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皇宮內閣
- 紅樓兵圣
- 鍵盤戰(zhàn)斗家
- 2118字
- 2025-01-16 18:07:39
林府門口。
“信爺,您的馬。”
管家從下人手里接過韁繩,親自送到王信手上,王信的兩名親兵也早從門房出來,各自牽著自己的馬,三匹馬在林府馬廄被照顧的很好,不光喂了精料,皮毛也擦洗的油光閃亮。
王信沒有意外,林府的人一向懂事。
“謝了。”
王信拱了拱手,翻身上馬。
“豈敢,豈敢。”
管家諂笑。
眼前的年輕將領可是老爺眼里的紅人,不光如此,王家軍之威,揚州城內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人的名樹的影。
說起王將軍,誰都要豎起大拇指,否則以老爺?shù)纳矸莸匚缓沃劣诖恕?
連老爺都高看此人一眼,管家自然更懂事。
不像管家的市儈,門房里趕來的幾名后生神情崇拜,擠在窗戶后搶著看,王將軍組建的王家軍,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
而且有本事進去王家軍當兵,靠著戰(zhàn)功和獎賞,一個月抵得上別人干一年。
揚州城的年輕人,誰不想進王家軍啊。
王信感受到門房里的動靜,猜到是怎么個回事,身后自己的兩名親衛(wèi)在馬背上得意的笑呢。
受之有愧啊。
自己之所以不愿意響應百姓們的愛戴,就像從南通離開時,對道路兩旁的百姓們看不見似的,因為自己真的沒有做什么。
自己只是做了一二分的實事而已。
就這一二分的實事,王信不認為自己有資格接受百姓們的愛戴。
承受了百姓們的愛戴,王信擔心自己還不起。
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王信很清楚。
一個普普通通的實人而已。
不是壞人,也不能算好人,因為自己的私心也很重,做事情想要回報,所以不能算個好人。
“駕。”
王信雙腳一蹬,韁繩一甩。
兩名親衛(wèi)緊緊跟上。
“嘚嘚嘚。”
馬蹄踩著石板,很快繞過街角,逐漸看不到身影。
管家收回笑容,笑道:“人都走了,哪來的回哪去,干活去吧。”
門房中后生們懊惱的離開。
“聽說王家軍的人,每次出征回來,最少都能分到一二十貫錢。”
“你們不知道吧,我聽說王家軍在南通滅了兩千倭寇,我們才死了三個人,太痛快啦,王家軍果然厲害,真想加入王家軍啊。”
“就憑你?”
“我怎么啦。”
“王家軍要人多嚴,兩個月前,不就有上百少林僧兵想加入王家軍么,最后王將軍才招了十幾個。”
“少林僧兵有什么了不起,去年還不是打了打敗仗,憑什么與王家軍相提并論,他們要加入王家軍,只是想通過王家軍洗清之前的敗績。”
聽著下面人的爭吵,管家悄然離去。
什么王家軍。
以后沒有王家軍了。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武夫終歸只是武夫。
......
庭院隔壁的廂房。
穿著竹青暗花蝶紋衫,又是那位竹青少女,手停在琴弦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屋內一陣幽香,也分不清是何處的香味,卻似般般入畫。
小丫頭小跑回來,氣喘吁吁靠著碧紗窗,在外頭急道:“已經(jīng)走了,老爺過來著呢。”
“走就走了,瞧把你累的。”
“姑娘倒是不累,不像在京里,念叨著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好你個紫鵑,連你也敢打趣我了。”
屋內頓時響起女兒們的歡笑聲。
“咳咳。”
林咳嗽了一聲。
等屋內安靜后,林如海方才進屋,看見女兒神色不錯,比剛從京城回來的時候,氣色好多了些。
“送你去京城要遲幾日。”
竹青少女巴不得呆在家里,歡喜之余,機敏的問道:“因為小王將軍?”
林如海點了點頭,感嘆:“王信極有才能,為父也沒想到,不過年余之間,會有如此本事,現(xiàn)在驚動了朝廷,多少人已經(jīng)盯上。”
竹青少女聽聞,不禁憂慮。
卻也不知道說什么。
父親已經(jīng)告訴了自己。
“為父已給他在京城安排好出路,雖然如此,奈何朝廷時局復雜,未來是好是壞,還是要看他自個造化,如果他能有出息,以為父之恩,其人心性,必然會報答于你,到時候,為父也就沒有所求了。”
看著女兒憂傷,林如海不再說這些話,轉而問起今日彈琴的琴譜。
......
神都,皇城。
皇上十五歲登基,當時并未親政,安排在文華殿讀書學習,十五年來,太上皇仍居于乾清宮,皇帝則居住文華殿,并在文華殿辦公。
兩名錦衣衛(wèi)進入文華殿,向一名太監(jiān)呈交了冊子,然后磕頭離去。
太監(jiān)匆匆入內。
殿內案幾之后,皇帝正在看著奏疏。
“皇爺,錦衣衛(wèi)的消息來了。”
六宮都太監(jiān)夏守忠小聲說道。
夏守忠雖然擔任六宮都太監(jiān),實際上并無實權。
真正負責六宮的是太上皇身邊的老人,但是說出去不好聽,哪里有太上皇的人管理六宮的道理,所以才有夏守忠掛著一個空名。
皇帝知道夏守忠在外頭胡來。
堂堂六宮都太監(jiān),竟然親自下場撈錢,最后壞的是皇帝名聲,不過皇帝并不在意,越是如此,太上皇越能放心。
皇帝拿起錦衣衛(wèi)送來的冊子。
“果真如此啊。”
“夏守忠,送去給劉先生吧。”
皇帝把冊子合上。
夏守忠雙手接過,劉先生是劉儒,內閣大臣,也是皇帝的先生,大事小事皇帝都會請劉閣老,所以夏守忠不敢怠慢,親自帶人送去內閣。
內閣在文華殿南邊。
夏守忠不敢從內閣首輔門前過,悄悄從側門進入。
宮內規(guī)矩大。
沒人敢亂走,也沒人敢亂問。
夏守忠順利找到今日坐班的劉儒。
劉儒人如其名,六十來歲,一身儒氣,沒想到脾氣大,怒道:“給了王子騰一個九省統(tǒng)制,他竟然還不知足,夏公公回去后轉告皇上,老臣會處理的。”
“劉老先生交待的事,雜家必然一字不差的告訴皇上。”
夏守忠笑瞇瞇的說道。
“煩勞夏公公。”
劉儒起身相送。
等夏守忠走后,劉儒重新拿起自己案臺上的書信。
書信是驛站快馬加鞭送達。
自己的學生蔡文所寫。
劉儒再次看了一遍書信的內容,忍不住食指敲擊桌面。
“王信。”
劉儒看著信中的名字一陣煩悶。
所有事情按部就班。
走到今日的地步,再熬幾年,一切就太平了,劉儒不想下面發(fā)生意外,只想讓皇帝順利親政,等皇帝親政了,一切才能回到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