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4章 指揮必須要統一

姬信與姬豐率領的主力抵達崤函地關口30里,就見姬蘭已經率領一支人馬在前面接應。三人見面,寒暄幾句。姬蘭立刻引領主力前往崤函地大營。

姬豐也是第一次帶領如此之多的兵馬,路上就想與姬蘭多聊幾句。不曾想姬蘭十分忙碌,只能作罷。

隨著主力向東,抵達大營。姬信便召開了軍事會議。在會議上,姬信開門見山,“諸軍,此次駐扎,要點便是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姬信先假設部下們不明白兵法,便講述起來。這個用兵的道理并不復雜,但是姬信很快注意到,相當一部分將領感興趣的乃是“如何勝敵”。這讓姬信有些不高興。

王浩然勸道:“不打緊。最初的時候,你不也是如此嗎?”

姬信回想以前,他在王浩然耳提面命,隨時糾正之下,也是花了一年才意識到自己追求的乃是勝利,而不是用兵。

聽著眾將說出和自己以前毫無分別的話,姬信著實有種在錯誤道路上探索者的感慨。

好在姬信為主將,他擁有了掌軍大權。先將主要的理念講述后,姬信便讓準備好的九帳參謀部開始運營。

既然先為不可勝,就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地形,兵力,后勤補給,構建這么一套體系。

姬豐是第一次見到九帳參謀如何運行。看著一群年輕軍官們不停地提出各種具體安排的建議。包括偵查,通訊,各軍駐扎地安排,各軍要實現的目標,協同方式。流水般地遞交上來的東西。姬豐心中暗自吃驚,他早就認為姬信是公室重點培養的將領,此時很是感嘆。大周不僅培養姬信,連姬信的手下也給培養出來了。

剛想到這點的時候,姬豐很是感慨。但是過了一陣,他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勁。這幫年輕人如此能干,為什么周王姬發出征的時候不充分使用這批年輕軍官,而是要交給姬信來用。

想到這一層,姬豐開始懷疑自己之前的想法或許不對頭。又看了一陣年輕軍官往來之時,不自覺間對姬信流露出的服從,姬豐被自己新冒出來的想法給驚呆了,“難道這些人都是姬信在三年中選拔出來的?”

姬信完全沒空觀察姬豐等地位較高之人,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這次營地安排之上。尤其是在營地安排后,如何將一部分步兵訓練成長矛兵。

王浩然提供的獲勝方法并不復雜,就是在大規模戰斗中,將使用5米長矛的步兵方陣投入戰斗。一舉擊潰長矛陣前的所有敵軍。

在王浩然的描述中,長矛方陣的兵力數量要在3千-5千士卒。這批士卒要能保持著穩定的陣型,一邊戰斗一邊前進,行進3—5里的距離。

先不說周軍能不能完成王浩然的規劃,光是在崤函地找到一片3—5里,比較平坦的訓練地區,這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訓練地區除了要足夠寬闊,平坦,還要足夠保密。王浩然強調,“商軍具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只要讓他們吃過一次苦頭,他們即便無法掌握長矛陣的精髓,至少也具備照貓畫虎的能力。所以要采取封閉訓練。”

想到要將這些安排好,姬信也不能確定需要多久。

正在想,突然聽到有人出聲問道:“司馬,為何吾等要聽這些人所命?”

姬信抬起頭,同時聽到王浩然笑了一聲。王浩然一直在通過姬信的眼睛觀察此次遠征軍內的高層。

就見他們雖然身穿軍服,卻依舊寬袍大袖。如果不是姬信軍中早就沒有大周傳統的“席位”,這些人此時大概還會正襟危坐。

現在,大周遠征軍大帳中,眾高層坐在高腿馬扎上,左右分列。王浩然總覺得會有人先出來搞事,卻沒想到這些人的耐心竟然撐不到完成一次安排。

姬信看過去,發言的乃是一位大周諸侯,王轅。看姓氏,就知道這位兄臺出身姬姓。姬信回想眾將官的資料,這位王轅年齡30歲,比姬信大5歲。是第一次參與出兵。

其他將官也看向王轅。姬豐最初有些不解,一眾多次參加出戰的諸侯還沒吭聲,第一次出兵的王轅怎么站起來開口。不過想想王轅的話,姬豐倒是很能理解。

諸侯們鎮守一地,乃是大周的骨干。出兵時候率領本地士卒,自然是要建功立業,獲得賞賜。

現在中軍開議,諸侯們聽命于司馬姬信,已經很受壓制。而姬信甚至不與諸侯商議,就將駐扎等事情交給一群年輕軍官負責,王轅自然不服氣。

就聽姬信開口問道:“王君,吾受命領軍,自然要為全軍負責。不是聽九帳參謀所命,而是依照兵法行事。”

王轅聽姬信如此說,心中更是不快,當即答道:“不知司馬所說兵法,又是何物?”

