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伏蛟弓,射妖鬼!(求追讀)
- 從書法開始,肝成儒道圣人
- 三河豆絲
- 3068字
- 2025-02-09 20:00:00
“老大說的是。”
陳不慫連連點頭:
“其實要我說,那小廟村離滄浪縣那么遠,還沒交幾個錢,咱閻王幫要是去得快了,怕不是還要遭人輕視。”
“嗯?”
“在我看來,老大,您完全沒必要親自出馬,找個機靈的弟兄,去小廟村里盯著點,等衙門的人來了,看情況再說唄!”
這位近期才走馬上任的閻王幫二當家喋喋不休地說:
“要是那幫酒囊飯袋的衙役真能把妖鬼除了,咱們也樂得省力。
“或者等他們被妖鬼趕回了城,您老人家再出面降妖,到時候,還不是咱們要多少銀子,那小廟村就得乖乖掏多少出來......”
其人越說越激動,似是在遐想那收銀子一瞬間的風光。
可隨著沈言用一種似笑非笑的目光,盯在他那張方方正正的臉上。
陳不慫奉承的聲音也開始逐漸變小:
“老大,您說......”
“陳不慫!”
少年一時失笑:
“我看你就挺機靈的,要么,你就替我去那邊走一趟,如何?”
“老大,我,這個......能力不濟。”
“那你哪來的這么多廢話!”
沈言笑罵了一句。
繼而,他輕敲桌案,雙眸中泛起點點沉思:
“準備一下,咱們去一趟小廟村。”
說完,少年便不再理會站在原地呆若木雞、不知道為什么這件事還是落回到自己頭上的陳二當家。
來到翠閑莊后堂,沈言向自家老師恭敬行禮。
“小廟村?”
聽完少年的陳述,王夫子一時沉吟。
這位半步四品的儒家修行者思考了片刻,隨即輕撫其人身前飄蕩著那半灰半白的胡須:
“你此刻前去,倒也不是不行。
“滄浪縣方圓百里,為師皆走了一遍,留了些許手段。
“你帶上這封信,必要時以才氣引燃,可保無虞。”
“多謝老師。”
感受著王夫子這一番拳拳愛護之心,沈言拱手稱謝。
“說起來。”
王華王夫子突然間眉眼微彎,其人笑吟吟地說:
“你還記不記得,那一日過萬山湖,為師殺的那頭老蛟?”
“這又如何會忘。”
“當時所言,以那頭老蛟的蛟筋蛟骨打造的一張重弓,昨日就已然做成了!”
這位向來灑脫不羈的沉溪先生說著,順手將身側桌案上覆蓋著的絨布掀開。
映入少年眼簾的,便是一張由百年靈木與蛟骨嵌合,蛟筋為弦,那位萬山湖龍君的尖角為裝飾,其上涂滿了反復晾曬過的朱紅色大漆,造型極盡夸張的重弓!
“弓名伏蛟,為師親口起的。”
王夫子言語間,眉梢微挑:
“造弓的匠人也是黔中有數的名家,更兼使上了異術手段,不然沒個三年五載,哪能輕易做出這樣一副好弓。”
......
稍后。
翠閑莊正門外。
二十幾日前,那面被沈言親手擲出一名天王幫弟子,從而撞破的大門,如今早已被修補妥當。
而隨著一棕一黑,兩匹被拴在門前石樁上的劣馬不停地用馬蹄踏地,發出陣陣令人焦躁的撞擊聲——
如今的閻王幫二當家,陳不慫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自家幫主身后背負著那猙獰至極的大弓。
這位陳二當家當即咽了咽唾沫:
自家幫主收拾妖鬼,什么時候用過兵刃啊?
這次前往小廟村,也沒聽說那鬼地方,冒出來的怪物有多兇殘。
怎么這位兇名昭著的“沈閻王”,竟然要背一把如此夸張的大弓去?
莫非,這里面,有什么我還不知道的兇險?
陳不慫額頭上,頓時冒出一層細密的冷汗。
其人內心深處,更是叫苦不迭到了極點。
“怎么,身體不適?”
沈言看了自己這位,立身在這赤日炎炎下,卻又渾身發抖的手下一眼。
“老大,我沒事!”
眼見事到臨頭,陳不慫猛地咬了咬牙——這種時候敢說不去,“沈閻王”非扒了他陳某人的皮不可。
“咱們就騎這兩匹馬,您看如何?”
其人謹慎小心地開口。
“你會騎馬?”
沈言若有所思地問道。
“會,會一點?”
“那,說說你都知道什么。”
“啊?”
陳不慫一時愕然。
只不過,心中雖是不明所以,卻并不妨礙這位思路活泛的閻王幫二當家,當機立斷地反應過來:
“騎馬這種事,也無非就是講究個身體放松,韁繩收緊......”
作為在黔中行省一地,少有的既會駕船、也會騎馬之人,陳不慫反復說了幾句心得。
其人偷眼觀瞧之下——少年似是在用心記憶。
一個莫名大膽的念頭,迅速在陳不慫的腦海中盤旋而起:
莫非,這位神通廣大的“沈閻王”,其實不會騎馬?
