話。
“行,我回頭再查查看是不是同一個人吧。”
顧明杰倒也干脆,說完后就掛了電話。
很快張景賢就收到了顧明杰發過來的微信消息,里面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整首詩的內容。
張景賢捧著手機把整首詩細細的讀了一遍,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讀完后,張景賢感覺自己整個人都振奮了不少。
又把這首歌的內容反復看了幾遍之后,張景賢越看越喜歡這首詩。
不僅僅是因為這首詩技巧上的登峰造極。
更重要的是這首詩傳達出來的那種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的情感。
即便是張景賢已經年過五十,人生這條路已經走完了一大半。
但他還是會對這首詩里所傳達出來那種真誠所動容。
這首詩的情感是普世的,通過對美好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這種情感很容易引起大眾的共鳴。
同時詩中第三節的祝福,也是一種普世價值的傳遞。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這不僅是對他人的祝愿,也是對全人類的關懷。
這是一首足以傳世的作品。
張景賢對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同時看著這首詩歌,內心羨慕的同時又帶著一絲妒忌。
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篇傳世的作品,這是多少文學工作者渴望而又不可及的夢想。
文學工作者或許無法掌控時間,但可以通過文字,在有限的生命中留下無限的回響。
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不朽的文字,這是每一個文學工作者的終極人生目標。
因為這對于文學工作者來說,是一種生命上的延續。
傳世的作品往往能夠超越時間的限制,在幾十年、百年甚至千年后依然被讀者閱讀和討論。
想想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傳世的作品卻能夠超越時間的限制,在幾十年、百年甚至千年后依然被讀者閱讀和討論,讓作家的思想和情感得以延續,即使生命結束,作品依然能夠與后人對話。
但是這對大多數人來說,也都只是想想而已。
“如果我能夠寫得出這樣的作品,哪怕是讓我現在死去我也心甘情愿啊。”
哪怕是張景賢,也只能留下了這么一句感慨。
他深知自己寫不出這樣的作品。
想到這首詩的作者也叫江然,張景賢心里忍不住泛起了嘀咕。
如果說這首詩的作者和江然同名同姓,那未免巧合了一些。
但是如果說這首詩就是江然的手筆,那未免又離譜了一些。
江然也不過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年輕啊。
小說寫的不錯就算了居然還能寫得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樣的作品。
那要他們這群老家伙干什么,自己這大半輩子豈不是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不過出于好奇心,張景賢還是找到沈修文打算求證一番。
之所以沒有直接找江然,主要是跟江然就見過一次沒有那么熟悉。
另一方面萬一這首詩真是江然寫的,那自己到時候這張老臉可就沒法放了。
理性上張景賢認為這世上沒有這么巧合的事情,這首詩十有八九就是江然的作品。
只是想到上次在沈修文家里吃飯的那會,自己趁著醉意對著江然一番說教的場面。
現在想起來張景賢就覺得尷尬得腳趾摳地。
不過沈修文看到這首詩的反應同樣也是一臉懵逼。
聽到張景賢說這首詩的作者也叫江然的時候,他下意識就覺得不可能。
不過想到江然之前也是不聲不響的直接掏出了一本《三重門》。
沈修文心里未免又生出了幾分希冀。
同一個獎項不同的領域出現同名同姓的人同時投稿確實有些巧合過頭了。
為此沈修文特意找了一番江然。
兩人之間的關系也不需要太多的彎彎繞繞,沈修文直接問道:“江然,《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你寫的?”
江然愣了愣,點點頭,“是啊,怎么了。”
看到江然的反應,這回輪到沈修文愣住了。
如果說江然能夠寫得出《三重門》在沈修文的預料之中的話。
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就完全出乎沈修文的預料之外了。
“你還會寫詩呢?”
江然點點頭,臉不紅心不跳的找了個理由說道:
“算是略懂一二吧,以前瞎琢磨過一段時間,私下寫了不少但是都沒敢拿出來丟人現眼。”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最近寫的比較滿意的作品,所以投稿的時候就索性一塊投了。”
聽到江然的回答,沈修文笑了,笑的很開心。
沈修文有一股很強烈的預感。
以江然的能力,要不了多久他就能成為文學圈子里炙手可熱的存在。
出版社看來再也不用操心破產倒閉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