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討論方向是關(guān)鍵
- 商周奮戰(zhàn)錄
- 緋紅之月
- 2454字
- 2025-03-08 23:57:53
聽完了王戈準備突襲的看法,十名百夫長中有人立刻同意,卻也有人皺眉不語。
王戈原本是準備讓這十位百夫長給突襲出謀劃策,見這些人如此,心中很是不高興。
然而不高興也只能不高興。軍隊是一個對于服從度要求很高的組織,可不是隨便抓點壯丁就能整出一支強大軍隊。
服從度的基礎,就是士兵們即便當了逃兵,他本人和家族也會遭到懲罰。這就需要士兵來自王權(quán)可以直接觸及的家族。至少,率領這些士兵的軍官,是能夠直接觸及這些士兵所在的家族。
這就導致了,周軍的軍隊中,官兵,士卒,都有出身。周軍中,貴族出身的叫“士”,普通大族出身的叫“卒”。
周軍的騎兵部隊,真的是人人有背景,個個有出身。
姬信這樣的王室庶子,為大周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將領,只是因為觸碰了周國貴族們的利益,獨自住在鎬京,都會被人趁著夜色襲擊。王戈一個千夫長,真的做得很過分,他的下場只會比姬信更慘。
想不過分,那需要得到眾人的支持,就得和眾人溝通。在商周時代,議事,本就是溝通的最常見模式。
面對那些皺眉的百夫長,王戈只能問道:“諸君為何以為不可?”
好在此時的周軍騎兵都接受過姬信的訓練,十夫長,百夫長也是如此。有百夫長答道:“信公子曾說過,騎兵不要攻堅。攻掠即可。此地堅也。”
這位百夫長說得并不過分,姬信在騎兵授課中從不講那些奇詭之道,只是讓騎兵們掌握基本原理和最常見的合理內(nèi)容。
百夫長提出的觀點,所有人都知道,也都能理解。哪怕是想拼一把的王戈也認為這個看法沒有錯。
但是見識過去年姬信展現(xiàn)出的騎兵運用后,王戈是真的認為,只要能夠如姬信那樣用兵,很多事情真的有機會做到。
王戈也不隱瞞自己的想法,除了不說自己是想學習姬信之外,王戈把想法說給百夫長們聽,“突然出擊,在上風口縱火燒鹿角。吾等有望突入城下,翻墻入內(nèi)。”
這些作戰(zhàn)也是姬信訓練內(nèi)容的一部分,王戈并沒有提出過分要求。而且王戈也是有準備的,他見百夫長們不反對,才繼續(xù)說道:“先備好退路,若不能破營,立刻退兵。”
聽到這里,大多數(shù)百夫長們都覺得可以做。卻還是有百夫長李桐皺著眉說道:“旅長,信公子出戰(zhàn),其所能者,是改變戰(zhàn)局。并不宜擅長強攻。”
這話一出,讓很欽佩姬信的王戈心里面大大不高興。
當然,李桐說得沒錯。姬信參與的兩次大戰(zhàn)中,姬信做到的都只是在最危急的關(guān)頭,改變了周軍必敗的戰(zhàn)局。但是姬信本人并沒有表現(xiàn)出破軍殺將的能力。
不過王戈一直認為,這是沒有給姬信施展破軍殺將能力的機會,而不是姬信沒有破軍殺將的能力。
至于其他百夫長們,也都是與王戈差不多的想法。姬信提供的騎術(shù),以及運用騎兵的基本戰(zhàn)術(shù),都讓騎兵的戰(zhàn)斗力得到了巨大提升。沒理由說姬信教授的內(nèi)容不能破軍殺將。
李桐很快感受到了同袍們的反對,他只能趕緊解釋,“旅長,諸君,吾并非說信公子不善戰(zhàn)。吾只是想說,信公子不會如此作戰(zhàn)。”
話雖然這么講,但李桐自己并非在去年洛地平原大戰(zhàn)中的姬信部下,而是和其他騎兵一樣,是姬蘭的部下。跟隨姬信的那3000騎兵現(xiàn)在被編入另外兩個旅,這兩個旅都在鎬京那邊。
所以李桐很想說出自己的看法,卻沒辦法表達出來。
