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官渡?赤壁?龍灣!

隨著康茂才的毛遂自薦,整個對敵方略基本成熟。大體就是康茂才寫信誆騙陳友諒,逼著他舍棄自己的水軍優勢,改到龍灣登陸,朱元璋的軍隊埋伏在石灰山和獅子山一帶,伺機偷襲,盡可能擊敗敵軍。

當陳友諒收到康茂才的來信之后,他的第一反應是大喜過望:這真是天助我也,康茂才我知道,這是老交情了,看來他是在朱元璋那里混得不如意,又覺得朱元璋打不過我,所以打算棄暗投明。但等陳友諒略微冷靜下來之后,他心里也在犯嘀咕:這會不會是康茂才和朱元璋聯合起來騙我的呢?

身處高位的人,為人處世的第一要務就是“謹慎,謹慎,再謹慎”,因為他已經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代表著一個利益集團。如果不夠謹慎,自己行差踏錯不說,整個團隊都要受到連累。

無論康茂才過去與陳友諒有著怎樣深厚的交情,有一點都無法否認:康茂才此時為朱元璋效力,自己也與他多年未見,誰敢保證他一定可靠呢?別說康茂才這種多年未見的“老朋友”,當利益刺激達到一定程度后,哪怕親如父子、兄弟,他們相互之間也會刀兵相見,類似的例子在歷史上反復出現過很多次,我們早已經見怪不怪了。

陳友諒畢竟是有資格與朱元璋一較長短的梟雄,他在面對困境時,也做了和朱元璋一樣的選擇。康茂才是否值得信任?這個問題是注定沒有答案的。可如果不信任康茂才,陳友諒還有其他辦法嗎?沒有。

或許大家會感到奇怪,陳友諒的實力遠強于朱元璋,他怎么會沒有其他辦法呢?難道就不能依靠強大的實力,穩扎穩打逐步滅掉朱元璋嗎?答案同樣是否定的,不能。

前文我在談到陳友諒擊殺徐壽輝時就說,這是陳友諒用來給朱元璋增加心理壓力的一步妙招,如果朱元璋稍微軟一點,他的整個內部恐怕就會垮掉。正如曹操南征孫權時寫過一封信給他:“老夫帶著八十萬水軍來到江東,就是想讓你陪我打打獵。”如果孫權稍微軟一點,僅憑八十萬這個數字所帶來的精神壓力,就會讓整個東吳集團垮掉。

但是,孫權最終硬挺了過來,曹操的這封信不但沒能收到奇效,反而促成了孫劉聯盟,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陳友諒目前所面臨的困境也是如此:朱元璋沒有被自己稱帝的消息壓垮,反而把內部整合在了一起,擺出一副眾志成城的樣子準備與自己決戰,這使得陳友諒有一種“狗咬刺猬無處下口”的感覺。

陳友諒打朱元璋的訣竅就一個字:快。無論是閃擊采石還是突襲太平,都是圍繞著“快”字在做文章。如果陳友諒的動作變慢,那么他擊殺徐壽輝的正面收益就將消耗殆盡,負面效益則會立刻凸顯。

此時的陳友諒是長江以南的最強勢力,但在陳友諒的東面有朱元璋,西面有歐普祥和明玉珍,內部還有趙普勝的舊將丁普郎和傅友德,可謂到處都是隱患,亟待陳友諒解決。陳友諒要想消除這些隱患,就不能放慢自己的速度,他必須給自己的反對者留下一種印象:任何敢與陳友諒作對的人,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消滅。

如果陳友諒有充裕的時間,他必然不會選擇信任康茂才,而是用“結硬寨、打呆仗”的方式慢慢和朱元璋耗,直到把朱元璋給活活耗死為止。但陳友諒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沒這個時間。

我之所以反復強調陳友諒有資格與朱元璋一較長短,并不是通過雙方的實力來判斷,而是通過兩人的領袖才能和個人素質來判斷的。擺在陳友諒面前的選項其實并不多:要么相信康茂才真心投降,要么慢慢和朱元璋耗,然后坐等其內部起火。這樣一來,歐普祥和明玉珍很有可能偷襲自己后方。所以,陳友諒即使有再多的懷疑,也不得不選擇相信康茂才。

如果陳友諒既不相信康茂才,又不愿意和朱元璋拼消耗,那么最好是直接撤兵。可陳友諒鋪墊了半天,又是殺徐壽輝,又是稱帝,辛辛苦苦就是為了迅速吞并朱元璋,讓他此時撤兵又怎么會甘心呢?這大概就是朱元璋和陳友諒最大的不同:兩人都有擔當,肯負責任,也足夠聰明,但陳友諒似乎更為急躁,而朱元璋則老成得多。可從年齡上看,朱元璋生于1328年,陳友諒則生于1320年,陳友諒足足比朱元璋大八歲。不得不說,這真是性格決定命運。