“軍營安排完畢,吾將教授兵法。”姬信答道。

王轅原本就不想單方面服從姬信安排,此時聽姬信依舊要獨斷專行,立刻表達了反對,“司馬竟然不聽諸侯之議?”

姬信被這么赤裸裸的挑釁弄得很是不高興,但王轅說得并非沒有道理。便是周王姬發與太師姜子牙,在具體指揮上也要顧及諸侯的看法。畢竟,戰爭要靠諸侯領軍。

“鬼君,我要怎么回答?”姬信問王浩然。

王浩然最初是很有些不適應。哪怕是在王浩然看到的演義故事中,軍隊的領導權就已經高度統一了。作為代表皇帝的監軍,哪怕是意見正確,因為他們分權,所以在演義故事中也是以反面角色出場。

而王轅這種部將,不聽軍令,要求分權,輕則杖責,重則斬首。真的是軍法不容。

所以王浩然也是努力適應著局面,反復告訴自己,“你身處封建時代,你身處封建時代!”

這般自我催眠一陣,王浩然才適配了心情,答道:“他若是不聽將令,必然導致全軍的危險。那時候,他能承擔得起責任嗎?”

姬信對王浩然的回答有點感動。與王浩然不同,姬信只是以前沒機會參加這樣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但是姬信對于這個封建時代的適應度可比王浩然高多了。因為這種封建制度的權力構架,本就是姬信的生活。

等姬信將王浩然的話講出來,王轅愕然了。他原本以為自己只要負責領軍,打仗的時候執行上頭指派的任務。這就已經非常好了。卻沒想到姬信直接用影響全軍安危的話來威脅他。

愕然片刻后,王轅大怒,騰地站起身,問道:“司馬是何意?”

姬信答道:“此次出兵,全軍皆是一體。便如陶罐,一處漏水,整罐水便只能存水到漏水處。若是漏水處乃罐底,整罐水漏光。這便是吾意。”

姬豐聽了姬信的話,花了點心思,才想明白這個比喻是什么意思。而其他不少諸侯甚至沒辦法想出姬信描述的內容。

王浩然聽得忍不住苦笑。這時代金屬冶煉技術不行,所以木桶并未在大周普及,打水靠的是陶罐。所以木桶缺口理論,由姬信講出來,就變成了陶罐缺口理論。

這邊王轅更是被激怒了,他對著姬信怒斥道:“司馬為何羞辱吾?”

姬信此時雖然感受到很大壓力,卻沒有退縮的意思。自從創立并且使用九帳參謀制度后,他打起仗來越來越有信心。面對王轅的對抗,姬信堅持自己的看法,“吾并非羞辱,吾只是請王君服從制度。吾等本是一體,何人出錯,皆是眾人受損。吾奉命領軍,若是出錯,吾必承擔。故,請王君聽命。”

王轅眼見姬信并不吵鬧,而是拿著大伙的安危來說事。而且姬信乃是司馬,奉命統御眾軍。所以王轅轉向其他諸侯將領,“諸君愿聽一群小子所命嗎?”

之前曾經在姬信手下聽命的姬蘭等將領,此時都選擇與姬信站在一起。姬豐雖然有些想法,也覺得此時不該開口。姬豐不開口,與姬豐站在一邊的諸侯們自然沒人開口。

便是有幾個同樣不滿九帳參謀主事的諸侯,見絕大多數人都不吭聲,也選擇了沉默。

王轅氣憤地數次詢問,竟然無一人應和。這讓王轅覺得著實丟了面子,氣得轉身就走。竟然離開了大帳,不參加軍事會議了。

眾人都看向姬信。姬信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此事,只能詢問王浩然。王浩然也很不高興,若非身處這封建時代,王浩然肯定要下令先把王轅拖下去重責幾十大板。

雖然此時不能這么做,王浩然也是先平息一下心情,才答道:“繼續安排。并且給王廷寫信,請求更換王轅!”

很快,九帳參謀們繼續運營起來。各部隊的任務,以及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都被他們安排得明明白白。

姬豐最初以為九帳參謀已經管得夠寬了,越到后面越是發現,這幫年輕小子們竟然真的在管理全軍。不僅各部隊如何駐扎,如何聯絡。在完成眼前的這些安排后,各將領各諸侯還要繼續聽命于九帳參謀。

這簡直是豈有此理!

