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神之手
- 食戟:神之舌在我面前不堪一擊
- 酸甜的果凍
- 2044字
- 2025-03-29 23:57:00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靠近極北,在某處世界遺忘和唾棄的角落。
一座被冰川與極光環繞的現代化建筑群,卻是隱藏于此。
這里。
便是北歐薙切國際研究部門。
其中,那形狀如同小型金字塔的實驗室。
鑲嵌在皚皚白雪之中,其表面覆蓋著一層特殊的納米材料,既能抵御極地的嚴寒,又能根據外界光線變化折射出斑斕色彩。
與周圍的極光交相輝映,美得令人窒息。
入口處,一道由生物識別技術與量子加密系統雙重守護的透明門扉,靜靜佇立。
邁著輕盈腳步,走進內部。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開闊而明亮的空間。
高挑的天花板上,懸掛著由智能玻璃構成的動態光影系統,未來感十足。
……
此時。
見著愛麗絲那臉紅心虛的模樣。
蕾歐諾拉,那雙血紅色眼瞳的明眸,閃了閃,似是有了主意。
繼續跟她聊了會,她便有意轉移話題:“說起來,我們薙切國際研究部門,跟WGO北歐分部的執行官庫拉吉,關系還算密切!”
“愛麗絲,竟然那家被WGO認可的Disfrutar餐廳存在著某些問題,那我們為何不親自上門一趟,打探清楚?”
“???”
“這……這可以嗎?”
愛麗絲一聽,頓時愣住了。
“怎么不行?”
“當作是竄門,跟庫拉吉執行官敘敘舊也好??!”
蕾歐諾拉,道。
“好吧!”
愛麗絲沉默了會,最后不禁點點頭。
能到WGO美食組織的北歐分部了解一些內情,以及跟執行官那樣的大人物打些交道,愛麗絲自然是求之不得。
所以,母女倆稍作準備,便直奔WGO北歐分部而去。
……
另一邊。
在距離薙切國際研究部門差不多有幾十公里遠的地方。
這里,則是WGO美食組織的北歐分部。
一座玻璃與原木交織的現代建筑依山而建,俯瞰著深藍色的峽灣與層疊的針葉林。
建筑外立面,以北歐極簡主義為靈感,流暢的玻璃幕墻倒映著天空與雪山的輪廓,原木結構則保留了松木的天然紋理,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無縫融合。
屋頂設計成傾斜的坡面,覆蓋著耐寒的苔蘚與低矮植被。
“長度約在25cm”
“應該是一條成年的壺鯛,至于重量嘛……”
“798……不,在802克?!?
這時候。
雙眼被蒙上黑布的林旭,正用雙手輕輕撫摸著砧板上的一條壺鯛。
盡管眼睛被遮住了,看不清眼前的任何東西,但他依舊能通過觸覺,很快就判斷出手中的東西是壺鯛!
隨后。
還用手顛了顛幾下。
準確說出這條壺鯛的具體重量。
一旁,留有白黃發色,長相可愛活潑的執行官庫拉吉,聞此有些驚訝。
緊接著,她從林旭手中接過這條壺鯛,放在一臺電子秤上面,結果真如林旭所說的那樣,顯示著802這個數字!
……
“一克不差?!?
“哇噻,林旭你好厲害哦?!?
“我這個一等執行官,當初通過考核的時候,在觸覺這方面可是有幾十到幾百克的誤差呢。”
見狀,庫拉吉更為震驚,那小嘴更是被驚得拼命張開,使得那上下唇形成的“O”,都快能塞進一顆雞蛋了。
對于物體,通常意義重量的感知,無非有兩種基礎:
視覺!
觸覺!
看到某個東西。
估量它的重量,是一種經驗判斷。
而感知普遍意義上的重量,則是建立在觸覺上。
人,最先感知到的是自己的重量,其次是食物和玩具的重量,這些都是從觸覺上直接感受的。
當然了。
你要說觸覺,對于廚師有什么用呢?
的確,嗅覺、觸覺和聽覺相較于味覺來講,并不是那么重要。
但它們同樣也對品嘗食物的過程中產生了影響,例如:嗅覺能夠讓我們分辨出不同的香味,觸覺則能幫助我們感受到食物的紋理、溫度和口感。
像柔軟的面包、脆皮烤肉、細膩的奶油、酥脆的薯片……
這些不同的口感。
給我們帶來豐富的觸覺體驗。
而在原著的劇情,蓋飯研究協會事件當中,水戶郁魅便是通過嘴唇就能準確感知食材的溫度。
……
之后。
對于觸覺的測評,依舊在繼續著。
“摸著有點像胡蘿卜,但塊根沒有像蘿卜一樣的辣味,而且稍微呈球形……”
“難道是霓虹本土的蕪菁蔬菜?”
“厲害!”
“又被你猜中了?!?
庫拉吉一聽,激動得兩眼放光。
“注意用詞,那不叫猜,叫專業!”
林旭,頓覺無語,如果他能現在扯開蒙住眼睛的黑布,那他一定會瘋狂的朝她翻白眼。
“別那么在意嘛,那你能說說這種蕪菁的產地嗎?”
庫拉吉,尷尬得搔了搔后腦勺,隨后帶著更強烈的一種好奇心,問道。
“有點難度?!?
“得需要一些時間。”
林旭,道。然后他繼續撫摸著那株蕪菁。
摸著摸著,他腦海里那些模糊的畫面,漸漸變得清晰,于是心中開始有了答案:“這京都產的圣護院蕪菁?!?
……
咕嚕!
庫拉吉,頓時咽了咽口水。
她難以置信的望著林旭,徹底被震驚得麻木了!
縱使她現在貴為WGO一等執行官,地位是跟安妮平起平坐,但此時在面對著林旭,也覺得自己不過是一只小螻蟻。
強!
太強了!
這個林旭,咋那么變態?。?
“那……那跟東京產的金町小蕪菁,有何區別?”
“金町小蕪菁是明治末期在東京金町經過改良培育成功的,是霓虹小蕪菁的代表性品種。”
“因而直徑一般是在5到8厘米,根部歲為圓形,但色白而有光澤,肉質柔嫩?!?
“至于……”
“京都產的圣護院蕪菁?!?
“這是在江戶時代享保年間,住在京都圣護院的農家將近江蕪菁的種子,帶回自家栽培,改良培育出圣護院蕪菁?!?
“100年后的文政年間,圣護院的農家還培育出了大型蘿卜品種圣護院大根!”
“故此?!?
“圣護院蕪菁會更大、更重?!?
“總而言之,蕪菁和蘿卜的世界都是相當復雜。”
“都有顏色、形狀各異的N多品種,想要到一個簡便易行的辨別方法,可不太容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