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5G網絡安全規劃與實踐
  • 章建聰 陳斌 景建新 邱云翔 董平 湯雨婷編著
  • 1462字
  • 2025-01-16 17:45:10

1.6 5G安全規劃思路

(1)安全合規,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首先,應將5G網絡安全放在我國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框架之中考慮。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GB/T 22239—2019《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等系列標準(以下簡稱等保2.0)、安全標準體系、《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為依據,實現對5G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對象和安全保護領域的全覆蓋,強化“一個中心,三重防護”的安全保護體系, 5G安全具備“三化六防”措施,即實戰化、體系化、常態化的思路,以及動態防御、主動防御、縱深防御、精準防護、整體防控、聯防聯控的安全要求。

(2)全局視角,謀劃5G安全體系全景視圖

全局視角是5G網絡安全要做到內外融合、點面結合。內外融合的“內”主要強調注重5G內生安全防護,“外”主要強調借助智能化運營手段,內外深度融合;點面結合的“點”主要強調5G安全基線要求和合規性要求,守住安全底線,“面”主要強調主動防御,綜合防范,從全局視角構建5G網絡安全。

(3)整體安全,構建一體化內生安全體系

5G網絡安全是一個系統化工程,從合規標準體系、安全管理體系、安全技術和安全運營體系4個方面,構建全網感知、縱深防御、多維檢測、集中管控、技管并重的一體化5G網絡安全防御體系,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同時,開放安全能力服務,滿足差異化業務安全需求。

(4)能力導向,引導5G安全建設方向

隨著網絡安全形勢的日益復雜,我們已經很難清晰地識別出所有的敵對威脅行為體,因此需要從基于威脅的規劃模式轉為基于能力的規劃模式,更聚焦敵對方可能采用的進攻方式,識別出為了達到威懾擊敗敵對方所需要的安全能力。以獲得安全能力為建設目標,通過疊加演進的能力分類方法,形成5G網絡安全能力體系,采用系統工程方法,對安全能力進行組合,重點關注安全能力的完整性、關聯性、協同性。

(5)創新融合,持續推進5G安全新技術迭代

可基于IT、CT[6]、DT[7]、OT[8]、ST[9]等跨領域融合和基于云計算、大數據、AI、物聯網、邊緣計算、軟件定義、區塊鏈、量子加密等新技術的融合,構建5G安全平臺化、智能化、服務化、實戰化的創新安全防護能力。

在不斷變化的安全形勢下,需要持續關注安全新技術、新理念與5G安全的融合,例如推進人工智能、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威脅情報、零信任等技術理念在5G安全場景的落地和應用,以實現“5G+業務”與5G安全同步發展。

(6)安全左移,實現貫穿全生命周期的安全

“安全左移”即在設計階段考慮更多的安全因素,以此規避很多安全風險,降低解決安全問題的成本。“安全防護左移”實現內生安全,已成為業界共識。傳統的先建設、后防護的安全能力模式,已被證實無法適應攻擊日益頻繁、手段日益高級的網絡安全形勢。5G基礎能力組件在系統/平臺/產品/業務開發建設上線過程中,應實現“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營”,確保信息化和安全能力建設一體化推進。

(7)以人為本,人是安全的尺度

網絡安全的本質是人與人對抗,人是安全運營的核心和關鍵,技術的進步對安全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人也是網絡安全工作中最薄弱的環節,安全架構的規劃設計應當充分考慮人的因素,以盡可能規避人的因素帶來的風險,當然,人也是網絡安全中最積極的因素。通過5G安全實訓平臺能力規劃,培養一支5G安全專業人員隊伍,可有效應對5G網絡面臨的各類風險,實現5G人才懂安全,安全人才懂5G。

(8)多元協同,多方參與合作完成

5G安全需要多元生態一起合作,例如電信運營商、設備廠商、服務商、監管部門、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通過多方參與、聯動、協同,以共贏為驅動,形成“生態資源共享、能力互補、生態共建”的5G網絡安全合作機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湟中县| 南岸区| 五寨县| 宁国市| 济源市| 华容县| 廉江市| 西峡县| 玉山县| 广东省| 弥勒县| 迭部县| 武威市| 黄大仙区| 尖扎县| 宁南县| 县级市| 札达县| 民勤县| 汤阴县| 南康市| 巨鹿县| 历史| 凤城市| 乃东县| 长春市| 彝良县| 阜南县| 英吉沙县| 上思县| 苏尼特右旗| 洪洞县| 平江县| 区。| 东兴市| 靖远县| 绍兴市| 遂川县| 乌兰察布市| 贞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