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穿幫(2020-1-17)
- 憶年成親
- 作家LUMH4w
- 4491字
- 2025-01-09 08:54:35
1月17日
(臘月二十三)
早上5點半,劉拴寶手機響了,一看是白玉,問道:“白玉,你起這么早干嘛?”
“我還沒有睡!剛寫好推薦報告初稿。”
“我的媽呀!你們公司是把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驢用,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雞早。”
“我們都是剛剛干完活,把初稿傳回總部,下午再根據總部的意見進行修改。”
“你們不能這樣干,會累壞的。”
“不這樣干,春節(jié)前就無法完成工作,你們什么時候放假?”
“今天。”
“你什么時候回來?”
“不知道,至少還需要3天,能等我回去嗎?”
“這個……,有點太遲了,我看看吧!你快去休息一會兒。”劉拴寶掛了電話
9點鐘,劉拴寶到了ZZ市人民醫(yī)院門口等,過了一會兒王海霞來了。王海霞給她妹妹打電話。一會出來,她妹妹出來。
王海霞說:“海麗,去哪里買?”
她妹妹說:“去張仲景大藥房,我認識那個店長。咱們走著過去吧!”
姐妹兩倆邊走邊談,劉拴寶在后面跟著。到了張仲景大藥房,店長說:“王醫(yī)生,你為什么不能早點來,制氧機價格都漲了。”
王海麗說:“哪有那么巧?”
店長說:“你也是當醫(yī)生的,應該知道吧!”
她妹妹開始挑選,最后確定了新松牌氧氣機,然后和店長,談價格。
店長說:“價格是3980元,只能給你優(yōu)惠30元,”
王海麗說:“優(yōu)惠的太少。”
店長說:“這是原來的價格,新的價格是4380,而且還沒貨,你要不買,說不定下午就有人買走了。”
王海霞說:“拴寶,你買不買?”
劉拴寶說:“買,氣比飯重要,飯可以一天不吃,沒有氣三分鐘也活不下去。”
店長說:“氣真的比飯重要,很多人來店里買制氧機,根本就不搞價格,買上就趕快走。”
王海霞說:“海麗,也給咱媽買一個吧!她晚上不能平躺著睡,非得把枕頭墊得高高的。”
王海麗說:“那就買一個。”
王海霞說:“拴寶,你怎么取?”
劉拴寶考慮一下說:“我自己開車取。”
王海霞說:“我咋就沒有見過你的車?”
劉拴寶說:“我的車租給租車公司,每月給我1800元,我今年過年計劃開車回家。”
王海霞說:“既然你開車,你就明天取吧!”
劉拴寶說:“那好,先給氧氣機出個定金,明天取。”
劉拴寶和王海麗每人掃了500元,然后往出走。
剛出門,王海麗電話響了,她接通后,聽見里面說:“主任通知,科室所有人員在10點30分開會。”
王海麗說:“我早上剛剛下班,現在休息,能不能不去?”
“主任說了,任何人不得請假,不在市內人必須用座機說明情況。”
王海麗掛了電話說:“姐姐,我得回去開會。”
王海霞說:“你給主任回一個電話,說自己回老家了。”
“人家為什么要讓用座機打,座機一打就知道你現在在哪里,現在找個借口太難了。”王海麗說完走了。
劉拴寶看了看手機說:“姐,現在才10點,去哪里?”
王海霞說:“買點過年的東西,你也給你家買點!”
“我不知道買什么?”
“你坐在這里想,肯定不知道,去了就知道了。”
兩人去了澳贊客購物廣場。王海霞說:“拴寶,你得去買身好衣服,穿上精神點。”
“我穿的也是品牌的。”
“那看上去累累贅贅的。”
“要溫度,就不能考慮風度。”
“那你披上一張羊皮,肯定暖和。”
“那是老漢們的裝備。”
“對呀?你穿這么多干嘛?買身西裝。”
“現在早就不流行穿西裝,穿上人們認為你是賣保險的、跑中介的。”
“那咱廠里的大領導穿的是西裝。”
“那是因為人家是大領導,所以就得穿西裝。如果是小領導,穿上一身西裝,是不是很搞笑?”
“劉拴寶,你這個人的說法咋就這樣多呢?你是不是讓我給你介紹對象?”
“是。”
“那你聽不聽我的安排?”
“聽、聽、聽”
劉拴寶花了1059元買了一身“利郎”西服。王海霞給她家孩子買了一身。劉拴寶說:“你不給自己買?”
