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夢天宮:中國空間站的科技探索之旅
- 張偉 董琪編著
- 1188字
- 2025-01-09 17:17:05
序

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探索的追求從未停歇。從蘇聯的“禮炮號”空間站,到美國的“天空實驗室”空間站、蘇聯的“和平號”空間站,再到以美國為主建設的國際空間站,載人太空探索走過了幾十年非常不平凡的歷程。而我國載人航天自1992年立項啟動,實施了發射載人飛船階段,航天員出艙活動、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與發射空間實驗室階段,建造空間站階段的“三步走”發展戰略,目前已進入長達10年甚至20年的長期運營階段。中國的載人航天不斷突破載人飛船、空間交會對接、空間推進劑補加等關鍵技術,從前期開展小規模太空實驗任務到大規??茖W研究與應用,空間科學研究越來越深入,對空間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廣泛,不斷產出重要的科技成果,對我們的國民經濟和生產生活持續產生影響。
中國空間站作為支持大規模科學研究的綜合性大型研究設施,它的建設凝聚了幾代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心血。無論是長征二號F、長征五號B、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和載人飛船的研制,還是支持多學科實驗的科學實驗柜等空間研究設施和地面運行支持設施的建設,都需要克服大量的困難,解決很多的技術問題,我國的航天科學家和工程師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使我國獨立自主完成了空間站的研制和建設,為廣大空間科學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機會和平臺。
本書作者是載人航天工程任務的直接參與者,是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規劃和項目論證的主要負責人,我與作者在長期的載人月球探測論證中有過多次討論。為了讓更多的公眾了解中國空間站、了解中國載人航天,作者圍繞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和開展的太空科學研究,編寫了這本系統介紹中國空間站方方面面知識的科普書。他從我國載人飛船階段講起,系統描述了載人飛船階段,航天員出艙活動、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與發射空間實驗室階段,建造空間站階段的關鍵技術突破和開展的科學研究,使讀者能夠系統了解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歷史。書中對中國空間站的火箭、飛船、天地支持保障系統等主要組成部分及功能進行了解讀,特別是對空間站的10余個科學實驗柜等研究設施進行了系統介紹,對空間站正在開展的生命、流體、材料、基礎物理等科學實驗及進展進行了描述,使讀者能夠深入了解空間站這一重大研究平臺在科學研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作者還對正在實施的載人月球探測工程,以及未來的月球基地建設、載人火星探測等進行了設想。
本書內容翔實、邏輯清晰,將科學知識與航天郵票相結合,系統介紹了中國空間站的研制建設和精彩紛呈的太空科學實驗,語言生動活潑、表述淺顯易懂,使讀者能夠對中國空間站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對我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歷史和未來規劃能夠清楚地把握,是一本很難得的、優秀的科普書。
載人航天的腳步永不停歇,太空探索的步伐滾滾向前,希望中國的青少年一代更多地了解中國空間站和載人航天,未來更多地參與空間站和載人月球探測任務,為不斷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更好地開發和利用太空作出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