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行賄賂為莊田
- 大明天啟1620
- 歲月無糖
- 2313字
- 2025-02-02 06:58:04
洛陽被譽為十三朝古都,承載著豐厚的文明底蘊。
從夏商時期到現(xiàn)代,洛陽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輝煌與變遷。
在元明時期,洛陽的歷史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wěn)的時期。
盡管元代政權(quán)將首都遷至大都,但洛陽在這一時期仍保持著一定的經(jīng)濟文化活力。
雖然目前洛陽有些被邊緣化,但是它依然是豫西的重要城市。
要想在這個地方就藩,非帝王親兒子不可。
在朱常洵沒就藩之前,洛陽是伊王的藩地。
等到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陽后,方城王一脈遷居汝州,萬安王一脈遷居永寧。
誰讓他們不是親兒子,只能乖乖的騰出地盤。
在有親王的地方當父母官,是一件勞心傷腦的事情。
洛陽知府崔鳳汝知之甚深。
福王為了擴建王府,不但占了官街五道,還低價逼遷平民百余戶,不但如此,他還抓了城里一千多人給幫他擴建王府。
此外,福王又攘奪人妻女一百余口,奪民舍三千余處,誑脅人錢財無數(shù)。
朱常洵還在洛陽城內(nèi)大搞選秀,從七百名民女中“留其姝麗者九十人”,剩下的居然讓家屬拿錢來贖,不聽話的直接抬去喂老虎。
如此行徑人神共憤。
崔鳳汝曾上疏:
“言福王奢縱淫虐,大違祖訓,法當重處。請嚴加戒諭,令其速圖自新。將違制門樓重城改正,其逼奪官民第舍俱各退還,添設廠鋪及私建楒槐等宮殿盡行撤毀,強取婦女應給主并給價者俱各查給。”
萬歷皇帝理都沒理。
而后,他再次上疏,稱福王朱常洵毫無悔過之心,百姓苦不堪言。
誰知的萬歷皇帝給回復說他,風聞妄言,挾私報復。
這把崔鳳汝氣的渾身哆嗦,心中滔天怒火是無處發(fā)泄。
錦衣衛(wèi)把朱常洵拿了,還是以謀反弒君罪拿下的。
不止是他用力的揮舞拳頭發(fā)泄,耳畔不時傳來鞭炮聲無不訴說著老百姓激動歡愉。
天煞黑,崔鳳汝回到了府衙后的宅院。
這個時候夫人張氏已經(jīng)備好了晚膳。
今兒個晚膳是一碗紅棗粥外加兩個黃不拉幾的白面饃饃,佐菜是一碟醬黃瓜和爽脆的腌蘿卜。
他雖是知府,平時吃的也就是這么些。
并不像其他官員那樣頓頓山珍海味。
家常小菜,一樣美味可口,加上張氏的手藝,卻也覺得享受。
飯后稍事休息,崔鳳汝便客廳飲茶,剛要起身去書房,師爺顧強走進來,畢恭畢敬:“老爺,錢庸求見?!?
“錢庸?”
崔鳳汝想到錢庸整日的王爺長王爺短的,整個洛陽眼里只有王爺,沒有他這個父母官的樣子,心中有氣:“他來干什么?”
“他沒說,他說,主要是想來拜謁老爺?!?
“本官素來跟他沒有關(guān)系,為何拜謁本官?”
顧強有些為難,還是小心翼翼道:“老爺要不還是見見吧。都是洛陽的鄉(xiāng)紳,也不好駁了面子。”
“行吧,見見吧。”
卻說今日福王朱常洵被抓,有高興的自然有憂愁的。
錢庸就是其中一位,原因無他,他的大部分莊田都靠在福王名下。
一直為攀上這么個大靠山沾沾自喜,平日也沒將崔鳳汝太放在眼里。
如今福王失勢,加上其他的鄉(xiāng)紳都以他為魁首,他不得硬著頭皮前來拜謁。
在外面等候的時候,他還是忐忑不安。
為此他還特別給了師爺顧強二十兩,顧強也是給自己打包票說一定讓崔鳳汝接見。
但他心有所知,冷灶想燒熱了可要費不少柴火。
正胡思亂想之時,只聽見門口傳來輕微的腳步聲,他忙伸直脖子去看,只見顧強走了過來。
“幸不辱命,錢兄,里邊請吧。”
見到崔鳳汝當面,錢庸露出諂媚的笑容:“小的見過大人?!?