“這里貴,我買衣服有一個專門的地方。”
兩個人去“老地方酸辣粉”吃飯。吃完又去“小二黑食品有限公司”轉。劉拴寶買了3袋道口燒雞、2盒洛陽牡丹花餅、2盒開封花生糕、2袋許昌豆腐、2袋唐河牛肉,2瓶杜康酒,還要買鐵棍山藥。
王海霞說:“你不是沒有買的,咋買了一堆?”
“掙在河南,花在河南,做一個最受河南歡迎的人。”
“你不要買山藥了,從我家?guī)c吧!”
“我又不去你家,怎么拿?”
“你回家就路過。”
“那個地方?”
“武陟縣”
“那好,那我給你家買點什么?總不能白拿吧!”
“隨便。”
“市場上沒有賣‘隨便’的,我有一個好主意,我來的時候從我家給你帶點小米,這就是‘物物交換’。”
兩人買好東西,三點多打了車回到口張村。
劉拴寶坐在沙發(fā)上休息,一會兒說:“姐,你家是武陟縣那個地方的?”
“御壩村”
“你們村生產熱水器?”
“不生產。”
“那為什么叫浴霸村?”
“不是浴霸是‘獄霸’。”
“你們村住監(jiān)獄的多?”
“劉拴寶,告訴你,我們村一個住監(jiān)獄的人都沒有,村里人好的很,沒有小偷小摸、打架斗毆的事情;村里大學生、研究生很多,還有很多老板,其中有個老板叫王海港,掙了錢后,投資一千多萬建起了一所武陟縣最好的農村小學。”
“那咋起個名字叫獄霸村。”
“是御壩村,御就是代表皇帝那個‘御’,壩就是黃河大壩的“壩”,傳說黃河決口了,皇帝親自來這里搬石頭壘壩,所以就叫“御壩村”,你是有文化人,咋就理解不了呢?”
“我又不知道你說那個字,否則就不會鬧這個笑話。還是秦始皇最偉大,要是中國的文字不統(tǒng)一,各個省交流還得翻譯,那多麻煩!給你講了故事:山西有個小伙子第一次去四川女朋友家,吃的是石鍋魚,非常好吃,他問女朋友她爸魚怎么做的,她爸驕傲地說昨晚用‘尿’腌的,至少要加十幾種‘尿’,小伙子驚呆了,迷迷糊糊吃完飯。等她爸走了,問女朋友石鍋魚里面加的都是什么‘尿’,女朋友瞪大眼睛說沒有加‘尿’,過了一會哈哈大笑,因為那個地方人舌頭短,把‘料’說出‘尿’,就鬧成這個笑話。”
王海霞大笑,說到:“你這人這樣惡心,把吃飯和‘尿’聯(lián)系在一起呀!”
“這兩件事本來聯(lián)系就最緊密,得了病的人,去了醫(yī)院首先要化驗尿、化驗屎,你說這兩個東西重要不重要?醫(yī)院不會問你吃了幾個菜。”
“不和你說了,死有理。”
過了一會兒,劉拴寶說:“姐,你們村真的有很多研究生?”
“對呀!800多人,有12個。”
“我們村600多人,就我一個人上了研究生。”
“那你可是很驕傲!”
“一點也驕傲不起來。中學的時候,我和同桌上課經常睡覺,老師看見就罵:不好好學習,將來去養(yǎng)豬。我害怕養(yǎng)豬,考上了研究生,還是單身狗;同桌繼續(xù)睡,畢業(yè)了就開始養(yǎng)豬,現在成了大老板、班花的丈夫、兩個孩子的爸爸。
“你這個故事就不靠譜!”
“這個故事是真的,不信你去我村看看,他叫莫海兵,外號‘老人’,走路比烏龜還慢。”
“我初中畢業(yè),只能來富士達打工;我妹是山西醫(y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就可以進鄭州第一人民醫(yī)院上班,我們是一個娘生的,差別就是人家學歷高,對不對?”
“對。你妹妹找上對象了嗎?”
“沒有。”
“那她咋不找呢?”
“工作忙,還沒有遇到合適的。”
“多大了?”
“89年生,也29了。”
“那你不是說給我介紹對象?”
“你和我那個表妹張淑靜還沒有徹底斷了,我能給你介紹?”
“這不是斷了?”
“斷了也得等等,明年再說吧!”
“估計明年不行。”
“為什么?”
“我爹一直在打電話催婚,上月24號打電話,讓元旦回去見一個初中女同學,我說正找的一個;昨晚又給我打電話,讓我早點回去,還是去見那個女的。”
“那你可以不去見。”
“為了對得起爹娘、對得起親朋好友,只能去見見。我老爹身體不好,把我的婚姻看作是頭等大事。你媽就不替你妹妹著急?”
“咋不?我這姐都急壞了,追她她說沒有遇到合適的。”
“姐,你就能當媒人,給我介紹一下吧!”
