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這些天的空氣格外地熾熱潮濕,一座隱蔽的建筑內,南洋華人組織聯合指揮作戰室內的氣氛顯得格外緊張而凝重。雖然此時的作戰室內諸多新奇的裝備令人耳目一新,要是換作平時,這些人早就會開始問東問西了,并會試圖從中找出商機來。
但這些掌握著南洋華人組織實際權力的一群人,都簇擁著一個身著筆挺南洋華人武裝軍服,肩上有著兩顆將星,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的中年儒雅男子身邊,目光都聚焦在作戰室墻上那臺巨大的LED顯示屏上。
此時,LED屏散發著幽藍的光,上面不斷跳動著實時更新的戰場態勢圖、兵力部署以及各類情報數據。對比那些大屁股的顯像屏,LED屏展現出了無可比擬的優勢,高亮度、高對比度,讓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
這也是實驗性的數字通訊指揮系統的一部分,是民用版數字通訊系統的升級版本。通過這套系統聯合指揮作戰室甚至都可以指揮到每個作戰班組,但除非有特殊情況,一般都不會這么做。因為戰場的情況瞬息萬變,作為指揮員有時要學會放權,可不能學校長當什么微操大師。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校長當年要是有這么一套指揮系統,戰斗結果會不會不一樣不說,校長本人一定會過足了微操的癮。所以說,校長終究是生錯時代,要是在后世,不定就是頂尖的即時戰略游戲玩家。
但也有些班組小隊是歸指揮部直接指揮,那就是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那些特戰小組。此時這些特戰小組也基本被全部撒出去了,都在敵方大部隊身后執行著破壞對方的補給線和擊殺敵方的高級軍官等的任務。
如今已經是軍政府當局大軍壓境后的一個禮拜了,經歷過開戰之初南洋華人組織這邊的收縮性防御,讓出了一些之前占領的城鎮,目前雙方處于僵持狀態。但在外界看來,這場戰爭華人必敗,因為這次戰斗的兵力比太懸殊了。
這次雙方的陸軍兵力分別是29.8萬和6.3萬,陸軍兵力比是4.7:1。
海軍和空軍的人數就沒法比了,只能看裝備了。
空軍方面軍政府方面有大約25架米格-21和18架米格-17,甚至還有些小鬼子時期遺留的老式飛機;南洋華人這邊僅僅只有一個小隊4架殲轟-14。至于還有少量武裝直升機和運輸直升機之類的這都是陸航的,這方面華人這邊要多一點。戰機數量比是10:1還多!
海軍方面軍政府方面之前雖然被華人這邊抽冷子干沉了兩艘驅逐艦,但還有1艘標準排水量13600噸的巡洋艦;3艘排水量在2-3000噸的驅逐艦;至少有10艘水上排水量860噸,水下排水量1100噸的613型中型魚雷潛艇;有8艘排水量在500-1500噸左右的50型警戒艦,加上一些輔助艦船總噸位應該在20萬噸左右。
華人這邊除了那6艘DD-200導彈艇之外,別無他物,連輔助艦艇都沒來得及配屬呢,總噸位才1200余噸。因此海軍噸位比就是166:1。
如此懸殊的軍力對比下,你跟人說軍政府方面會輸?你怕是沒睡醒呢吧?要不就是猴子派來的逗比!
而為了這次形成泰山壓頂的態勢,軍政府方面集中了全部兵力的九成還多。并與其他族裔進行了一系列的利益交換,穩固了他們的后方,又將之前屬于華人的利益許諾給其他族裔,這就是給他們畫大餅,并將他們綁在一條船上,畢竟利益都一致了,還斗個毛線啊。
總之一句話,華人又雙叒叕地被孤立,被針對了。想來也情有可原,畢竟西方的羅馬帝國已經成為了往日云煙,但東方的大漢猶在。身處華夏文化圈,在華夏的陰影下生活了千多年,對華人的恐懼和警惕都是發自骨子里的。
前段時間華人的主動出擊,不聲不響間取得的戰果之豐碩,也令其他族裔之人咋舌不已。他們可不想趕走了頭上一個想當他們老父親的,卻迎來了一個神。到時候你是拜還是不拜?其他族裔就奇怪了,兩害相權取其輕之下,看現在的軍政府怎么也眉清目秀起來了?
不過現在這樣的局面恰恰是作戰指揮部想要的效果,如今的指揮人員基本都是國內來的志愿者,雖然都是穿著南洋華人解放軍的制式軍服。但泱泱大國培養出來的軍事人員的眼界怎么會只局限在與軍政府當局的爭斗上呢?
之前的一系列特種作戰,空軍、海軍的小規模出擊,都是在秀肌肉,是對軍政府的極限施壓。果不其然,軍政府當局按照預先設定好的劇本進行,不知道的還以為雙方是穿一條褲子的呢!至于那些妄想火中取栗的其他族裔,既然選擇了背叛,那就要承擔背叛的后果,等戰爭結束后將他們遷移出華人所占領的領土也是應有之義了。到時候將他們遷移到主體民族生活的大島上讓他們經歷一場戰國時代吧!
而主體民族軍政府方面,聯合指揮部方面之前一直以防守為主,還在收縮防御圈,陸續放棄了一些防御支撐點,給對方一種只要再加把勁就可以獲勝的感覺。進一步誘使軍政府方面調來更多的預備隊投入戰斗,想要畢全功于一役,打斷主體族裔的脊梁,讓他們回自己的大島跟其他族裔一決勝負去吧!
