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訓誡稿成,沈老師即將上線
- 我在萬歷修起居注
- 上官不水
- 2299字
- 2025-02-01 23:23:11
近午時。
距離沈念提筆已過去大半個時辰。
紙上空空。
他竟一個字都沒寫出來。
沈念本為講師。
此類訓誡人的差事原應易如反掌,但此刻他卻突然沒了感覺。
沒感覺的原因是——
看完大量文書后,他發現國子監的教習與監生們,問題太多了!
教習之中。
有純熬資歷的,有想各種門路轉遷的,有志大才疏的,有偏激憤青的,還有辯論成癮的杠精……
監生之中。
有懶惰混日的,有沉溺酒色的,有寫話本小說的,還有兼職做小買賣的……
五花八門,亂七八糟。
完全就是一攤攤扶不起的爛泥。
當然,也有一些課業優秀者,但他們的入仕目標是:當官賺錢。
沈念若想通過訓誡,讓這些人支棱起來。
講什么忠君愛國,為天下百姓謀福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官話,根本沒用。
這種話。
只能騙一騙那些十三四歲的小生員。
唯有將家國命運與他們的個人利益捆綁在一塊,才能使得他們有所動容。
沈念反復思索后,心中有了面對監生的訓誡說辭。
但很快,他又皺起眉頭。
監生們年輕氣盛有追求,還算好對付。
然一些教習。
那就是一顆顆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銅豌豆。
要提起他們的心勁。
猶如鼓動一位八十歲老叟上馬提槍再生個孩子。
太難了!
突然。
沈念望向不遠處坐著的周子義,不由得眼前一亮。
這不就是國子監最硌牙的那顆銅豌豆嘛!
論拗,論辯,論鉆牛角尖,周子義都是國子監的佼佼者。
在他眼里。
解決大明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在圣賢書里。
可就是沒人聽他的。
這次。
他之所以贊成讓沈念訓誡(侮辱)國子監的教習與監生們。
乃是因當下國子監的教習監生,就如同太液池畔柳樹上的枝條,沒一個能支棱起來。
他很迂腐固執,但德行境界很高,最大的缺陷是:相信治國之道,全在圣賢書中。
沈念若與他辯一辯,大概率能找到訓誡國子監教習的切入點。
當即,沈念站起身來。
“周司業,下官思緒有些堵塞,想讓您以國子監一些教習的觀點與我辯一辯,您看如何?”
周子義胸膛一挺,道:“為了訓誡稿,我一切都能聽沈檢討的,只是該如何辯呢?”
沈念微微一笑,道:“我來問,你來答就行!”
周子義認真地點了點頭。
沈念又看向一旁的王錫爵,拱手道:“王祭酒,麻煩您在一旁看著點,下官……下官怕周司業動手!”
王錫爵一愣,笑著道:“子珩放心,周司業乃是君子,向來動口不動手,我看著便是。”
隨后,沈念與周子義相對而立,距離不過半丈遠。
沈念開口便問道:“周司業,下官聽聞你精研經術與“濂洛關閩”之學,著作豐富,然文集滯銷,監生不學,于朝政亦無所用,不知你覺得當下一肚子的經學能治國嗎?”
濂洛關閩,即濂溪周敦頤、洛陽程顥、程頤,關中張載、閩中朱熹。
刷!
此話一出,周子義的臉色就變了,下意識就想動手。
當下,陸王心學流行。
老一套學術愈加僵化,無實用,被民間讀書人沖擊得已變了模樣。
王錫爵也是一愣。
沈念一刀戳在了周子義的軟肋上。
后者之所以研究經術,其實是因不受重用。
“非……非也。自太祖起,我朝一直宗朱子之學,此乃禮之源、國之根……”
周子義瞬間進入“拗教習”的狀態,沈念便與他辯駁起來。
不到片刻。
二人都是卷起袖子,唾沫橫飛,儼然有打起來的趨勢。
一刻鐘后,二人的喉嚨都快要吵冒煙了。
沈念辯駁一句后,有所明悟,立即提高聲音道:“周司業,可以了,可以了!我夠用了!”
王錫爵連忙拉住周子義。
后者長呼一口氣,道:“沈檢討,待此事完結,咱們私下再論一論!”
“可以,可以!”沈念笑著說道。
這就是國子監許多教習的特點。
認真,嚴肅,各個都是辯才,捂著自己的那套理論,總能自圓其說。
午后。
沈念吃過午飯,便提筆寫了起來。
待他去國子監上訓誡課時,定然不會照著訓誡稿朗誦,肯定有所自由發揮,然主要的論點還是要寫清楚的。
此事關系著大明朝的官學教育,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
入夜時分,沈念終于將初稿完成。
他沒有著急拿給別人看,而是將稿子帶回了家,他喜歡睡前再看一遍,然后早起再謄寫一遍,方算完成。
他對此事很認真。
這也關系到他的前程。
當下的他,因擔任著日講官與兼記起居注的差遣,能經常在皇帝與一眾高官面前露臉。
他自然要把握好每一次機會。
……
翌日一早。
沈念命文吏將他撰寫的訓誡稿分成四份,待馬自強四人聚齊后,分別放到了他們的面前。
“煩勞諸位大人補充雅正!”
馬自強、申時行、王錫爵、周子義都非常興奮,當即都埋頭看了起來。
而沈念則是觀察著他們的表情。
不消片刻,四人的表情開始變得凝重,然后面露疑惑,驚訝。
而后。
周子義面色陰沉,攥起拳頭,而王錫爵則是露出了一抹笑容。
馬自強與申時行看著看著,也是嘴角微翹,看完后,都不由得長呼一口氣。
很快,四人都抬起了頭。
馬自強道:“元馭、以方,你們先講!”
周子義率先道:“是不是……重了一些?我看完后,今晚肯定是睡不好覺了!”
聽到此話,王錫爵道:“以方兄,我覺得挺好,利刃才能去沉疴嘛,若是誤傷了誰,也在所難免!”
馬自強點了點頭。
“此訓誡稿與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但我覺得,恰到好處,無修改之處!”
申時行也點頭道:“我也沒什么修改的,不過在子珩訓誡之時,我建議多派幾名護衛,不然真有人會動手!”
“哈哈哈哈……”幾人頓時都笑出聲來。
隨后,四人都在訓誡稿上簽上了名字,馬自強還專門寫道:甚好,未改一字。
……
內閣值房。
張居正、呂調陽、張四維三人看過沈念的訓誡稿后,不約而同,竟同時笑出聲來。
“哈哈,不愧是年輕人,這哪里是在訓誡國子監的教習、監生,將全天下的讀書人都訓誡了!”
“訓誡得好!這個沈念,有些像海汝賢,不過他更聰明,更懂得官場之規,知曉如何辦朝廷之事。”
……
張居正、呂調陽、張四維三人其實都挺看不上國子監的教習與監生,更看不上那些胸中只有圣賢書,喜歡高談闊論的腐儒。
他們也是從讀書人的身份走出來的。
比任何人都明白這些未經過世事摔打的讀書人到底有多幼稚,有多偏激。
當即。
張居正輕捋胡須,道:“明日午后,國子監訓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