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春節一過,京城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干勁十足的景象,處處彰顯著時代的蓬勃朝氣。小周身為科研帶頭人,和666所的管理者,整日不是在實驗室里忙得不可開交,就是忙著將年前的科研成果落地進入實際應用。
再加上妻子懷了三胞胎,家中瑣事也紛至沓來,幸虧有小嬸和丈母娘幫襯。即便如此也讓他分身乏術,連妹妹小丫的修煉狀況最近都無暇顧及。
誰都沒料到,小丫還真是個修煉天才,竟悄悄藏著個令人震驚的大驚喜!這年僅六歲的小丫頭,在過年時悄然覺醒了本命神通——能夠將信息強行輸入他人的記憶和認知。
直到有一天,小丫像只歡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跑到小周跟前,興奮地說自己能讓小伙伴想到什么小伙伴就能想什么,小周才驚覺自家妹妹可能已經覺醒了天賦神通。
小周探查過后就知道確實如自己所料,之前小丫對一個在幼兒園經常欺負她朋友的一個大孩子用過,成功讓他在教室里尿了褲子。并讓他脫口就罵了保育員阿姨,但她想讓保育員揍那大孩子一頓卻沒能如愿。小周認為那是小丫的靈魂強度不夠,不足以影響到靈魂發育完全的大人的緣故。
于是決定決定和小丫做個實驗,將自己和小丫的靈魂之力鏈接,深入探究這神奇的神通,找個成年人來試驗一下。究竟找誰試驗呢?這時他們把目光鎖定在鄰居趙大爺身上。
趙大爺是土生土長的老京城,一輩子都在胡同里生活,日常最愛到處遛彎。最讓人不待見的是不管誰家有什么事他都要摻和一下。照理說這么熱心腸的一個人應該很受歡迎,但是這人摻和別人家的事也就罷了,還喜歡倚老賣老,都要按照他的想法來,不依著他就會破口大罵,搞得自己在這一片時人憎狗嫌!
而且趙大爺觀念十分傳統,對新興的電子設備一竅不通,還打心底覺得收音機就完全夠用,那些復雜的玩意兒毫無用處。兄妹倆決定從這方面入手,讓這個老頭接受個新事物總不會影響太大吧?
實驗開啟,雖然有小周的靈魂之力提供幫助,但小丫對此運用還不是很熟練,當即小臉漲得通紅,雙眼緊閉,拼盡全力將電視機的工作原理以及觀看節目的樂趣一股腦輸送到趙大爺的意識里。起初,趙大爺毫無反應,可沒過多久,他就開始變得不對勁。
趙大爺皺著眉頭,滿臉困惑,嘴里不停嘟囔:“這是咋回事兒啊?我咋老想著有個能出人影、會放節目的大盒子呢?我這是在做白日夢呢?”他一邊念叨,一邊在院子里來回踱步,眼神中滿是迷茫與掙扎,仿佛腦海中有兩個聲音在激烈交鋒。
起初,小周和小丫還沒太在意,以為趙大爺只是一時適應不了新觀念,小周還在為果然能夠傳輸認知和記憶給別人興奮不已。一系列的計劃在他腦子里成型,打算好好利用這個能力,隱身于暗處,悄悄提升一下666所技術人員的“科研能力”。
可接下來的日子,趙大爺的情況愈發嚴重。開始出現認知障礙,常常在熟悉的胡同里迷路,說話也變得顛三倒四,一會兒說要去買個能出人的盒子,一會兒又對著樹上的鴿子自言自語電視里的節目。這可把大家嚇壞了,小周滿心自責,懊悔自己貿然實驗,這是打破了趙大爺身上的某個平衡點,造成了連鎖反應?
以往,趙大爺每天清晨都會出門遛彎,在熟悉的胡同里和老鄰居們嘮嘮嗑、管管閑事,那是他雷打不動的生活習慣。可自從有了認知障礙,這簡單的日常活動都變得艱難無比。
有一次大白天,他像往常一樣出門,卻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胡同里迷了路。他在狹窄的胡同里來回打轉,眼神中滿是迷茫和焦慮,嘴里不停嘟囔著:“這是哪兒啊?我咋不認識了呢?”像極了老年癡呆癥患者。
周圍的鄰居們雖不待見他,但看到他這副模樣,還是好心上前詢問,可他前言不搭后語,根本說不清楚自己要去哪兒。最后還是在熱心鄰居的幫助下,才好不容易回到了家。這件事之后,趙大爺的家人再也不敢讓他獨自出門,生怕他又走丟了。
在生活起居方面,趙大爺也完全沒了往日的條理。以前,他總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凈凈,按時吃飯、睡覺。可現在,他常常忘記洗漱,頭發亂糟糟的,衣服也穿得亂七八糟,扣子扣錯、鞋子左右腳穿反都是常有的事。
吃飯的時候,他有時會對著飯菜發呆,似乎忘記了怎么使用餐具;有時又會突然說自己不餓,可沒過一會兒又嚷嚷著肚子餓。晚上睡覺也不安穩,常常半夜醒來,在屋子里四處走動,嘴里還念念有詞,把家人折騰得疲憊不堪。
好在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個多月就慢慢回歸正常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趙大爺的認知體系達到某種新的平衡。但從那以后,小周和小丫不敢再隨意對人輸入太多東西,他們深刻意識到這神通雖強大,卻如同一把雙刃劍,看來這個神通也不能濫用。
但在一些科研發展的關鍵節點,這神通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芯片研究領域,當科研人員們在低特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技術難題前卡殼時,小周瞅準時機,由小丫將關鍵的技術思路和解決方法,小心翼翼地輸入到研究人員的意識中。
原本陷入僵局的研究瞬間有了新方向,科研人員中總有人靈感迸發,迅速投入到實驗驗證中。由此看來順勢將一些符合當事人認知的超前知識傳輸給對方是可行的。
特別是在一些創新型的技術方面,就像是使用計算機組網,如今在京城的計算機之間就有初步的網絡連接,不僅可以相互交流,還可以共享一部分算力,相當實用。
而作為一個有飛機制造分廠的單位,飛機設計與制造領域的科研項目當然少不了,就在也是如此,當設計團隊在飛機的空氣動力學優化和結構強度設計上遇到瓶頸,小丫再次施展神通。
她輸入的先進理念和設計要點,讓設計人員們豁然開朗,熬夜修改設計方案,推動飛機研制工作大步向前。
和其他高校合作的項目也是,比如在激光武器研究的關鍵階段,面對激光產生效率和能量轉化難題,小周再次出手。
小丫傳遞的關鍵知識,為科研人員點亮了前行的燈塔,他們成功突破技術瓶頸,讓激光武器研究取得重大進展,也讓參與研究的合作高校很是水了幾篇高質量的論文。
以前,小周遇到難題需要親自出馬,通過反復討論、查閱資料,甚至四處奔波請教專家,這一系列的掩飾后他才會“無意間”點撥了科研人員,推動科研進展。但這種意外情況多了的話,偶然也成必然了。
現在,有了小丫的這個神通,小周得以隱于幕后,在關鍵時刻悄無聲息地提供助力,助力國家在關鍵科技領域不斷突破,向著繁榮發展大步邁進。又不必擔心被人發現自身的異常,被人切片研究。
而小周自己也從研究常溫超導材料的量產和應用上分出了部分精力,研究小丫的神通。他想研究明白此神通的原理,從而復制出類似功能的產品,這樣一來就可以快速的批量培養科研人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