此時的戰況雖然都依循聯合指揮部這個導演的意志在發展,但那些人很多都不知道這里面的道道,畢竟這都是軍事機密。于是在對局勢放心不下的一群人,紛紛來到聯合指揮部尋求慰藉。
而化名為李長庚的聯合指揮部最高指揮,正在和這些人就著LED屏上的態勢圖分析局勢。并信誓旦旦地保證,如今的陣地固若金湯,守住是沒有問題的,只要發現攻擊的軍政府部隊顯出頹勢,那就是反擊的時機。
并揚言,在地面反擊之前,自家的空軍將在明天一早率先進行反擊,重新奪回制空權。還盛情邀請這些人留下來觀戰,其實就是怕有人泄密,變相軟禁到第二天反擊結束。
當第一縷曙光悄然穿透叢林濃厚的夜幕,仿佛揭去了籠罩在這片叢林上的紗簾,叢林也從沉睡中醒來。氤氳在四周的淡淡幽藍薄霧,也隨著陽光不斷熾烈,裊裊上升直至消失。
此時,六輛擁有龐大身軀的中程戰術導彈車撤去了身上的偽裝,這是國內某科研所最新研制的中程戰術導彈。這些年,由于666所科研的突破,國內的很多裝備也有了相應的突破。這些中程戰術導彈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些導彈要打擊的是軍政府的兩處前線機場和一處后備機場,如今軍政府基本上所有的戰機都集中在這三個機場上。今天空軍的反擊就是要把這些戰機全部摧毀,而這些戰術導彈的目標是這些戰場的跑道。只要將這些機場的跑道炸毀,對方的戰機就只能在機場挨炸,就可以慢慢收拾它們。
為了配合這些戰術導彈,聯合作戰室也派出了特種小隊潛伏到了機場附近為導彈進行激光制導。如今畢竟不像后世那樣衛星滿天飛,定位容易,現在的導彈如果沒有人引導那精度還真是感人。
一陣巨大的轟鳴打破了叢林的寧靜,一股橘紅色的火焰從導彈尾部噴涌而出,猶如憤怒火龍的龍息,將周圍的空氣瞬間點燃。強勁的氣流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四周擴散,吹得周圍的樹木劇烈搖晃起來,枝葉沙沙作響。
導彈如離弦之箭直沖云霄,尾部拖曳著長長的焰火和濃煙,在碧藍的天空劃出一道道耀眼的軌跡。隨著導彈越飛越高,逐漸變成一個個小黑點,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這時,操作導彈的士兵們降下了發射筒,飛快的收拾了一番,悄然撤離了這片區域,一如他們出現時一般迅速而神秘,獨留下還未消散的硝煙味,證明之前的一切真實發生過。
這些導彈跨過了數百公里的距離,準確命中了既定目標。只是,其中一個前線機場居然在前些天完工了一條備用跑道。如此一來,這個機場的戰機已經在陸陸續續起飛了,足足有15架。作戰室立刻啟用備用計劃,此行出發的一個雙機編隊是針對地面轟炸任務的掛載,只各配備兩枚近距離格斗彈,如果陷入15架戰機的圍攻,那就會很危險。
于是還在待命的另外一個雙機編隊緊急升空,這個雙機編隊則是空優掛載。新升空的兩架戰機一馬當先,直沖那個還在使用備用機場緩慢升空戰機的前線機場而去,之前升空的兩架對地掛載的則優哉游哉地跟在身后。
此時那處機場還在起飛著戰機,雷達顯示,已經有10架米格21和2架米格17升空。在對方的雷達指引下向著他們這邊氣勢洶洶而來。此時空優掛載的殲轟-14掛載的是各6枚遠程空空彈和兩枚近距離格斗彈,這些導彈也都在實驗中。上次就是用遠程空空彈,一舉擊落了4架戰機。
這次還是同樣的起手式,火控雷達直接鎖定了百公里外的戰機,兩個兩個進行鎖定。等到雙機編隊打空了攜帶的12枚遠程空空彈時,對方已經只剩下一架孤零零的米格-17。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樣逃脫遠程空空彈的攻擊的,但此時那架米格-17上的飛行員奔波兒灞也是亡魂大冒。眼見著一架架己方戰機就在自己眼前爆成一團焰火,轉眼間稱雄南洋地區的先進戰機編隊就只剩下他一個了。有句話說:恐懼來源于未知,面對這種不知道來源的攻擊,怎么會不感到恐懼呢?
但他的對手趁他愣神的功夫,沒給他任何逃生的機會,迎著他沖去的4號機在雙方距離只有10來公里時,直接一發近距離格斗彈,輕松帶走了還在愣神中的“胖頭魚”。
解決完這群礙眼的,跟在后面的對地掛載的雙機編隊也趕了上來。4機配合下,剩下的飛機再也沒有起飛的機會,直接被炸毀在跑道上。機場上部署的防空火力還想顯示下自己的存在,卻遭到了精確制導炸彈的頂點清除,直到再沒有反抗出現,這個機場就像是被剝光衣服的少女,就等著被那啥!
解決完一個機場,后面還有兩個呢,4機編隊回返機場,這次可以肯定對方已經沒有可以威脅他們的空中力量,都放心地掛載了定點清除用的精確制導炸彈和搞破壞用的集束炸彈。
僅僅一天的時間內,四機編隊出動了12架次,將三個機場內的飛機和設施破壞殆盡,畢竟,將來占領了這些地方后也都是要重建的,他們可看不上原來的那些飛機和設施。現在都炸了,還省卻了今后的拆除工作。這可把機組成員們給累得夠嗆,要不是有成為王牌的喜悅在,估計都撐不下去了。
至此,空軍的反擊行動大獲成功,軍政府方面已經在事實上失去了制空權,生生滅掉了軍政府方的一路優勢。得到通報的聯合作戰室的眾人無不歡欣鼓舞,立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經久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