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趙宗實夫婦的心思
書名: 大宋宰執:從挽救范仲淹開始作者名: 我不懂網文本章字數: 2012字更新時間: 2025-05-16 19:12:49
權、名、錢、色。
這四關欲望是對人性的大考驗,只要人們能吃飽飯,冬衣穿的暖和,那自然會產生更多的追求。
曹皇后將門世家出身,又在政治漩渦中心大內宮城里待了許多年,怎會沒有悟出點東西呢?
別說官家了,前朝的大小官員,有幾個沒沉浸在聲色犬馬之中?每月拿著高額的俸祿花天酒地,暗中召妓享樂。
姜塬對錢財沒興趣,她又給不了升官的許諾,那只好以美色誘之了。
這些年里,曹后培養了不少佳麗女子作為權利的延伸枝蔓,去觸及她認為有價值的官員。
當然,優先級肯定先去服侍趙禎,不滿意或者沒興趣才會向下。
“美人計而已,算什么高見。”曹皇后沒好氣的說道。
這時,有宮女稟報,京兆郡君已在門外等候。
“她消息倒是挺靈通,快讓她進來吧。”曹皇后語氣柔和著。
高滔滔那可是她的親外甥女,小時候又被她抱養在宮城里,態度自然要好很多。
只是前些天才入宮看望過她,今日又來登門,怕是得到某種風聲了。
想要把手插進宮中,身后沒點底蘊真的辦不到,否則早就讓人告發拿去立功了。
皇城司眼線遍布整個東京城,也很難不被發現點蛛絲馬跡。
很快,一個模樣年輕的小娘子款款步入坤寧殿,膚白秀麗,卻是有點姿色,發髻梳著嫁人后的朝天髻。
“滔滔見過姨母。”
“免禮,坐吧。”曹皇后沉住氣,沒有先問找她有什么事情。
高滔滔落座秀墩,姿態親昵著,“近日我家官人時常生病,甚至臥床數日,方才好轉,聽聞救治范公的小神醫已經被官家召入宮里,姨母能否請官家開恩出手醫治我夫?”
醫治是次要的,試探官家的病情才是真。
正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趙宗實已是她的官人,兩父子都因為官家無子,被養過在宮城。
要說心中沒點榮登大寶的想法,是不可能的。
這話趙宗實肯定沒說過,是高滔滔日夜陪伴在他身邊,從細微處窺探出來的,夫婦兩心照不宣的有默契。
利益高度一致,高滔滔自然重視官家有沒有子嗣的問題。
曹皇后“宗實又病了?上次你怎么不說,吾這就派遣御醫去府上醫治。”
“姨母無需多慮,之前沒說是因為有好轉,不想讓您擔憂,只是我擔憂病因沒有除根,才貿然請求到您這里。”
高滔滔握住曹皇后的手。
曹皇后嘆一口氣,“那姜塬是在宮里,專門診治官家的身體,效果出奇的好,這節骨眼上我也不好開口,省的圣心多疑,你另外去尋找信得過的郎中給宗實看病吧。”
“既然如此,是滔滔唐突了。”高滔滔得到想要的信息,當即見好就收。
可惜,處境不容樂觀,官家身子好轉,誕生子嗣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強,那她官人進一步的機會,相對是微乎極微了。
誰不想站在權力的最頂端?
臨近夜晚。
高滔滔才從宮城里出來,坐著牛車往睦親宅方向使去。
牛車穩定,在馬車稀少的情況下,是大宋老百姓出行的最佳選擇,連權貴階層也不能免俗。
右衛大將軍宅邸。
重文輕武之風,盛行于大宋,上至官家下到百姓,無不親和文風,家中擺點書籍。
趙宗實愛看書,也喜讀書,自小經過大儒教導,養成卷不釋手的習慣,詩賦藏于胸膛。
以前的日子,過得好壞參半,但是還有點盼頭。
聽聞有個厲害的神醫被召入宮城后,就變得有點憂心忡忡了。
“大將軍,夫人回來了。”
趙宗實得到仆人的稟報,立即放下書卷,出門把高滔滔迎進來。
同時吩咐仆人沒有命令,不得靠近房間。
關上門后,“娘子,皇后殿下怎么說?”
“官家的身體正在變好,那神醫救治好范仲淹,果然有真本事傍身。”高滔滔故意壓低聲音的說。
趙宗實聞言,手掌握成拳頭,一拳打在桌子上,神色隱隱變得難看,沒有希望了嗎?
“官人不必氣餒,有前車之鑒,我們又不是完全斷絕可能性。”高滔滔寬慰著。
經過安慰,趙宗實才想通事情,臉色恢復正常,心中卻記恨著姜塬,怪他壞了好事。
日子不知不覺的來到七月二十日。
趙禎經過這些天的醫治,明顯感覺自身的體質恢復顯著,晚上睡得好、白天吃得香。
以前很多的小病小痛,已經消失不見。
由此對姜塬愈發的信任,羨慕范仲淹收了個好學生。
富弼、包拯兩人回京后,包拯直接被趙禎任命權知開封府,富弼拜參知政事。
還有姜塬察覺最近有人暗中監視他,除此之外也沒有什么舉動了。
這可把他驚到了,瞬間把嫌疑怪到曹皇后和張貴妃頭上,想到最有可能得罪的是她們了。
背后的真相很難查清楚,宮城里的水太深,姜塬不敢打草驚蛇,無奈放任對方隨意的監視他。
二十日上午。
垂拱殿。
隨著姜塬與趙禎的關系拉近,兩人君臣氣氛非常的和諧。
此刻趙禎端坐在龍椅,看著中書扎子和各地官員送入京城的奏狀。
一旁的姜塬,則是捻著銀針刺穴,全方位的給趙禎治療。
“這些人上的奏狀全是廢話,沒有一點實質性的建議。”趙禎用力扔掉手上的文書。
今日是入內都知王守忠當值,他不動聲色的撿起奏狀,默默放回原位,又站在一旁候著了。
“官家息怒。”姜塬表態發言。
趙禎一手攥住兩封奏狀,遞去,“固之你看看,居然有官員為了女子束腳這點小事互相上表攻訐對方,你覺得他們誰的看法是對的?”
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時期的束腳,沒有明清時期裹腳那么變態,導致女子腳骨斷裂、畸形。
差不多就跟后世的高跟鞋,有人說會傷害腳部,卻不會造成大的危險性。
可以這么說,南宋之前的束腳和后世穿高跟鞋,是錢權階層主導的審美,很難去改變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