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紅糖作坊(求追讀)

陳光明靜靜看著未來媳婦吃肉。

雖然還不能把人娶回去,但兩人的關系已經(jīng)有了實質性進展。

“慢點吃。”他柔聲笑著。

林雨溪不好意思的點點頭,連耳尖都紅了。

陳光明舔了舔干涸的嘴唇,拿起一旁的鐮刀,就去割柴。

林雨溪忙阻止,但陳光明怎么會聽。

這可是表現(xiàn)的好機會,除了會照顧人還不夠。

林雨溪邊吃邊看著眼前的男人干活,目光也漸漸柔和下來。

陳光明割好柴放進背簍里,在小溪邊洗了洗手,先一步下了山。

八十年代人的觀念很保守,談對象連牽個手都小心翼翼的,看電影都要隔著坐。

一個不小心被人舉報個耍流氓,還是挺嚴重的。

等他回到家,陳父也晃悠悠的回來了,顯然在外面喝了不少酒。

同時,陳父還帶回了明天村里生產(chǎn)隊要組織砍蔗突擊隊的消息,村里人都能去干活賺工分。

到時候紅糖賣出去的收益,會劃出一部分按照工分發(fā)放。

陳光年夫妻聽了都很興奮。

他們每年參加砍蔗突擊隊都能賺到不少。

而今年村里還建了紅糖作坊,賺得肯定能比往年多。

陳光明聽了也很高興,現(xiàn)在甘蔗開砍,那他就能試著實施計劃了。

因此,他第二天也跟著一起去了甘蔗田。

他一路上東張西望,重生回來他還是第一次在村里晃悠。

村口的老槐樹下,可以看見幾位老人搖著蒲扇圍坐一起,用方言聊著家長里短。

小路兩旁都是用泥土和石塊堆砌的簡陋民房,屋頂覆蓋著青瓦。

木門半掩,偶爾可以看到孩子們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光著腳丫子在門檻上玩耍。

“幺兒,你也要去?”

陳母納悶的看了陳光明一眼。

以往這個好吃懶做的小兒子可從來不下地的,今天這是轉性了?

今天竟然沒挑貨出去賣,跟著她們往地里跑。

村里的其他人也看到了陳光明,看他居然也往甘蔗地去,全都狐疑的打量著。

陳家老二竟然也要去下地了?這可真稀奇。

甘蔗地就在村尾的邊上,走個不到十分鐘就到了。

他們來的時候,已經(jīng)有不少人已經(jīng)在甘蔗地里忙活開了。

甘蔗地里種的全都是青皮甘蔗,這種甘蔗糖量高、纖維柔軟、汁水豐富,更適合熬糖。

紫皮甘蔗水分多但糖分較低,更適合作為鮮食果蔗。

此時那些干的快的,已經(jīng)扛著甘蔗出來了,有專門的大隊干部在一旁記工分了。

陳父和陳母到了后,連忙去生產(chǎn)大隊長那里登記。

陳村長是他們叫習慣了。

正式點就應該叫生產(chǎn)大隊長,屬于人民公社體制下的基層干部。

陳父被叫到了甘蔗田旁的紅糖作坊里,陳母和陳光年夫妻倆一起進了甘蔗地。

陳光明沒有進田,他跟著村長和陳父一起去了紅糖作坊。

不少村民看見這一幕,暗自撇嘴,就知道陳光明就算來了這里,也不可能下地的。

二流子還是二流子啊。

林雨溪也跟著林父一起來賺工分。

林父負責砍,她負責把東西扛回去。

至于她的兩個弟弟,下地是不可能的,早就不知道跑哪混去了。

她自然也聽到了一些村民私底下的話,抿了抿嘴沒有言語。

陳光明這邊已經(jīng)跟著進了紅糖作坊。

鎮(zhèn)上的古法紅糖熬制依靠連環(huán)鍋和直風槍灶工藝,已經(jīng)傳承了千年之久。

此時紅糖作坊還沒有開工。

那些剛剛收割的甘蔗,會按照鎮(zhèn)上糖廠配額先送過去。

但是糖廠總共能消耗的甘蔗只有十分之一不到,多余的全都要靠村里自己消化。

“叔,這作坊就這么點大。”

“就算那些甘蔗都送進來,也消化不掉吧?”

陳光明打量了一番,開口道。

此時作坊里的大家都在檢查紅糖作坊的灶和鍋,沒有一個人搭理他。

陳光明整日游手好閑的印象已經(jīng)深入人心,他能進來還是看在陳父的面子上。

沒人搭理他,陳光明也不惱,他打量著面前的一排鍋,忽然輕咦了聲,“你們這臺子怎么都差不多高?”

“幺兒,有什么問題嗎?”陳父疑惑道。

小兒子腦子活懂得多,他既然說有問題,那還真的可能有問題!

其他人的目光也看過來,見到說話的是陳光明,有些干部的臉色就沉了下去。

“當然有問題了。”

“你們不會是打算每人一個鍋,自己熬自己的吧?”

還真被陳光明說對了,他們就是這么打算的。

這里包括陳父在內,在家里也都是這么熬的紅糖,沒人感覺有什么不對。

“古法熬糖的核心就是直風槍灶和連環(huán)鍋。”

“這連環(huán)鍋需要控溫,鍋必須按溫度梯度排列。”

“你們自己一個鍋的土方法,熬一點紅糖還行,熬多了肯定糊鍋。”

陳光明有些無語了。

看來前世村里的紅糖滯銷,除了鎮(zhèn)上產(chǎn)的紅糖確實太多外,這質量也是大問題!

大家都不是傻子,肯定誰家紅糖好買誰家的啊。

如果紅糖質量真的有問題,就算他能找到門路,也根本賣不出去啊。

他算是服了,這些大人能靠譜一點嗎?

“這......光明你是怎么知道的?”陳村長目光閃了閃。

他仔細一琢磨,感覺陳光明的話真有點道理,似乎也聽人提到過類似的話。

只是場中的大家都沒有熬紅糖的經(jīng)驗,當然是平時怎么熬,現(xiàn)在就怎么熬了,所以就按平時經(jīng)驗建了。

“平時跟我一起混的里面就有一個家里是做紅糖的,我去年進過他們的糖廠。”陳光明胡謅道。

古法紅糖可是鎮(zhèn)上的招牌之一,他前世也專門了解過。

雖然沒有親自熬過紅糖,但理論知識他還是懂不少的,一眼就能看出問題。

“那你去問問你朋友,這紅糖該怎么熬?”陳父立馬道。

陳光明翻個白眼,“熬紅糖手藝可是他們村的命根,怎么可能跟我說。”

這一點他確實沒說錯。

這熬紅糖手藝就是只會下金蛋的雞,根本不可能跟外人說。

不然的話,村里早就向對方請教了,也不至于建個紅糖作坊都不倫不類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西安市| 安远县| 分宜县| 拉孜县| 丰城市| 承德市| 永修县| 弥勒县| 宾川县| 新平| 太仓市| 禹州市| 溧水县| 吉水县| 长丰县| 晋中市| 马公市| 区。| 遂平县| 通辽市| 井研县| 邢台县| 眉山市| 灵璧县| 平顺县| 团风县| 平凉市| 广水市| 黄山市| 资兴市| 梅河口市| 深圳市| 沙坪坝区| 江北区| 原阳县| 扬中市| 江都市| 怀安县| 井研县| 松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