厘清思路之后,陳友諒不再猶豫,他決定順著康茂才的指引,選擇在龍灣登陸,略做調整之后奇襲應天府,打朱元璋一個措手不及。朱元璋那邊也是摩拳擦掌,石灰山和獅子山的伏兵已經到位,只等陳友諒前來送死。

戰局發展到這個地步,朱元璋可謂占盡先機,但這并不代表朱元璋一定能獲得最終的勝利。戰局瞬息萬變,獵人突然變成獵物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兒。朱元璋身經百戰,自然也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在布置好兩支伏兵之后,又反復查探徐達、常遇春和馮勝的駐防地區(在陳友諒擊殺徐壽輝的當口,朱元璋已經把徐達和常遇春召了回來)。

除此之外,江面上本有一座獨木橋,朱元璋擔心陳友諒的水師把獨木橋撞斷,于是命人連夜將獨木橋換成了石橋。

朱元璋盡管使用了康茂才的詐降計,但并沒有把指揮水軍的重任交給他,水軍宿將朱虎和張德勝接受任命,率領水師在江上巡游,伺機封鎖陳友諒的退路。與此同時,邵榮與李善長接到任務,他們除了要主管一應后勤物資之外,還要隨時準備帶著預備隊支援戰場。應該說,朱元璋把該考慮的全部考慮到了,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此戰是勝是敗,只能等待老天爺來安排。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閏六月二十三的一個夜晚,陳友諒的水軍來到龍灣附近。出于謹慎,陳友諒將兵力一分為三,主力自然是自己帶著;前方有一支探路的隊伍,由弟弟陳友德率領;后方有一支殿后的隊伍,由哥哥陳友直率領。

陳友德速度非常快,很快就消失在眼前。當陳友諒的水師大軍行至半道時,突然接到奏報:陳友德已經在龍灣登陸,并未發現任何異常。雖然與康茂才信中所寫的內容有些出入,但也可以理解,戰場形勢變化多端,康茂才也不是什么算無遺策的人物,有些疏漏很正常。重要的是,陳友德已經成功登陸,那么自己的大部隊跟上就是,讓哥哥陳友直在后方戒備,警惕可能出現的朱元璋水軍。

當陳友諒與陳友德會師之后,常遇春率領埋伏在山后的軍隊一齊殺出,整個戰場瞬間變成了絞肉機,雙方士兵廝殺在一起。

從整體上來看,陳軍明顯處于下風,因為他們是被偷襲一方。但陳友諒處變不驚,他知道自己中了詐降計,但仗著自己的兵力占優,便開始大聲呼喝士兵集中,不要被敵軍沖亂陣型。漸漸地,朱元璋所部的先發優勢開始降低,死傷也多了起來。

朱元璋看到了這一點,于是令旗一揮,第二波伏兵殺出,這一波伏兵由馮勝率領,一下就打破了戰場上的平衡。

眼看局勢失衡,陳友諒當機立斷決定撤軍。此時朱元璋再次揮舞令旗,徐達帶著伏兵殺了出來,同時朱虎和張德勝的水軍殺出,大喊著“陳友諒已死”的口號,并伺機放火焚燒陳友諒的戰船。

仗打到這個地步,幾乎所有人都沖殺在一起。陳友諒知道事不可為,于是只得趁亂突襲,最終乘坐一艘小船朝江西方向逃竄。

是役,漢軍(陳友諒軍)拋尸兩萬多具,俘虜七千余;朱元璋軍隊損失三千余,重傷一千余。由于陳友諒的戰船過多,大多數并未被焚燒,全部被朱元璋所繳獲,有名號的巨艦約有一百余艘,小船近千艘。

從數據對比來看,龍灣之戰可以說完全是朱元璋集團取得的一場輝煌勝利。對朱元璋而言,這場戰役改變了雙方的戰略部署:在龍灣之戰前,一直是陳友諒咄咄逼人,朱元璋則步步退讓;在龍灣之戰后,朱元璋開始由守轉攻,而陳友諒則處于防守態勢。但要說龍灣之戰決定了雙方最終的勝敗,其實是言過其實了。

在前期進行各種準備工作時,龍灣之戰像極了赤壁之戰,但在龍灣之戰結束之后,它又很像袁紹與曹操進行的官渡之戰。官渡之戰結束后,袁紹雖然慘敗,但也不至于沒有翻盤的機會,只不過袁紹在官渡戰敗后沒幾年就去世了,所以大家總認為官渡之戰決定了袁、曹兩家的命運。實際上就在袁紹去世之后,曹操費心費力地打了八年,才算把袁紹集團徹底滅掉,可見袁紹集團的實力有多強大。

陳友諒之所以會在龍灣之戰后對朱元璋采取守勢,不是因為他怕了朱元璋,更不是因為他實力不足,而是由于此次戰敗,使得他冒險擊殺徐壽輝的惡劣影響開始發酵,并形成了核爆,最終把陳友諒炸了個七葷八素。

