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切成了泡影
- 四合院:不好意思,我有簽到系統
- 會許愿的樹
- 2010字
- 2025-01-22 20:43:37
易中海環視一周,轉向劉國平,語氣加重,“劉國平,你看看,棒梗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手術室內生死未卜,可能正因截肢而痛不欲生。”
“你看看,棒梗還是你的同學,再加上這件事因你而起。不管是出于公心還是私交,你不覺得應該有所表示嗎?要不這樣,你先捐個二三十元如何?”
易中海露出狡黠的笑容,仿佛一只老謀深算的狐貍,目光緊鎖著年幼的劉國平。
周圍的人聽到這話,都不禁愕然。八歲的劉國平,竟被要求捐出二三十元?
眾人心中暗自驚嘆,這個易中海竟如此厚顏。
原本置身事外的劉國平,未料到自己會被卷入這場道德綁架,且一開口就是二三十元。
他幾乎被這荒謬的要求逗笑,但緊接著,他的眼中閃過一絲銳利。
隨后,他冷笑一聲,不慌不忙地反駁:“壹大爺,你一個月的工資有99元,在我們院子里可是首富了吧?你若是真心幫助賈家,兩個月工資就能解決他們一年的困難。”
“但你只捐出5元,這不正好暴露了你的偽善嗎?你竟然還向我這個八歲的孤兒索要二三十元,真是公平正義的好大爺、好領導啊!”
易中海慌亂地想要辯解,但劉國平并未給他機會,繼續質問道。
“你擁有財富,卻僅展示你的吝嗇,還試圖以道德之名,逼我等隨你捐獻!你這種表里不一的做派,我無法容忍!”
劉國平沒有絲毫退讓。
“你以軟刀子刺我,我就以利斧還擊。”
雖年僅八歲,他無畏無懼。
在童真的年紀,他既可以純真無邪,也可以勇敢地對抗不公。
院中鄰里震驚無聲!...
眾人目瞪口呆,難以置信。
壹大爺被揭穿真相,無言以對,氣得渾身發抖。
“小國平的話似乎不無道理,壹大爺最是富足,卻為何僅捐出五元,還要求一個八歲孩子捐出更多?”
“這么看來,壹大爺確實是在進行道德綁架!”
“咱們這兒,什么時候向其他困難戶伸援手了?”
劉海中竊喜,這回易中海怕是要失勢了。
閻埠貴眼中閃過一絲喜悅,許大茂也顯得異常興奮。
婁曉娥則是帶著贊賞的目光注視著劉國平。
易中海卻震驚至極,他本想找機會好好教訓劉國平一番,卻未曾想到自己竟會反遭責難。
那八歲的孩子竟敢指責他假仁假義,道德綁架,是偽君子!
易中海氣得渾身發抖,但他知道,此刻必須強忍怒火,繼續處理手頭的事務。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情緒,然后開口繼續說話。
“劉國平,你何必糾結于數字!我不過是問你是否愿意捐出二三十元,如果你手頭不寬裕,哪怕是三塊五塊也是一份心意。我又沒有硬性要求你必須捐出二三十!”
“咱們都在一個院子里住著,賈家現在遇到了難關,棒梗又躺在醫院里,我們至少應該象征性地……”
易中海的話還未說完,劉國平便迫不及待地打斷了他。
“壹大爺,你總是強調賈家的困境,可我們都知道,賈家不是還有每月的撫恤金,一臺縫紉機,還有那枚金戒指嗎?”
“別忘了,秦淮茹還在工作,每月有固定的收入!再加上你壹大爺和傻柱時不時的資助。在這種情況下,還讓大家捐款,似乎有些不合適吧?”
眾人啞口無言,劉國平的這番話再次引起了一陣轟動。
“是啊,怎么就忘了那兩百元的撫恤金呢?還有那臺價值不菲的縫紉機,以及賈張氏珍視的金戒指,這兩樣賣掉至少值兩百元以上。”
“這么算下來,賈家的家底少說也有四百多塊。”
“在這個院子里,這樣的家底算是相當殷實了。如此看來,賈家真的需要我們捐助嗎?這樣的賈家,難道真的處于困境之中?”
眾人心生疑竇,對賈家所謂的貧困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許大茂迫不及待地站起來,“賈家固然日子不輕松,但家底殷實是不爭的事實。在我們這四合院里,哪家能有賈家的縫紉機和金戒指?獨一無二!”
“再說,即便他們不愿變賣財產,還有那兩百元的撫恤金。這兩百元,什么困難解決不了?”
“依我看,這錢根本沒必要捐,誰捐誰就是上當,就是傻瓜!”
許大茂一番話說完,神情頗為自得。
與此同時,貳大爺和叁大爺卻面露不悅。他們剛剛捐了款,現在聽說賈家并不需要援助,心疼之情溢于言表。
貳大海和劉海中的收入比較寬裕,身為資深七級鉗工的他們,每月能拿到99元的薪水。
而對比之下,閻埠貴作為紅星小學的語文教師,每月的工資僅有27.6元,與前者形成了鮮明對比。
閻埠貴因被逼迫捐款,氣得幾乎要吹起胡子瞪大眼。
“你拿著99元的月薪,卻要拉上我這點27.6元的微薄收入一起捐,”
“這不是道德綁架是什么?”
劉海中和閻埠貴怒目圓睜,將這一切歸咎于易中海的擠兌。
就在劉國平話音剛落,眾人反應如此激烈,讓原本還抱有希望的賈張氏瞬間愣住。
她心想,這小子怎么一開口,形勢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賈張氏心中疑云密布,一個八歲的孩子,怎么可能知曉我們家中的私產?
肯定是劉愛國那家伙多嘴多舌!
劉愛國的麻煩才剛剛解決,誰料到又來了一個劉國平!
易中海頭痛欲裂,感覺自己像是失去了對船舵的掌控。
劉光齊堅決地說:“我早就表明了,我并無余財,就算有,也不會捐給那些家底豐厚的人。”
閻解成附和:“我家境同樣窘迫,哪有閑錢去資助他人,尤其還是那些相對富裕的家庭。”
王鐵柱也接口:“我這樣的窮人,哪好意思給擁有縫紉機和金戒指的家庭捐資,這不是讓人笑話嗎?”
……
一切成了泡影。
捐助計劃不僅告吹,自己的威望也跟著掃地。
劉國平,仿佛成了他命中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