“過了年再說吧!”
劉拴寶考慮了一會兒,說:“姐,有一個兩全其美辦法,一方面可以應付我爹娘,一方面可以幫助你妹妹找對象。”
“哪有這樣的辦法?”
“真有。”
“難不難?”
“就是到我家轉一圈。”
“說說看?”
“假設我要找你妹妹,你是媒人,你是不是應該到我家看看?以防受騙。”
“對呀!”
“到了我家,你看看,說我家還不錯,過了年繼續(xù)談,然后就返回來。這樣我爹娘高興,我也省得去相親。你要是覺得我家行,就給我介紹,不行就不用介紹,省得折騰。”
“你這不是騙你爹你娘?”
“沒有騙呀!過了年你不是給我介紹你妹妹?你是媒人,你就得來家里看一下,你不來我家看個實在,就是對你妹妹不負責,對不對?現在去我家,其實就是提前了幾天。”
王海霞考慮了一會兒,說:“這個事情我就沒有辦過。”
“姐,我也沒有辦過,主要是老爸老媽逼婚,給他們一個交代。”
“估計需要幾天?”
“兩天,最多三天,和旅游一樣,還有紅包和被面。”
“真的?”
“你肯定。我們那里的風俗是男方帶上禮物去女方家,說‘提親’,然后女方上男方家,看男方家庭住房情況、收入水平、公婆身體狀況等,這個叫‘相家’。女方來時由嫂嫂、姑姑以及姐妹們陪同,走的時候就送一個被面,來的人都發(fā)一個紅包。”
王海霞又考慮了一會兒,說:“去就去,行了就給我妹妹介紹,我可不要被面和紅包。”
“給你就拿上,就是辛苦錢。”
“那我拿上了,我妹妹不同意,我不是白拿?”
“我的姐姐呀!你考慮這么多干嘛!先把年過好再說。”
劉拴寶看看手機說:“現在5點了,我得回去準備。”
“我去送你吧”
“不用。”
“不要客氣。”王海霞執(zhí)意要用電動車送劉拴寶,劉拴寶只好坐在后面。路上,王海霞說:“冷不冷?”
“不冷,你擋風。”
“什么叫我擋風,我擋了幾級風?”
“姐,我說錯了。”
“你就是說你姐胖就行了。”
“你那是富態(tài)。”
“你又忽悠你姐,富態(tài)還得出來打工。”
“打工也可以富了,你聽說那個故事沒有。湖南有一個叫周群飛的打工女,原來在SZ市打工,后來辭職做手機玻璃,現在成立‘手機玻璃大王’,身價400多億。”
“那你快發(fā)展,將來我去給你打工。”
“如果我掌握一門絕技,也可以出去開公司。”
劉拴寶回到宿舍,趕快給九州租車打電話,結果客服說沒有車了。于是,他又給李柏打電話,接通了說:“幫個忙。”
“幫什么忙,你不是已經回家了?”
“還在鄭州。”
“遇到什么難事了?”
“小事、小事,既不是讓你替我報仇,也不是向你借錢。”
“總不是陪你喝酒吧!”
“我還沒有說完,我這次回家要租一輛車,給你表哥公司打打電話,人家說沒有車,你快去給我說說情,給我調配一輛車。”
“你一個單身狗,租什么車?資源浪費。”
“誰說一個人,是兩個人,帶回去相親。”
“從哪里騙來的?”
“李柏同學,你咋就一點都不相信我的魅力呢?時間緊張,來了再給你仔細說,你一定要給我租上,關系到我的終生大事。”
“好怕怕!既然這樣重要,我去給你問問!”
過了半個小時,李柏打過電話,讓劉拴寶明早八點去九州租車開車。劉拴寶長出了一口氣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8點多,劉拴寶給白玉打通電話,說:“白玉,我明天計劃回家,所以給你說一下。”
“你再等幾天吧!你辛辛苦苦伺候我爸,我還沒有感謝你。”
“那是應該的,作為普通朋友,也應該在你困難的時候盡一把力。”
“拴寶,你一定要等我回去,我還給你買了三件禮物呢?”
“謝謝!那天晚上我不該給你開玩笑,其實,只要你爸能盡快康復,這就是我對你最好的回報。”
“拴寶,你說的是什么話呀!什么回報?我需要你回報什么?”
“我…我…說錯了。”
“那你就留下來等我。”
“白玉,我給你說個事情,你不要生氣。”
“你爸催婚了,你要回去相親。”
“你咋知道的?”
“我們都一樣啊!”
“那我回去了。”
“你要真的回去,我攔不住你,你要相親,一定要給我拍個視頻。”
“你真要看啊?”
“那肯定要看。”
兩個人聊了一會兒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