陳友諒于閏六月底戰敗,朱元璋一路追擊,趁勢收復太平,繼而攻下安慶,直接把陳友諒的勢力趕出了安徽,這時已經是七月底了。

攻下安慶之后,在此處防守的舊將丁普郎和傅友德率眾歸順朱元璋。這兩人都是趙普勝的舊部,他們本就對陳友諒擅殺趙普勝感到不滿,只不過迫于陳友諒勢大,他們敢怒不敢言。現在陳友諒敗了,而且是慘敗,無力再壓制這些原本就已存在的矛盾,也讓丁普郎和傅友德看到了機會,于是他們干脆利落地給朱元璋當起了帶路黨,更是主動建議朱元璋出兵殺進江西。他們熟悉環境,愿意當前部先鋒官。

朱元璋早有安排,只是笑著婉拒了他們的建議,但對丁普郎和傅友德,朱元璋一直是重用有加。有了這兩人的幫助,朱元璋很快就徹底掌握了安慶,并開始在此處大興土木,試圖將安慶建造成抵抗陳友諒的橋頭堡。安慶毗鄰江西,也在長江邊上,如果陳友諒打算順長江而下攻打朱元璋,安慶就是他的必經之地。

陳友諒此時正在江州休整,得知丁普郎和傅友德投降朱元璋的消息之后,勃然大怒,馬上就準備重組軍隊,殺向安慶收拾這兩個叛徒,并重新與朱元璋再決高低。但還沒等陳友諒動身,西邊又傳來消息:朱元璋麾下猛將胡大海攻占了信州(今江西上饒部分地區),并將其更名為廣信府,兵鋒直指饒州路(今江西鄱陽、德興、安仁一帶)。

好嘛,丟了一個安慶,出了兩個叛徒,還沒等教訓他們,朱元璋的軍隊已經殺進了江西,眼看就奔著洪都(今江西南昌)去了。

你以為陳友諒已經足夠倒霉了?不。俗話說“墻倒眾人推”,時間來到九月,駐扎在江西西部的歐普祥宣布向朱元璋投降,同時向陳友諒宣戰,擺在臺面上的理由是為徐壽輝報仇,實際上不過是落井下石,想趁著陳友諒新敗,找機會占點便宜。

外界的局勢一天一個樣,陳友諒待在江州哪都不敢去,只得忍氣吞聲,默默地舔舐傷口,將來逮著機會再把場子找回來。

按照正常邏輯,此時的朱元璋就該廣發英雄帖,誠邀各路英雄好漢齊聚應天府,大家聯合起來收拾武林敗類陳友諒,可朱元璋并沒有這么干。他雖然打出了龍灣之戰這樣的輝煌戰績,卻非常清楚一點:此時的陳友諒并未傷筋動骨,那些所謂的“盟友”和“降臣”更是靠不住。現在不是收拾陳友諒的最佳時機,自己仍需努力發展。

這也是我認為陳友諒雖然戰敗,卻始終沒有喪失競爭力的主要原因。朱元璋并不敢挾大勝之威招惹陳友諒,足以說明此人的可怕,更足以說明雙方實力的差距依然很大。

雖然沒辦法收拾陳友諒,朱元璋卻有辦法欺負方國珍。在自己與陳友諒大打出手時,這個老滑頭按兵不動,擺明了是想“坐山觀虎斗”。現在自己勝利了,得想辦法敲打他一番,免得他整天擺出一副超然世外的模樣,看著就煩。

方國珍的老熟人夏煜再次接受使命,前往方國珍處送信,名為送信,其實就是去耍威風。面對著鼻孔差點翻到天上的夏煜,方國珍連句硬話都不敢說,只能哼哼哈哈地表示自己前段時間身染重病,差點一命嗚呼,有勞吳國公掛念;隨后又準備了大批珍寶美玉,打算獻給朱元璋,表達自己的歉意,請他老人家高抬貴手,別老惦記著自己。

陳友諒蟄伏,方國珍服軟,歐普祥投誠,張士誠依舊廝混,眼下能有如此大好格局,都源于龍灣的那場大捷。它雖然不能幫助朱元璋定鼎天下,卻可以幫助朱元璋開個好頭。以后再遇到陳友諒,就不必擔心他的所謂“攻心計”和“離間計”了。

這,才是龍灣之戰的真正意義所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峰市| 和平县| 大英县| 商南县| 合川市| 长兴县| 扎兰屯市| 博罗县| 即墨市| 白银市| 梁河县| 新巴尔虎左旗| 武隆县| 县级市| 泽州县| 永川市| 灵宝市| 邹平县| 安新县| 堆龙德庆县| 连城县| 林芝县| 佛山市| 曲水县| 重庆市| 宜阳县| 巩义市| 特克斯县| 葫芦岛市| 台南县| 梁平县| 织金县| 舞钢市| 红河县| 雅江县| 昆山市| 永善县| 启东市| 旺苍县| 温宿县| 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