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入營前的籌備,該出發(fā)了
- 軍途:從一封征兵信郵寄開始
- 礪軍
- 2179字
- 2025-01-25 14:28:28
按照陳默的猜測,他到武裝部填寫入伍申請表時,政委和部長肯定會拉著他詢問信件的問題。
里里外外將他盤個明白。
畢竟,當(dāng)時這倆人打著適齡家庭慰問的旗號,跑到家里也沒詢問太多,心里肯定憋著不少疑問呢。
沒成想,這次陳默失算了。
跟著軍事科干事王明明來到武裝部,那棟二層小樓辦公室時,屋里只有部長曹德明,正手捧白色陶瓷缸喝茶呢。
政委董國強壓根不在。
瞧見陳默過來,曹德明將瓷缸放在辦公桌上,伸手指了指辦公桌一側(cè)道:“小王,登記表給陳默拿一份。”
“指導(dǎo)著他填好,寫完送他回去等通知。”
“是,部長。”
交代完之后,曹德明慢悠悠起身,雙手環(huán)在胸前,盯著陳默坐在桌前填表。
其實征兵報名登記表沒啥內(nèi)容,無非就是填寫姓名,年齡,學(xué)歷以及政治面貌之類的信息。
陳默趴在辦公桌跟前,認真的填著。
曹德明負責(zé)檢查學(xué)校開的退學(xué)證明,還有戶口本,確認無誤后,又低頭看看陳默那飄逸的字跡。
他基本已經(jīng)確認,郵寄到他們這的信件就是這小子親筆寫的,連筆跡都分毫不差。
不是老曹不想深問。
主要是連政委,都稱贊陳默寫公文的功底很深,對參軍的準(zhǔn)備工作也做得很充足。
最終得出結(jié)論,這小子天生就適合穿軍裝。
加上這兩天他們沒少私下調(diào)查。
結(jié)果都顯示陳默的背景很干凈,根正苗紅,沒有任何問題。
曹德明也就沒有了一開始那么重的疑心,連征兵單位都表示要接收這人,他就不操那么多心了。
“陳默,填完表就回去吧。”
“你的初選已經(jīng)過了,最近不要出遠門,就在家等著體檢的通知。”
“明白嗎?”
“明白!!”
陳默將寫好的表格遞給王明明,在辦公室站了一會,看到老曹又捧起茶杯喝水。
實在沒有問話的意思。
他才跟著王明明下樓,準(zhǔn)備回家。
至于剛才曹德明提醒不要出遠門,這純屬廢話。
在2018年之前,各地征兵很少會有役前訓(xùn)練的安排,就算有也只是個別地區(qū)才會出現(xiàn)。
反正他們父城是沒這個步驟。
征兵報名的流程就是初選,體檢,政審。
等人武部把戶籍轉(zhuǎn)走之后,兵源就要送到部隊單位,從開始征兵到送走,時間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月。
根據(jù)前世的記憶,陳默記得十二月底就被送到晉省,連過年都是在部隊過,滿打滿算留給他的時間也不過才半個月。
期間還要來幾次城里,出個錘子的遠門啊。
回村的路上。
陳默扭頭望著窗外九十年代末的縣城,心思卻早已飄到了部隊。
不管這兩天,他再怎么有信心憑借自己的能力,可以搞定入伍的事。
但塵埃落定之前,心里總會犯嘀咕。
這下好了,連人武部部長都說他的初選已經(jīng)通過,陳默也就沒啥好擔(dān)心了。
接下來,他要為進入軍營做準(zhǔn)備。
1998年這個時間點的部隊雖說比不上“紅肩章,綠軍裝,半蹲馬步斜跨槍”,滿地都是單兵王的年代。
可現(xiàn)在的軍營比起后世來講,依舊是“神仙打架”的時期啊。
不然,那些摩托化步兵,號稱比摩托跑的還快,這名氣,猜猜是哪批老兵打下來的?
九十年代末的軍營里,惹上列兵、上等兵都沒事,他們頂多算是生瓜蛋子。
但若是惹上下士,中士或者上士,那就麻煩大了。
這幫人,就沒有不狠的。
因為這些都是入伍三年以上的老兵,他們可不會像后世的士官那么溫和,舉個不恰當(dāng)?shù)睦樱o這幫人去買煙,你還要找錢。
不絕對,但很普遍,想要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混得開,你就要比他們強,比他們?nèi)^更硬。
除了這幫人之外,軍營里還有一批更狠的。
那就是志愿兵,志愿兵屬于統(tǒng)稱,細分的話還能分為兩種。
專業(yè)軍士和軍士長。
肩膀上扛著一根粗杠,帶著細拐的是專業(yè)軍士,扛著兩根細杠帶著拐的是軍士長。
專業(yè)軍士一般都是在部隊由義務(wù)兵直接轉(zhuǎn)志愿兵,技術(shù)類居多,但基層連隊不是沒有,只要出一兩個,那就是妥妥兵王。
服役年齡能跟團長比高低,是能在連隊橫著走的類型。
軍士長屬于士官學(xué)院畢業(yè),數(shù)量也很稀少,反正都不好惹。
至于說為啥,專業(yè)軍士和軍士長都比義務(wù)兵狠,那是因為這個時期,義務(wù)兵要是想轉(zhuǎn)志愿兵,必須服役滿五年,第六年才能給轉(zhuǎn)。
想想一個新兵蛋子,碰到這種志愿老兵,能占到便宜嘛?
這幫人有些還是從戰(zhàn)場上下來的老兵,都是屬螃蟹的,橫得很。
陳默就是因為知道部隊的情況,所以才決定,入伍之前,必須要盡快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
否則到了軍營,面對一群想要進步的老兵,想出頭可沒那么容易。
回到家之后,陳默將從學(xué)校帶回的書本、鋪蓋全部搬到屋里。
告別了王明明。
連一點時間都沒浪費,陳默直接來到家里堆放木材的地方,準(zhǔn)備挑一個粗點的木杠子,拿來練習(xí)體能。
也幸好老爸是木匠,經(jīng)常幫人打家具,家里存放了不少木材。
陳默挑了一根大概一米多長,直徑有三十多公分的木杠子,就開始自行鍛煉。
......
眨眼十四天過去了。
這段時間,陳默每天天不亮就早起,跑步到幾公里外的水泉嶺上,找到自己藏起來的木杠子或背或抱的跑。
偶爾也會換換口味,抱著石頭跑,反正每次都跑到筋疲力竭,幾乎癱在地上才罷休。
等恢復(fù)一些力氣后,還會繼續(xù)跑。
這種自虐式的籌備訓(xùn)練,能夠支撐陳默的只有迫切想要進步的決心。
他深知自己松懈,就很可能再次和這個時代的機遇擦肩而過。
上天給他一次重來的機會,他輸不起,也不能輸。
不要覺得這是夸張。
可能在興隆村,只有一個陳默這么努力,但若是進了部隊,同樣咬緊牙關(guān)敢打敢拼的遍地都是。
想要進步,那是懶一點都不行啊。
12月28日臨近中午。
在嶺上跑了大半天的陳默,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
跟以前不同的是,今天家里除了母親劉鳳蘭和妹妹陳靜之外,就連老爸也在家。
包括他們村的村長也在。
看著老媽正抱著一堆衣服、零嘴朝自己從人武部領(lǐng)回來的攜行包里塞。
長條型攜行包,都快被塞成圓的了。
陳默就知道,該出發(fā)了。
武裝部集合的命令,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