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削藩,靖難!
- 大明:朱元璋撿到了我的手機
- 咸魚拌飯醬
- 2113字
- 2025-01-14 16:39:25
“怎么,小子,你不認同咱的話嗎?”朱元璋也顯然看到了朱辰的表情,很是不悅的說道。
“我只是覺得嚴峻刑法只能暫時嚇住那群人,根本無法杜絕貪污問題!”朱辰直言不諱的說道。
“哎!咱也知道,但這不是沒辦法嗎?只能靠殺,讓這些官員貪污之前,先想想自己的腦袋。”聞言,朱元璋嘆了口氣,隨即眼前一亮道:“后輩,你莫非有什么好的辦法?”
朱辰搖了搖頭道:“沒有!即使我們這個時代,依舊一樣有貪官污吏,也沒法杜絕的。”
“哎!行吧!那你繼續說朱允炆的事。”朱元璋嘆了口氣,隨即說道。
朱辰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建文元年,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上奏,以漢朝七國之亂為由,以加強中央集權統治,請求削藩。”
“呵呵!怕不是這朱允炆自己想要削藩,只是借大臣之口說出來吧!”朱元璋冷笑一聲,這種事他見多了。
“其實這也不怪朱允炆,站在他的角度,自己剛剛登基,結果邊境全都是一群手握重兵的叔叔,他能不害怕嗎?前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都在前,他想要削藩是正常的。”朱辰難得的說了句中立的話。
朱元璋細一沉吟,發現站在朱允炆的角度來看,其確有削藩的動機和必要,隨即他說道:“即使是削藩,也不至于老四要靖難吧!”
朱元璋不是傻子,不會不知道藩王實力太強,可能會造反,所以在他決定用藩王戍邊時,就給藩王設了限制,每個藩王手下的兵馬并不多,大局上根本無法對中央集權造成損害,除非藩王們聯合起兵造反。
但分封各地為王,本身就對他們之間的關系造成了相互制衡的局面,沒有哪一方勢力會突然崛起,同時,朱元璋只給了他們軍權,并沒有干涉政務的治權,所以,除非萬不得已,否則老四絕不可能起兵靖難,這無異于以卵擊石,成功率約等于零。
“是呀!但誰讓朱允炆的操作實在是太嚇人了呢!他先削周王朱橚,將周王全家押回金陵,廢為庶人,遷往云南蒙化,再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齊王朱搏被軟禁在金陵,代王朱桂被軟禁在封地大同,兩個月后,又削岷王朱梗,廢為庶人,徙漳州,最后將矛頭對準燕王朱棣。”
此刻,武英殿內的朱元璋呼吸已經開始變粗,手緊緊握著,指甲扣進肉里,他也渾然不知。
作為大明皇朝的開創者,朱家的大家長,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子孫內斗,沒想到自己剛剛去世,朱允炆就迫不及待的進行削藩,一位位藩王被廢為庶人,親叔叔更是被逼得自焚,這簡直就是畜生呀!
此時的朱元璋突然有些理解朱棣了,要是自己站在朱棣的角度,也會起兵造反。
不過就憑老四燕王衛那點兵馬,怎么會靖難成功呢,這讓朱元璋有些不明所以。
“建文元年秋七月,朱棣以皇明祖訓中的‘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為由,起兵靖難,由北平長驅直入,直搗金陵,而因為朱允炆的削藩之策,那些本來用來牽制燕王的藩王全都沒了作用,再加上朱允炆的騷操作,最終使得朱棣打進了金陵城,靖難成功了。”
“什么騷操作?”朱元璋好奇道。
“朱允炆愛惜名聲,因不想背負殺叔之名,直接給前線將領下達‘勿傷我叔’的政令,致使前線束手束腳,明明有多次置朱棣于死地的機會,卻最終錯失,導致朱棣長驅直入、直搗京師。”
朱辰的話,聽得朱元璋連連搖頭,大是惱火,尤其最后那句“勿傷我叔”,更叫朱元璋怒極而笑。
“好,好一個蠢貨!”
朱元璋從未想過自家子孫能犯這等過錯,恨得咬牙切齒道:“既都已兵戎相見,何故來這般假仁假義?既要顧念你那叔侄情誼,當初又為何往死里削藩?有孫如此,他敗了也是活該!”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朱棣靖難成功,也是好的,他即位之后,撥亂反正,五征蒙古,七下西洋,最終使得萬國來朝,建立了永樂盛世。”最后,朱辰還是為朱棣說了好話。
“萬國來朝,永樂盛世嗎?看來老四還是干得不錯!”聞言,朱元璋不由得開心叫道。
對于朱元璋,他不可能不生氣朱棣造反之事,畢竟對于皇帝而言,最忌諱的就是造反,但沒想到老四上位后,居然五征蒙古,七下西洋,建立了永樂盛世,不愧是他朱元璋的兒子。
看到朱元璋這笑得如同翹嘴一般的模樣,朱辰不由得撇了撇嘴,剛才是誰聽到朱棣靖難后,大發雷霆的。
笑了一會兒,朱元璋才忍不住對朱辰問道:“你說……咱以藩王戍邊的做法,錯的嗎?”
雖然老四即位建立了永樂盛世,但他終究奪了侄兒的江山,親人相殘,這對朱元璋來說,是莫大的悲哀。
朱辰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道:“單從結果論,您這分封諸王的行為的確有錯,可凡事不能只看結果。”
“哦!怎么說?”
“您當初提出以藩王戍邊時,是為了提防蒙古人南下,是為了給朝廷打造一條穩固的防線。”
從地圖上看,九大塞王連成一線,守住了大明北方各大關隘,形成一條穩固防線。
有了這條防線,即便蒙古人入侵,中央朝廷也有了極大的緩沖時間,可以從容不迫地調配兵力,就算蒙古人能突破藩王防線,也大概率損兵折將,難以再擊潰朝廷王師。
“咱正是這么想的,我朱家兒郎都是能征善守的漢子,讓自家人戍邊,總該比外人盡心盡力些。”朱元璋連忙點頭說道,實際上藩王戍邊除了朱元璋更相信兒子外,還有奪取軍權的想法。
大明建國之后,開國武勛因手里掌握著兵權,很多人行事都是肆無忌憚,朱元璋又沒法學趙匡胤那樣杯酒釋兵權,畢竟北元蒙古依舊在長城外虎視眈眈,若是內部鬧出矛盾,讓蒙古人趁虛而入,那就搞笑了,所以他才想著以兒子藩王戍邊從武勛手里奪過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