見到錢庸納身跪了下去,崔鳳汝心中一震。
頭一次見到錢庸在自己面前如此放下身段,心中忽感有些暢快。
“錢庸,你這是做什么,快起來吧?!?
“小的謝過大人?!?
“你找本官所謂何事啊?!?
錢庸雙手按著膝頭,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答道:“大人,福王被查實謀逆之罪,小的有幾畝薄田掛靠在福王府,小的是想請大人為小的做主?!?
崔鳳汝看他卑躬屈膝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
想當初本官去你家收稅的時候,你推三阻四的,好叫本官難看。
現(xiàn)如今風水輪流轉(zhuǎn),想讓本官給你拿回田地。
這好事都讓你占了,未免吃相太難看。
顧強見崔鳳汝冷著臉,便幫襯道:“錢員外,你好不曉事,福王那是謀逆,抄家的大罪。這也就是王爺,換個人早就斬立決。
你找大人說這事,不是為難大人嗎。”
錢庸委屈道:“大人,小的也知道是有些為難大人了。但小的也是被逼無奈。再者說了,福王可不止霸占我的莊田,咱洛陽府現(xiàn)如今中上的莊田不都在福王名下。
大人,您是咱的父母官,小的別無他法,只能求您了?!?
言罷,他手里不知道是時候多了一只花梨木的錦盒,恭恭敬敬遞上:“小的前來晉見大人,奉上一點博義,不成敬意,望大人..”
“你這是作甚!”崔鳳汝打斷錢庸的話頭,蹙著眉頭說:“你拿本官是什么人,趕緊給本官拿走!”
“小的知道大人守身惟謹,廉潔自律。但大人畢竟是咱的父母官,小的叩見豈能無禮。”
崔鳳汝臉色一變,錢庸不免心下發(fā)怵,說話時舌頭也就不那么靈便了。
“百姓田地之事,本官自會上折子與陛下分說。
你若有心,去衙門將這幾年欠的稅賦補交了,本官可以破例,幫你一把。”
錢庸見崔鳳汝不吃這套,左右為難。
顧強趕緊搭話:“行了,錢員外,大人歷來秉公辦事。東西你收回去吧。大人都說了,只要你補稅,就幫你一把,你怎么....還不快謝過大人。”
“謝大人?!?
“本官還是要勸你一句,做人還是要守本分的好?!?
錢庸也知道,這是要送客了,忙作揖告辭。
顧強同他一起出了衙門。
“顧兄,你看這事如何是好。”
“錢兄,大人都說了,你補了稅,自會去說,這還有什么疑問的。”
“不是,顧兄,你以為這是我自己的事呢。還不是其他的鄉(xiāng)紳跟著一起?!?
“錢兄,顧某問句不該問的,你們到底有多少地掛在福王名下。”
錢庸努努嘴,還是沒說。
顧強便有了猜測,估計并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要不然他肯定乖乖不補稅了。
“顧兄,你看看,還能不能說動大人了?!?
“你也看到了?!?
錢庸又塞給他兩錠銀子:“顧兄,除了走大人的路子,還有沒有別的。”
顧強將銀子放進懷里。
“看你也不是外人,我給你說個主意。京城有個奇人,名叫汪文言。聽說京城的達官貴人爭著搶著要跟他結(jié)交,而且他跟內(nèi)臣也能說的上話,你要是能說動此人,這事估計差不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