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后,少林寺后山。
林慶盤膝坐在一塊巨石之上,正在以羅漢心法運行周天,一陣微風吹過,他緩緩睜開了雙眼。
兩個月時間。
羅漢心法已然圓滿,順便還將另外兩本少林掌法【少林長拳】、【韋陀掌】也修至圓滿。
內功越往后修煉越難越慢,但林慶在這方面的影響似乎不大,最后三個月就將羅漢心法修至圓滿。
這堪稱逆天!
因為內功圓滿和大成完全是兩個概念。
在大成99%踏入圓滿100%的那一刻,林慶自身內力暴漲了一倍!
而且林慶懷疑,哪怕是天牧禪師,說不定也沒有到達圓滿的境界。
時至今日,他越來越相信當初自己的猜測。
“外功修習,看的是根骨,根骨不行,很難修煉到高深境界。”
“至于內功修習,就要完全看天賦了。”
不過也有一種情況例外,有些人根骨不差,可武功依舊沒有修煉圓滿,那是因為最后一步沒有踏出去。
像是無塵,他繼續苦修羅漢拳還是有可能進步的,但值得嗎?
不好說。
無塵可沒有屬性面板,大成至圓滿這一步不是那么容易踏過的,是花大量時間在一門已然大成、短時間內看不到成果的武藝上,還是去用這個時間修煉其他武功?
不是誰都像林慶一樣有金手指。
只是權衡利弊罷了。
目前他的內力從小溪匯聚成湖泊,又散于四肢百骸之中,單以內力多寡而論,只是略遜于無塵,堪比江湖一流高手。
內力修煉,從來都是最難的。
當初無塵所說的五年超越恐成笑談,恐怕半年之內,林慶武功就能全面超越于他!
“是時候去找師傅了。”
林慶站起身來,腳尖輕點,身影穿梭于密林之中,驚起兩名正在后山打掃的沙彌。
其中一名沙彌滿臉艷羨:“那是無心師兄吧?無心師兄日日都來后山練武,難怪武功如此之高,我偷聽羅漢堂那些武僧說無心師兄將來可是要當首座的,就算是方丈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沙彌滿臉憧憬,用手臂撞了撞另一名沙彌:“要是有一日我也能像無心師兄一樣進羅漢堂就好了,你說呢,覺遠?”
被稱之為覺遠的沙彌摸了摸光頭,拿起掃帚繼續掃著落葉:“我一輩子都打算呆在寺里,進不進羅漢堂倒是無所謂,我只想鉆研精進佛法。”
沙彌嗤笑一笑:“那你還不如去藏經閣,反正那鬼地方沒有人愿意主動去。”
覺遠眼神一亮,喃喃道:“藏經閣?”
.....
“師傅,我近日感覺羅漢心法已然大成。”
天牧禪師看著眼前這個弟子,眼底盡是驕傲之色。
平日里他都會默默的關注林慶的武功進境。
百脈俱通的恐怖之處還在他的想象之上,人到老年,能得到這樣一位傳人,夫復何求?
有此子在,他日可保少林百年不衰。
“你入寺三月,武功精進程度不亞于入寺多年的武僧,為師覺得你是時候有能力修習少林七十二絕技了。”
雖然早有準備,但林慶心中還是涌起一股興奮。
天牧禪師說道:“少林七十二絕技,是少林寺千年武學瑰寶集合體,達摩祖師創下其中數門,后歷代高僧也曾窮畢生心血創下武學,流傳整合下來,才有了今日的七十二絕技。”
“少林七十二絕技,每一項都是博大精深,就算是你師父我,也不過修習了其中三門,分別是菩提心法、大力金剛掌、龍爪手,這三門武學,你想學哪一門?”
林慶道:“三項均是我少林絕學,弟子實難抉擇,還請師傅解惑。”
“菩提心法乃是內功,中正平和,修成高深心如明鏡,諸邪不侵,我苦修三十年,才堪堪小成,你百脈俱通,又有羅漢心法的底子在,入門不難。”
“龍爪手共三十六式,易學難精,但招式凌厲狠辣,不求變化但求傷敵,你師兄無塵便練了這一門功夫。”
“至于大力金剛掌....”天牧禪師嘆息道:“這門武學入門極難,少林寺已經有幾十年無人練成,當初我年少氣盛,選了大力金剛掌修習,修習五年尚不能入門,無奈只能轉修龍爪手。”
“單論威力,這門武功可排在少林七十二絕技之首!一旦練成,掌力剛猛無敵,勢如金剛!”
“你若是選擇這一門武功,我只能講述拳譜招式,便無法親身指導于你了。”
林慶考慮了一下,認真道:“師傅,我意欲三項絕技,盡學之。”
“菩提心法乃內功,不可不學,龍爪手、大力金剛手同屬剛猛一類武學,其又不和菩提心法相沖突,三門武學可互相搭配來練。”
“不單如此,我還聽聞寺中還有一門絕學,名為“金剛不壞神功”,乃極其強橫的練體之法,懇請師傅為我求來。”
“無色師兄他練就神掌八打、鐵布衫,不可謂不強,可偏偏內力不濟,若我能練就三大絕技兼之金剛不壞神功,如此,方能稱得上一句“內外兼修”。”
天牧禪師定定的看著林慶,他萬萬沒有想到,林慶竟有這般野心。
心情復雜之余又不禁老懷大慰:正是要這般性子,才能光大少林門楣!
“既然你有這般心氣,那為師哪怕舍下自己這一張老臉,也要向方丈求得那一門金剛不壞神功!”
“不過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能將菩提心法、大力金剛掌、龍爪手都修至小成!”
“必不讓師傅失望!”
賭對了。
林慶心下稍松。
佛門講緣法講心性,若換做其他古板的首座、方丈,自己如此張口就來,或許會掉光好感度甚至怒斥自己,但偏偏是性情暴躁,對火工頭陀、光耀少林門楣執念極深的天牧禪師。
而且經過這幾個月相處,林慶也感覺得到,天牧禪師是真的把自己當成親傳弟子了。
畢竟一個天賦如此之高的弟子,又有誰會不喜歡呢?
這也是他說出這些話的底氣,說句恃寵而驕也不為過了。
現在想想,前世那種打了小的來了老的,不分青紅皂白的小說劇情也并非完全無腦,甚至還很合乎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