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待了一個禮拜,處理完了這邊的事務,小周就準備回京城了。抽了個空到武漢街頭轉了轉,想買些特產帶回家給家人。但是轉了一圈下來,感覺也沒有什么特產可帶的,武漢這邊的特產除了面還是面,總不能帶碗面回去吧。
最后在本地人的指引下,買了幾條烘糕,買了幾個泥塑,以防三個小子攀比,買的都是他們對應的屬相:龍。加上個小丫、妮妮堂弟們以及兩個舅舅家的孩子們,都買的是他們屬相。
用衣物包好放進背包,還別說十來個泥塑裝在背包里還是蠻重的,要不是小周的身體素質過硬,普通人這樣背著還是蠻吃力的!
666所這次過來的人中,除了小周和兩個搞接待的辦公室人員一起回京城外,另外幾個為了這次考察陸陸續續趕過去的科研人員還要在這邊多待幾天,跟這邊的技術員們交流一些技術和生產方面的問題。雖然有網絡系統可以傳遞資料,但面對面的交流更具效率不是?
在緊張忙碌的考察工作結束后,小周終于能踏上歸程。他提著裝有換洗衣物和武漢特產背包,和一起回去的兩人來到了人聲鼎沸的火車站。其實,以他的級別坐飛機也是可以的,但一方面因為也沒有十萬火急的事,另一方面是其他兩人級別不夠坐飛機,他也不好脫離群眾不是?
本來這邊還想派個保衛人員的,但被小周拒絕了,他可不是軟柿子,作為有軍職在身的他可是經常跟內衛一起訓練的。而且他們坐的這趟火車,也是最新的高速火車。之前的綠皮火車車速慢不說,停靠的站點也多,走走停停地花的時間就多了,到京城沒個兩三天都到不了,這趟火車到京城就只需要15個小時,也算是大大提了把速。
站臺上,人群熙熙攘攘,和車站的廣播聲交織在一起。小周隨著人流緩緩登上火車,找到自己的臥鋪位置。將行李放好后,他坐在床鋪上,看著窗外站臺上人流交織,心中滿是對家的思念。
這時,一個小男孩蹦蹦跳跳地從過道跑拐到床鋪前,不小心撞到了小周的膝蓋。小男孩連忙停下,臉上帶著一絲慌張,小聲說道:“叔叔,對不起。”
小周笑著摸了摸他的頭,看著這個也才5、6歲的孩子說:“沒關系,小朋友,你這么開心,是要去哪里呀?”
小男孩一下子來了興致,眉飛色舞地說:“我和爸爸媽媽去看爺爺奶奶,好久沒見他們啦!”
此時小男孩的父母也趕到了,狐疑地看著這一幕,男孩母親將小男孩摟住護在身前,問了下發生什么事,小男孩如實告訴了母親實情,此時男孩的父親也已經將行李安置好。夫妻倆抱歉地對小周說:“實在不好意思,這孩子太調皮了。”
小周擺了擺手,示意無妨。小男孩的父親更是掏出煙來遞了根給小周,見小周擺手表示不吸煙這才和男孩母親一起坐在了小周對面床鋪。小周本來可以坐軟臥的,但既然已經不坐飛機了,還要搞這個特殊就沒什么意義了,意識跟其他兩人一起坐了硬臥。
他們三人占了一排上中下三個鋪位,正好可以最大限度隔絕其他人,上車之后那兩人就主動上了中、上鋪,讓出了下鋪的位置。
小孩的父親倒是蠻健談的,一番交流下來知道對方老家是京城的,前年被派到這邊武漢下轄的一個鄉任職,已經一年多沒回家了,這次是帶著老婆孩子回家探親。說到這,他不禁感慨:“之前我們一家來這邊的時候光是坐火車到武漢都花了三天兩夜,路上受了老罪了,我兒子都差點病倒。哪想這才兩年不到時間,現在路上只需要15個小時了,這兩年國家的發展真是快啊。”
這時他們那邊上鋪的一位40歲上下帶著明顯南方口音的老哥也插話進來道:“是啊!別的不說,前些年還在為吃的發愁呢,這兩年都看上電視,用上手提電話了。變化真是快啊!”
大家就這樣熱烈地討論起來,慢慢話題又偏到各地的風土人情上來。從美食到景點,從傳統習俗到現代發展,小小的車廂簡直就是一個“話聊室”,里面充滿了歡聲笑語。看著人們熱烈地聊天,忽略了剛才的小家伙,小臉都皺成了個小包子。
小周暗自好笑,從身上掏出了幾顆奶糖遞了過去,不過小家伙家教很嚴,回頭看了眼媽媽,見她點頭,這才伸手接過小周手里的奶糖。嘴里不忘說著:“謝謝叔叔!”