可就在他惴惴不安的注視下。
沈言雙眉一軒:
“就這樣?”
說著,其人自顧自地解開韁繩,翻身躍上馬背,少年于輕笑聲里揚鞭拍馬:
“咱們走!”
......
馬蹄聲聲。
兩騎并行不過十數里,陳不慫就想反手抽自己一巴掌。
看“沈閻王”騎馬時,那嫻熟的動作,那輕松寫意一般的神態,就像那些自幼時起便生長于馬背上的北人一般。
要是自己誤以為他不會騎馬,適才故意說錯了什么......
陳不慫悚然而驚。
自家這位幫主,真是好深沉的心機,這種小事都要試探一二,“沈閻王”不愧是“沈閻王”。
而就在陳二當家正伏在馬背上胡思亂想的片刻。
隨著眉心識海中的璽印震動。
幾行墨色文字在沈言的眼瞳中掃過:
【技藝:騎術(入門)】
【進度:(26/200)】
【效用:能騎烈馬,縱橫馳騁。】
說實話。
穿越之前的沈言,壓根就不會騎馬。
原身三尺微命、一介書生,再加上西南邊陲之地,本就馬匹稀少,其人就更不可能長于此道。
適才剛剛跨上馬背時,他幾乎全是靠著八品儒生的強悍體質,雙腿發力,這才把自己硬生生地固定在馬背上。
不過。
隨著少年在腦海中不停復盤,又隨著馬匹行進,自身起起伏伏,反復矯正姿勢。
等到騎術技能入門,沈言頓覺輕松。
駕馭身下的劣馬,對他而言,此時已然沒有半分難度!
伸手輕拂馬鬃,將這匹實際上已經受驚了的棕馬,不動聲色地安撫下來。
緊接著。
沈言抖了下韁繩,悄然提升速度。
......
小廟村位于滄浪縣城外,自縣城出發,大約要走二、三十里的山路。
下午時分。
這個人煙稀少,只有寥寥二十幾戶人家的寂靜山村,陡然間熱鬧起來!
“你們是縣衙來的人,還是閻王幫來的人啊?”
看著將馬匹拴在十幾步外的那株老樹上,繼而一前一后進村的兩個人,莫約七八歲大的小姑娘仰起頭,臟兮兮的一張小臉上,兩顆黑白分明的眼睛中隱約有光在閃。
見自家這位“沈閻王”回頭瞥了一眼,陳不慫陳二當家趕緊笑呵呵地說:
“是閻王幫的。”
“哦!”
小姑娘點點頭,隨即一溜煙地跑回家去。
不多時,這孩子抱著兩個陶碗回來:
“這碗水給你們喝。”
“多謝你啊,小妹妹。”
沈言笑笑,將碗接過的同時,少年又不無好奇地問了一句:
“要是我們是從官府衙門里來的呢?”
“那我就快點去把家里的錢和糧食藏好!”
小姑娘一本正經地說。
少年為之默然,繼而輕輕拍了下她的頭。
“哎呀呀!”
就在這時,小廟村那位白發蒼蒼、身形瘦小的老村長已然趕到:
“兩位閻王幫的大人,可是來殺那妖鬼的?”
“正是。”
沈言執禮甚恭。
在大盛朝,“尊老”可是關乎道德風評的頭等大事,面對這樣一位上了年紀的長者,沈言自然不能怠慢。
“唉,來了就好,來了就好啊。”
小廟村的老村長連連嘆息:
“就是沒想到,你們能來得這么快,昨日村里的年輕人才去進城送信,他還未歸,卻不想兩位閻王幫的大人先到了。”
“老先生。”
沈言又再度拱了拱手:
“閑話可以事后再敘,先帶我們去尋那頭妖鬼吧。”
“是,是。”
老爺子點了點頭:
“這怪物,就住在我們小廟村的一口老井里。
“那井原本是枯井,可不知怎么回事,前陣子忽然來了水,還沖了一頭妖鬼上來。
“這些日子,那怪物先是每日要吃一只雞,后來慢慢就變成了三五頭豬不止,再耽擱一段時日,怕是就要吃人了!”
沈言的雙眉微皺:
渴求大量血食,這確實是妖鬼即將進階的表現。
而這位老先生說話間,已然領著沈言和陳不慫,來到立在一方空地上的枯井外圍。
老村長猶豫了片刻,見少年頗為篤定的神情,于是便也暗自發狠,雙手有節奏地拍了幾下。
“嘩啦啦!”
自井口中,滔天的浪潮當即噴涌而出。
一道飽含煞氣的兇悍聲音,以空地上的枯井為中心,在小廟村內轟然炸開:
“今日的血食供奉,可曾給本座準備好?”
竟然是個會說話的?
沈言眉梢微挑。
與此同時。
小廟村的老村長兩股戰戰,陳不慫卻已然扭頭就跑。
隨即,不置可否地笑笑,沈言深吸了一口氣,把那張伏蛟重弓持握在手中,張弓搭箭,拇指扣弦。
一絲冷冽的光自少年雙眸中一閃而逝,瞄準了那道自枯井中躍起的青色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