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桶內的柴火燃燒正旺,噼里啪啦迸出些許火星。
“我們炮兵隊也要打主攻!”陸北固執說道。
在場眾人看了他一眼,繼續湊在一起商量戰斗部署,他們默契的將炮兵隊存在抹去,就連一貫爭前鋒的青年連支部書記程家默都懶得搭理他。
陸北認認真真看向張傳福被火光映照著的臉:“我們炮兵隊也要打主攻,認真的,我沒開玩笑。”
張傳福微微皺眉像是在思考,火光映照下的臉色還是瞧見有些病態,他的傷病還未徹底痊愈。他將目光在三團各連隊主官臉上轉了一圈,最后落在陸北臉上。
程家默哼哼道:“你要是覺得他們能扛著迫擊炮沖鋒,那就讓那群新兵打主攻,訓練半年好不容易有了一批合格炮兵,不是用來打沖鋒的。”
“只是一門迫擊炮,又不是一門山炮,帶我們去吧。”陸北語氣稍軟了些。
沉默片刻。
張傳福說:“炮兵隊是三團反冬季大討伐的底氣,讓你們休養生息加強訓練,不是現在用的。我知道炮兵隊這段時間訓練成果斐然,正因為此才不能隨意調動。”
語氣近乎哀求,陸北說:“作為預備隊也可以,帶我們去吧。”
一旁的呂三思也想去:“團長,讓我們炮兵隊頂替警衛連擔任預備隊。”
這便是炮兵隊長期以來很少參加作戰的原因,他們是反冬季大討伐的底氣,長期的養精蓄銳是用來在最艱難的時刻,而不是現在。
在良久思考之后,張傳福說:“炮兵隊作預備隊,一切行動聽指揮。”
“是!”
決定作戰計劃后,團長張傳福親自前往軍部向參謀長馮志剛匯報,請求批準。經過參謀長研究后,決定調軍部警衛連參與戰斗,由馮志剛親自帶隊,臨戰指揮。
炮兵隊的營房內稍顯緊張,陸北拿著清單點齊軍械庫的武器彈藥,每次作戰之前和戰斗結束后都要清點,這是他的責任之一。
天還在霧蒙蒙,寒風呼嘯,像是有刀劍似的往臉上劈砍。
全副武裝的炮兵隊四十四名指戰員傾巢出動,一具八十二毫米遼造迫擊炮,四具日軍八九式擲彈筒,十二支三八式步槍,七支遼十三式步槍,八支漢陽造,還有九支各式手槍,其余彈藥均攜帶充足。
馬廄里平時照料極好的馬匹拉出來,仔細檢查,確保萬無一失。
陸北像個行走的武器庫,背著一支三八式步槍,腰間則是一把張威山送給他的勃朗寧手槍,步槍子彈帶、備用彈匣,還有幫火力組攜帶的擲彈筒榴彈包,屁股后面掛著一把大正十四年式刺刀。
“整理裝具,檢查武器彈藥,各班長、組長檢查一下戰斗員。”呂三思巡視各班組,不斷囑咐他們。
“報告,火力支援組檢查完畢。”
“一班檢查完畢。”
“二班檢查完畢。”
“三班檢查完畢。”
檢查完畢后,眾人牽著攜帶作戰物資的馬匹離開營地。
顧大姐帶著婦女團的同志站在路邊送行,幾乎每一位婦女團女戰士眼窩發黑,那是她們連夜趕制御寒物資,附近山林的柳絮被她們拔光,雙手都是縫制靰鞡鞋造成的口子。連夜不辭辛勞讓她們的眼睛被松油熏的發紅發腫,寒風一吹便止不住流淚。
與團部匯合成一隊,青年連和其他兩支連隊早已經離開,先行一步做偵察工作。
穿著單薄的衣物,行進在密林中。
陸北不斷從隊伍前頭走到隊伍尾巴,幫助新兵調整他們的背具和武器,在行軍路上教導他們該如何舒服省力,只需跟著前面那人的后背,不要東張西望。
“各班長組長多注意,把你們的兵帶好,我不想再說第二次。”
陸北跑前跑后,嘴上雖然這樣說,但身體卻很實在,依舊不厭其煩的重復、重復又重復。
行軍包上背著一具擲彈筒的宋三碰了碰呂三思,對他使勁擠眉弄眼。
“瞧,這位好漢也成老媽子了,你不打算幫他整隊嗎?”
呂三思看了眼:“今天幫一點,明天幫一點,萬一有天我不在了,他什么都差一點。行軍打仗這事,幫多了反而是壞事。
你怕是也不想跟著一個半吊子副連長打仗,那樣會送命的。”
宋三繼續往前走:“我覺得你在罵張連長。”
“你屁話真多,走的路。”
走了半晌,長長的隊伍離開密林,映入眼簾的則是無窮無盡的三江平原,稍有起伏的低矮山丘顯得有些可笑。
前方有騎兵而來,是青年連的傳令兵,對方馬術極佳,馬還在跺腳卸去慣性,對方便嗖的一下躍下,來到馮志剛和張傳福面前匯報。
匯報過后,傳令兵策馬而去,隊伍繼續前進。
在天還未亮之前眾人便已經出發,經過數個小時的行軍,抵達花柵子崗附近。眾人離的遠遠地,那是一個是非之地,非調集重兵而不可攻陷的據點。
花柵子崗顧名思義,是一座山崗,崗上有日軍強征民夫構筑的軍營碉堡,是半永久工事,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出則可以用于進攻紅地盤的橋頭堡,入則可以扼守公路要地,叫抗聯主力只能在荒原山林行軍,實在是個難得兵家必爭之地。
陸北用望遠鏡看了下,那處軍營碉堡足足修了里外三層,上下五層。
說容易進攻也容易,半永久石磚工事,足足五層樓高,只需調重炮轟擊片刻,便能將其攔腰斬斷。這個設施以純軍事眼光來看簡直是十足的敗筆,但在缺乏重武器的抗聯面前,優秀至極。
“心腹大患,之前趙軍長調集各軍主力打了一次,沒攻占不說,還損失慘重。”
不知何時,參謀長馮志剛來到陸北身旁。
“團~~~參謀長。”話到嘴邊,陸北急忙改口。
馮志剛溫和一笑,輕輕拍了拍陸北的肩膀:“聽說你在炮兵隊組織訓練搞的如火如荼,甚至打報告給團部,將三角戰術隊形推行到全軍。”
“不是。”
“大大方方承認,你見多識廣,只要是對抗日斗爭有利,隊伍上會支持的。”
放下望遠鏡,陸北解釋道:“不是三角戰術隊形,是三三制,比起日軍的三角戰術隊形有進一步改良提升。特別適合我軍缺少火力支援的實際情況,與日軍的三角戰術隊形不一樣。
日軍的三角戰術隊形太過于緊促,欺負欺負缺乏火力支援的我軍尚可,一旦對方火力支援充足,便是毫無意義的中世紀線列排隊槍斃······”
馮志剛揮揮手:“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你的報告我仔細看過,理論水平充足,軍部正在討論是否要全軍推行,你這個教官是稱職的。”
“盡人事,聽天命。”陸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