不過姬豐終于忍住了沒有發作。他在上一次洛地平原的大戰中,戰敗被短暫俘虜。乃是姬信率領騎兵沖入商軍背后襲擾,返回的時候將他救回。而且騎兵們為了讓這些俘虜能夠安全返回,還把馬匹讓出給傷兵乘坐,騎兵牽馬而行。

所以姬豐覺得在打仗的安排上還得聽姬信的安排。

第一次軍事會議,就在這樣相當沉默的氣氛中結束。

散帳后,姬信正準備與九帳參謀們議事,卻被王浩然催促著趕緊上報,要求替換王轅。這讓姬信不得不先與王浩然交流起來,“鬼君,此事只怕做不到。”

“我知道你做不到。但是你得干!”王浩然并沒有退讓。

“大王真的不會做。”姬信推脫道。

“姬發會不會做,得試過才知道。但是你不做,之后只會更糟糕。”王浩然也堅持己見。

“姬信。這個王轅只是開始。若是等后續作戰展開,再有人這么做,王轅一定支持那些人。你即便再次壓制住他們,反對者也只會在更后面越來越多。我這么做,并不是因為不高興。我要求你對這15000周軍負責!王轅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手下的那些人馬!”

聽王浩然提及兵馬,姬信也被說動了。他無奈地問道:“鬼君,我該怎么對大王說?”

“你告訴姬發。嗯……你也可以同時給姜子牙寫封信!你告訴他們兩個,商軍各軍皆聽命于三花,她一聲令下,商軍赴湯蹈火!所以,少了王轅幾百號人,頂多打仗吃力些。若是王轅在軍中,一萬多人都會受其連累!”

聽了王浩然這么激進的態度,姬信呆住了,“鬼君,你竟然要讓王轅領兵回鎬京?”

“怎么,你覺得姬發會同意剝奪王轅兵權?”王浩然很是不解。

姬信最初真的以為王浩然是要剝奪王轅兵權,所以才覺得此事斷無可能。現在確定王浩然居然能接受兵力減少,反倒認同了王浩然的看法。他當即答道:“我現在就寫信。”

王浩然創立的后勤兵站不僅提供戰時的后勤運輸服務,也是通信網絡節點。姬信把信寫完,封好印章。受命的通訊騎兵們立刻上馬,疾馳而去。

這些通訊騎兵們都精于騎術,他們每到一個兵站,可以根據通訊的分級,選擇休息或者直接換馬繼續行進。所以路途上并不需要特別節省馬力。

這兩封信只用了一天工夫,就從崤函地送到了鎬京。姜子牙看完信件,倒是比較支持姬信的看法。卻也很清楚這里面的問題所在。

不得已,姜子牙只能請太宰姬旦前來。姬旦看完信件,也是不語。

封建制度是大周的根基,若是答應了姬信的請求,要不了多久,必然會有更多諸侯加入王轅那邊去。

當然,姬信的請求也不是完全不合理。作為大周王廷,的確可以把不合適的諸侯撤下去。但是這么做的話,大周王廷要在封建制度里面相關條款中,找到王轅的罪,然后對王轅進行懲處。

這個懲處,絕不能是王轅不聽從司馬姬信的命令。

最后,姬旦嘆息一聲,“唉,尚父。若是信請求只撤去王轅,吾就不知要如何做。”

姜子牙看了看姬旦,他覺得姬旦這是在暗示說,姬信其實是想撤掉王轅。而且姜子牙自己看完信之后的第一感覺,與姬旦相同。所以姜子牙保持了沉默。

姬旦從姜子牙的沉默中感覺到姜子牙的態度,他又問道:“尚父,若是信此次不能大勝,吾等只怕再不能令諸侯伐商。不知尚父以為信可大勝乎?”

姜子牙坦然答道:“太宰。吾請問,三年前,若無信公子極力阻止。吾等今日可在鎬京議論信公子乎?”

此言一出,姬旦又沉默下來。三年前,那自然是說牧野之戰。哪怕已經過去了三年,姬旦也極少回憶那時候的事情。因為每次回想起來,姬旦就感覺寒毛直豎。

三年來,周軍戰斗力與日俱增。隨著姬旦的見識大漲,他越來越清楚當年到底是什么局面。若是沒有姬信一力阻攔,姬發一定會死在與趕回來的商軍騎兵作戰之中。

而姬發一死,伐商聯軍必然軍心動搖。再加上當時的聯軍根本沒有應對騎兵的手段,接下來四萬五千聯軍必然大敗。

大敗之后就無法阻止有序撤退,而商軍騎兵卻是越聚越多。所以,四萬五千精銳,只怕無一人能夠活著抵達孟津渡口。

想到這里,姬旦也已經不愿意再回想下去。好幾次,姬旦做夢夢到牧野之戰中沒有姬信出現,然后被徹底嚇醒。

“尚父,吾等一起去見大王。”姬旦下定了決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田县| 永定县| 都兰县| 施秉县| 神木县| 景东| 芮城县| 永善县| 弥渡县| 石景山区| 腾冲县| 兰坪| 扶余县| 宜阳县| 称多县| 易门县| 曲水县| 镇巴县| 晋城| 黑龙江省| 文昌市| 扎囊县| 商河县| 金平| 武威市| 武隆县| 天全县| 喜德县| 上杭县| 汉沽区| 平凉市| 淮滨县| 桃园县| 天等县| 杨浦区| 金塔县| 鱼台县| 余姚市| 河南省| 澜沧|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