王戈也不高興了,他索性直接說道:“信公子講的是,一擊不中,立即遠遁。吾正是如此謀劃。”
李桐聽王戈這么講,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說服王戈與其他百夫長,便做了自己最后的建議,“旅長,諸君。吾只是以為,信公子此時就會遠遁。又或說,信公子只怕不會如此做。”
議事這種模式,講的就是大家得在同一層面上討論。李桐的感覺的確沒錯,他也不是抱著惡意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單純的感覺是沒辦法讓眾人理解他的意思。很快,議事就有了共識,王戈的方案得到了認同,各個騎兵百人隊都開始行動起來。
王戈為了表示對李桐的“尊重”,特意讓李桐負責準備撤退路線。
不久后,周軍騎兵們就行動起來。就在此時,從商國奴隸營中,幾名商軍探馬離開了營門,開始沿著道路進行起偵查來。
眼見商軍如此謹慎,王戈當即下令騎兵旅立刻開始行動。若是被商軍探馬發(fā)現(xiàn)周軍動向,奇襲就變成了正面攻擊了。
當數(shù)百周軍騎兵突然殺出,商軍奴隸營里面的人的確被嚇得不輕。那些在繼續(xù)加強土墻和鹿角的商國奴隸們放下手里的工具,向著土墻內(nèi)逃去。
那幾名出來巡邏的商軍探馬也是掉頭就走,險而又險地在被截殺之前逃回了營地。
王戈手下的騎兵們很輕松地就包圍了營地。確保了包圍住商軍營地,王戈覺得第一步完成得很完美。接下來的進攻就能輕松不少。
果然,騎兵們掃蕩外圍障礙物,也很順利。騎兵下馬,用木質(zhì)勾爪拉住鹿角,然后催馬拖動,的確快速破壞了不少鹿角。
直到當騎兵們靠近內(nèi)層更緊密的鹿角之時,土墻上突然出現(xiàn)了商軍弓手,箭矢飛射而來。讓幾名周軍騎兵受了點傷。
不過王戈并不驚慌,他早就料到有可能遭到商軍射手的阻礙。修建土墻可不容易,若是沒有弓手防御,才是奇怪的事情。
很快,上風頭處火頭升起,周軍使用放火燒鹿角的方式,讓火焰去掃蕩鹿角。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損失,也能讓土墻內(nèi)的商軍因為火焰帶來的熱量,而被逼下土墻。
一切都如計劃中那樣展開,直到商軍奴隸營內(nèi)部有狼煙升起。
這種筆直的煙霧非常顯眼,遠遠就可以看到。王戈知道這是商軍在向外發(fā)出信號。而且姬信培訓的時候也說過這種煙火信號的作用,以及用法。
王戈下令加強攻勢,盡快破營。
也就在此時,王戈看不到的更西邊的奴隸營內(nèi),看到其他營地狼煙信號的商軍立刻點燃了自己的狼煙信號。
雖然這種信號并不能準備地傳遞信息。但是營中都有接受過專門訓練的商軍士卒。他們的工作就是判斷敵人數(shù)量。根據(jù)這次的規(guī)定,如果敵人數(shù)量超過500,就點燃狼煙。如果敵人數(shù)量不足500,就派出探馬到附近求助。
在王戈放的火還沒燒到內(nèi)層拒馬之時,三花娘娘的大營就接到了信號。
這些負責探查情報的商軍士卒都很可靠,三花娘娘很相信信號的準確性。她叫過小將孔宣,問道:“若是命汝出擊,汝要如何做?”
孔宣稍一思索,便答道:“娘娘,戰(zhàn)馬只能奔行五日。五日后,便再無勁力。臣以為,周軍應出兵兩日,臣在三日內(nèi),纏住敵軍即可。”
三花輕笑一聲,拿起虎符,“孔宣聽令!”
孔宣立刻叉手而立,欣喜地低頭應道:“臣在!”
“給汝一旅騎兵,擋住周軍騎兵!”
“得令!”孔宣直起身大聲應道。說完,他上前接過虎符,大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