其他人也都含笑看著這一切。隨著火車的加速,偶爾會有輕微的晃動,車輪與鐵軌碰撞發出有節奏的聲響,仿佛在打著節拍,眾人在聊過癮后都感覺有一絲疲倦涌上心頭。紛紛安靜下來,小周也靠在臥鋪上,閉上眼睛,回想著這次考察中的點點滴滴。
到了夜晚,車廂里的燈光調暗了,其他乘客大多已入睡,只剩下輕微的呼吸聲和火車行駛的聲音。小周神識放開掃描了一圈,并沒有發現什么異常,也就躺在鋪位上閉眼準備修煉。此時他想到明天就能見到孩子們了,不由自主地咧嘴一笑,接著便進入修煉中。
一夜無話,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車窗灑在小周的臉上,他慢慢睜開眼睛,修煉了一夜,沒有睡覺的他依然是精神奕奕,收拾好行李,準備迎接即將到家的喜悅。
火車緩緩進站,歸心似箭的旅人們都迫不及待收拾好行李,可以第一時間擁抱京城的熱情歡迎。跟旅途上認識的眾人互留了聯系方式后告別眾人,出得車站大門,666所來接站的車子已經到了。
除了他國元首到訪,這兩年車子已經不允許開到站臺上。接上小周后先送他回家,再送那兩位,他們本來想自己坐公交回家,被小周制止了。車站離家不是很遠,現在也還沒到上班高峰期,很快就能把他送到,另外兩人都是住在666所新蓋的家屬區,和車子回去順路。
車子直接把小周送到小叔、小嬸家四合院的門口,拎著行李的他匆匆和車上其他三人打了聲招呼就往輕推開虛掩著的大門走進院內。
此時在住在前院廂房的兩個堂弟已經起床,正在洗漱,都已經是14歲馬上要升初二了。雖然還在暑假中,早起鍛煉身體的習慣已經養成后,就很少睡懶覺。估計是剛從外面跑步回來,還在院里打著拳。這時見到小周從外面進來,倆半大小子操著變聲期的公鴨嗓子開始對他進行語言轟炸。
主旨就一件事,之前小周答應給他們做一把氣槍的事,由于最近比較忙,又經歷了出差應對考察,這件小事就一直沒有兌現。這對小周來說確實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以他現在的身份出去跟人說分分鐘幾百萬上下都沒人不信。但對倆小子來說確是天大的事,而且他們還在小伙伴中吹出去了,搞得他們現在都不怎么愿意找小伙伴們玩了,就怕小伙伴提起這事。
笑著各拍了兩人的頭一下,答應今天就去工作室那邊幫他們做出來。自從有了三個小子,就一直住在這邊,他那小院除了偶爾夫妻倆會去過一過二人世界,也就是他閑暇時在工作室鼓搗些東西。借機想跟兩人對練幾招,結果兩臭小子學乖了,一溜煙跑后院吃早飯去了,嘴里還念叨著不想找虐云云。
小周回到前院正屋,掏出鑰匙打開門,在客廳放下手中的背包,感受著陣陣涼意從空調出風口逸散,心境一下就靜了下來。輕輕推開臥室的門,就見同樣休暑假的蘇瑤還在床上熟睡著,一旁的小床上擠著三個橫七豎八的小小身軀。
看起來這小床已經有些小了,是時候換個更大的了。但想想又不對,是時候跟這三小子分房睡了,不然影響他們夫妻倆的生活。
沒有吵醒蘇瑤母子,自己走到后院跟小叔小嬸打了招呼,見兩個妹妹還在洗漱,于是便拿出禮物開始分發了起來,兩堂弟見有禮物可拿,屁顛顛地放下手中的早餐也圍了過來。結果發現到手的禮物,不是泥塑就是糕點,頓時失去了興趣。
如此做派引得小周極度不爽,就不該給這倆臭小子帶禮物,暗自想著答應的氣槍要不要延期交付。倒是兩個妹妹都表現得非常喜歡泥塑生肖,提供了大量的情緒價值,填補了倆臭弟弟的情緒洼地。
吃完早飯,小周回到自己屋里,就見蘇瑤已經醒來,正慵懶地躺在床上,正用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盯著他,眼中滿是歡喜。小周見狀,不由得食指大動,俯下身便親了上去。就在夫妻倆親得意動時,冷不丁邊上冒出一句:“爸爸媽媽,你們在吃什么?”
這句話像是一個魔咒,打開三小子的禁錮,一下子其他兩個也醒了過來。所有的旖旎都在一瞬間煙消云散,小周不由暗自決定,立刻、馬上安排三小子分房睡。
自然又是一番雞飛狗跳,等收拾好三小只的衛生,帶著去后院吃早飯時,小叔小嬸早就去上班了。喂完三小只吃早飯,又拿出了帶回來的禮物,三條泥塑小龍。三小只拿在手中把玩了幾下就開始興趣缺缺,結伴跑后院找兩個姑姑玩去了。又是三個情緒洼地,小周不禁暗自叫了聲:“造孽啊!”
不僅如此,兩個臭弟弟也不適時宜地要他趕緊幫忙做氣槍,感嘆了句人心不古,在兩個弟弟的“押送下”,去了他的工作室,花了半天時間將答應兩人的氣槍搞定。才剛交付到他倆手中,兩人就一轉身跑得沒影了,連工作室的垃圾都沒幫忙收拾一下,“這倆倒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