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把草廬,搬到新野!
書名: 三國:沒開玩笑,荊州真有臥龍作者名: 余暉照山河本章字數: 2253字更新時間: 2025-02-03 22:39:32
“這人的名聲何時傳出來的?”
諸葛亮頗感興趣,于是追問,有友人知曉內情,立即說起了在襄陽知道的內情。
到了今日,很多人也都看出來周不疑是刻意離開襄陽,想從劉備而去。
所以才背著其舅父,在襄陽演了一出金蟬脫殼的戲碼,名義上是孫公祐的弟子,實際上是任于劉營的謀士。
之前又傳出幾場大勝,幾個內政的施政之策,都和周不疑有關。
但是“臥龍”這個號是怎么傳出來的,倒是沒什么人知道。
“這個號,我記得好像是被一支先鋒騎軍叫出來的。”
“先鋒騎軍?”
“對,”崔州平笑著道:“我記得那人名為張飛,幾次大戰最為踴躍的便是他,其人雖魯莽粗野,但是極具軍威,在軍中深得人心,都說愿意挨他罵,因為打罵則為鞭策。”
“嗯,能令將士有此認識,足見此人帶兵之才能,可謂名將也。”
諸葛亮聞言亦是毫不吝嗇夸贊之語,聽完了這些,他對周不疑的興趣就更為濃郁了。
這么看來,龐統、徐庶都因他而留于劉皇叔麾下,所謂鳳凰無寶不落也,定是看到了某些長遠大局。
這個周不疑是最先投奔,可見其人眼光不俗,未曾及冠便有此出游膽略,很有意思的一個人。
諸葛亮自己也是早年喪父,對此頗有感觸,一般很早主事的孩子,肯定都有早慧。
不乏異才能顯現出更多見識。
晚上一番宴飲,諸葛亮從不飲酒,故此準備酒水給友人,獨和崔州平在一旁談論西川各地人情。
這時,忽然有人從草廬外的石徑小路疾步而來,幾人聽見動靜都出來看,見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壯士,腰側負劍,喘著粗氣到了近前,抱拳道:“先生,龐士元正在山下來拜訪。”
“哦?士元又來了?”
諸葛亮滿臉驚喜,沒想到近日一回來,諸多友人高賢竟來齊聚。
他向左右爽朗大笑,意有所指的道:“我聽聞古人每逢遠行前,四下鄉里都會前來相送,今日這么多高賢至此,不正像是為亮送行祝福嗎?”
“孔明此言,看來是已有決議了?”崔州平在旁笑吟吟的看著他。
諸葛亮擺了擺手:“戲言耳。”
不多時,龐統到來,在座那些儒生一一起身前去拜會。
龐統一番寒暄后,未曾透露此時任職何處,如往常一樣敘言,很快得諸葛亮迎進了屋內。
“士元此來,可是為了勸說我去新野?”
龐統愣了半晌,忙道:“并非是我來請,劉皇叔說請我先來知會,若你得肯,他會攜禮設駕前來相迎。”
諸葛亮哈哈大笑,頗為熟稔抬手點了點龐統:“士元不必這樣,我豈是拘泥于俗禮之人。”
“我的意思是,若非是來勸說,何故我剛回來,你立即就來了。”
“而且還是近月兩次來見。”
龐統正色道:“我之前覺得,荊襄兵家必爭,想立足荊州而取益州,難上加難。”
“孔明數次走川蜀,也該明白糧運路途之單薄,小徑之艱難,一旦如此兵分兩處,則腹背受敵。”
諸葛亮微微點頭,他也明白大略是好的,能達成則為千古奇略,若不成則陷入囹圄萬事皆休。
但世間之事,又怎能知難便退呢?大略奇謀,就是因為難,所以達成之后才可貴。
而且,現在這個局面,怎么可能輕松翻轉局面,難道等天降巨石雨將曹軍全部砸死嗎?
龐統笑道:“可我現在不這么認為,孔明遠走西川識途,為此略用心極深,不應辜負才是。”
“你此次前去,可有所得?”
諸葛亮搖了搖頭,笑道:“既是仁兄發問,那我盡可告知。”
“川蜀之路難行,糧運頗為艱難,即便是入川謀取,也需兵分多路,而且騎軍難有作為。”
“守倒是容易,倚靠天險、要寨、關隘,料想可以久守十年。”
“想要入川,需蜀中有人來引方可成行。”
龐統聽完眼前一亮,忙追問道:“你去益州可有結交大儒謀臣?”
諸葛亮呵呵一笑:“我身無望名、又非高貴門庭之士,怎么會有大儒結交呢?”
“不過,益州有個地方很有意思,自涪城至雒城必經山道,有一地名叫鳳坡,我當時還記住所在,日后有機會可邀仁兄同游。”
龐統錯愕道:“鳳坡?確定是叫鳳坡而不是落鳳坡?”
“落鳳?”諸葛亮拍了他一把,大笑道:“此稱頗讖,怎會這般取名。”
可他說完話后,發現龐統依舊是在呆愣,俄頃,喃喃道:“此話,乃是周元直跟我說的……”
“他說,益州我不可去謀,乃是有一坡名為落鳳,對我不利。”
諸葛亮笑道:“不過一句戲言罷了,士元又何須在意?”
當然,他自己也疑惑了一下,“咦?如此說來,這周元直對益州也頗為了解?”
“何止,”龐統從懷中拿出了一張帛布,上面畫著一個簡單的連桿機構,遞到了諸葛亮面前,道:“他從其舅父劉先口中得知,孔明你頗通機巧之道,故此讓我將此設想,拿來你觀。”
“這有什么用?”諸葛亮笑著接過來,仔細端詳,周不疑還用黑色的箭條線來表明路線,還是粗略的運作圖紙,但這并非是機巧,最多只是一種原理而已。
龐統道:“他說,此短軸轉起來的時候,將會以連桿拉動這根長桿,作律動,他想問你能否以此做四足,制出木制的牛馬車,以腹中藏糧,則能行山路運糧。”
“這樣一來,入蜀的運糧道路,就能選得更多,除此之外,他還有獨輪推車、雙輪推車的設想,想和你一起商議。”
諸葛亮眉頭不自覺的皺了起來,他少時對這些巧工非常感興趣,奈何家學淵源,學海無涯,不能有足夠的精力分于此道。
現在再看這圖紙,一下子喚起了他極高的興趣。
“月英極善此道,此圖紙可否留給我,我晚上與她商討。”諸葛亮輕快的說道,他的妻子亦是非常聰慧的女子,方才龐統所言的各輪車,黃月英便自己想出過很多圖紙。
而且還對木榫、槽條很多機構,都有獨特的設想,在民事上用處尚且不算少,若是能夠用于治政、軍事,那么惠于民的功績亦是不可限量。
“當然,這本來就是給你帶來的。”
龐統此時又問道:“孔明,可愿去新野?”
諸葛亮笑了笑道:“我今日早就決議,將草廬搬到南陽去,現在看來好似不必再去購置一座草廬了。”
他俯下身靠近龐統些許,輕聲問道:“新野城中,可準備有府邸?”
龐統點頭:“雖拮據,但府邸自然是有的,你不嫌棄可以和我睡一張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