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速去早歸
- 西游:你個妖怪,還想普度眾生
- 想睡的夜梟
- 2161字
- 2025-03-11 02:28:08
聽見鼠賊的問話,秦漢先是側目看了看楊延武。
只見楊延武依然神色激動,滿臉漲紅,顯然一時之間還難以平靜下來。
秦漢便自己開口解釋道:
“楊民事剛說的沒錯,蒙縣與積雷山,實質上是意識形態不一致,各自為政。”
“待到建起國來,統一口中稱謂,潛移默化之下,心中歸屬自然也會統一。”
鼠賊雖然聽不懂‘意識形態’是什么,但也明白了秦漢話里的意思。
他撓了撓頭,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嘴里嘟囔道:
“反正就是大家得一條心唄,懂了懂了。”
這會功夫,楊延武的神色終于平靜下來,只是語氣中依然帶著一絲激動。
他深吸一口氣,補充說道:
“真君遠見!屆時,只需再讓蒙縣和積雷山多加交流往來,搭配遠比周圍國家、妖王更安定富裕的生活,民眾便會以身為國民而驕傲。”
秦漢忽然想到了梁國和車遲國,不自覺地補充了一句,語氣淡然卻似有深意說道:
“將來,如有其他城池、山頭、國度并入,也不必憂愁了。”
這話,秦漢說得非常自然,鼠賊也沒覺得有什么,卻聽得楊延武心中一震。
他腦中忽然冒出一個讓他從沒想過的念頭。
如果,他能輔佐秦漢,建立起一個疆域遼闊的國家,那他‘楊延武’這個名字,必然會隨著秦漢閃耀古今!
他父親若是泉下有知,必然不會再怪罪他當初背棄家族傳承棄武從文,反而會以他為傲!
想到這,楊延武感覺心中暖流湍急,大腦清明,仿佛自己年輕了十多歲。
他望著秦漢的目光中,帶著崇敬,也帶著期盼。
而后,他想起什么,恭敬地問道:
“請真君指示,我們取何國名?用何種制度?以及具體人事任命如何?”
秦漢一聽見這個問題,跳出腦海的首先便是民主大會制度,但很顯然,這個并不適合西游世界。
而后,他又想起前世的‘三省六部制’、‘內閣制’等名詞,細細回憶,卻都一知半解。
這一刻,秦漢心中忽然涌起一絲荒謬感,自己身處西游世界,走在修行路上,此刻卻要思索這種歷史問題。
歸根到底,他建國是為了更好的普度眾生、凝聚愿力,以此支持自己修行。
所以,他需要的是,自己掌握最高權力,卻又極度放權,不需要操心具體政務,能讓自己專心修行的制度。
那么,前世歷史上那些一旦皇帝英明,便國泰民安,皇帝荒唐,便國勢衰微的制度,便都不適合。
思慮再三,秦漢心中不定,便沒有回答,而是反問楊延武道:
“楊民事有何見解?”
鼠賊又被冷落在一旁看著,他眨眨小眼,心中感嘆:
“你們想問題這么快的么?我才剛接受建國的想法,你們就開始討論詳細問題了?!”
楊延武本是梁國武將世家,雖家道中落,但對朝局還是有些了解。
他恭敬地回答秦漢道:
“稟真君,如今諸國制度,皆以國王主政,其下或有太師,或有丞相輔政,總覽全局。”
秦漢暗自否決這個提議。
如果按照這么來,自己作為國主一旦閉關,那么太師或丞相就會一家獨大,權力失衡。
于是,他又問道:“可還有其它?”
楊延武一聽,低頭思慮片刻,不確定地回答道:
“其它...下臣不知,聽聞南瞻部洲有一大國,統一四野諸國,其國王建制稱帝。”
“真君神通廣大,來去如電似光,不若前往查探,或有所得?”
鼠賊一聽楊延武這話,立馬反對道:
“不可!每次秦哥出遠門,總有外敵入侵,制度的事,大不了就那個什么國王、太師的先用著。”
楊延武激動反駁道:
“茲體事大,怎可先用后用!朝令夕改,怎能取信于人!”
鼠賊還想說什么,秦漢一伸手打斷他,而后朝著楊延武說道:
“鼠賊擔憂的不錯,楊民事,稍后你起草封‘招賢令’,廣招各類人才,以及不曾作惡的精怪,不限出身來歷。”
“如能因此吸引來有本事的道人、妖怪,也好助我守護疆域。”
“同時,待建國后,必然職位空缺繁多,也可提早準備。”
說完,他又面向鼠賊說道:
“鼠賊,楊民事說的不無道理,制度之事,一旦定下便不能大改,只能微調。”
“而且你也不必多慮,我腳下一踏,騰云便是十萬八千里,南瞻部洲罷了,加上查訪時間,至多一日便可來回。”
鼠賊聽了秦漢的話,這才放下心來,點了點頭。
于是,秦漢站起身向外走去,同時又吩咐道:
“鼠賊,你將建國之事,與刺刺頭、葉廟祝、虎靖幾個通通氣。”
“楊民事,這里交給你了,我去去便回。”
鼠賊和楊延武跟著秦漢送到院中,眼看秦漢掐訣踏步,化作一道白光躍上云霄。
楊延武躬身行禮送別。
鼠賊揮著手,口中呼喊道:“秦哥!早些回來!”
......
南瞻部洲,驪山腳下。
此刻塵土飛揚,數萬民夫與刑徒在監工的鞭撻下,搬運巨石、挖掘土方。
工地現場,哀嚎聲與呵斥聲交織成一片。
遠處高臺上,丞相李斯負手而立,目光冷峻地俯瞰著這一切。
他身旁站著總監工,少府令章邯。
章邯神情拘謹,額角隱隱滲出汗珠。
“章邯。”
李斯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說道:
“近日民夫逃亡之事,可有進展?”
章邯聞言,連忙躬身答道:
“回稟丞相,逃亡者已悉數追回,按秦律處以極刑,以儆效尤。”
“只是......各地亭長押送不力,導致民夫、刑徒逃亡......”
李斯微微瞇起眼睛,語氣中帶著幾分冷意:
“秦律如山,不容徇私,亭長既為朝廷命官,更應恪盡職守,若連區區民夫都管束不住,何以助陛下治國?”
章邯低頭稱是,額角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
他猶豫片刻,小心翼翼地說道:
“丞相,亭長們雖有失職,但各地民夫多為強征而來,怨氣深重。”
“若一味嚴懲,恐激起事端,反而不美。”
李斯冷哼一聲,目光如刀:
“秦律之下,誰敢造次!章邯,你身為監工,當知驪山墓乃始皇帝萬年之基業,不容有失!”
章邯心中一凜,連忙躬身向北行禮,口中大聲道:“臣定當竭盡全力,絕不負陛下所托!”
恰在此時,云霄之上,一道白光由遠及近,自西疾速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