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蔣琬和劉禪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諸葛瞻的身上,心中有那么一絲期盼。
諸葛瞻也微微一簇,他是來勸誡北伐,如今卻要成了謀局之人了嗎?
“真是難搞!”
諸葛瞻心中滿是嘀咕,腦袋的思緒也飛快的轉著,想要從中想到解救之法。
身為諸葛之子,自己的命運,早就已經和蜀漢綁在一起了。
這也是在自救。
蜀漢有蜀漢的爛漫,值得諸葛瞻鞠躬盡瘁。
君不見,為將者,姜維、關彝、張遵、諸葛尚以身殉國,馬革裹尸,保衛之蜀漢最后的防線。
君不見,為王者,劉諶以血染太廟,給予了蜀漢最后的顏面。
君不見,為君者,劉禪忍辱而降,給予了蜀漢最后的仁慈。
他們每一個人,都做到了,自己該做的。
為將者,念國土疆域。
為王者,思社稷安危。
為君者,懷黎民百姓。
這樣的家國,這樣的英杰,如何不讓人心生向往呢。
“當下之勢,絕對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動兵勢!”
與兩人的交流后,使得諸葛瞻更為清楚當今蜀漢之勢了。
“但不是北伐,而是伐吳。”
諸葛瞻壓低了聲音說道。
柿子應該挑軟了的捏。
劉禪、蔣琬二人心中皆是一跳,其想法,還真是與他人想法的格格不入。
“不可,東吳乃是盟友,曹魏勢大,只有吳漢聯合才能抗衡之!”
一邊的蔣琬,則是輕搖頭,伐吳,又不是沒有討論過。
這樣不符合利益所求。
他們內斗,更會讓魏國坐收漁利,那樣兩國滅亡的更快。
現在的吳蜀,就是在滅國之危下,才不得不摒棄前嫌,抱團取暖。
“不然,與吳合盟,只不過是同床異夢,難道先生還不曾體會到嗎?”
諸葛瞻反駁道,與東吳合作,就是在給自己找不自在。
其實也是局勢使然,三方相互制約,誰也不想誰做大。
自有自強,此才能破敵。
“而且,東吳如何可謂之為盟友呢,依思遠愚見,更應伐東吳之。”
“漢賊不兩立,孫氏歷代深受皇恩,孫權占據江東,枉顧漢室,立國稱帝,篡奪國柄,實乃大賊,我朝承載漢室之志,怎么可與漢賊合盟呢?”
諸葛瞻濤濤不絕。
劉禪靜立當場,這就是實事。
曹丕如何說,也有漢獻帝的禪讓。
劉備有衣帶詔,有漢室宗親之名。
他孫權有什么,他有臉。
也只有他才會稱自己為大帝,在歷史書籍上,是不被承認的,只是吳王而已。
“加上東吳,白衣渡江,背信棄義,才使得我大漢淪為如此之勢。”
話已經講到這個份上,還不贊同伐吳嗎?
諸葛瞻言畢,靜靜的看著阿斗。
難不成,這位真的就沒有一點血性了嗎?
父親、二叔和三叔,都因東吳而死。
劉禪臉色鐵青,眼中帶著怒火,顯然是已經要壓不住了。
與東吳,不止是有國仇,還是有家恨。
與魏國,那只能說是國仇。
但是最后,那一股怒氣,還是深深被劉禪壓了回去。
大局為重,不可私情。
不然,先帝劉備就是榜樣。
要不是他沖動伐吳,也不會兵敗身死。
“江東多杰瑞,又占據長江天險,伐之,必不能在短時間之內攻破,啟時曹魏,就會領兵來伐,那便是腹背受敵。”
劉禪又變得了心平氣和,若是意氣用事,怕是早就和吳國掐架起來了。
說著,他的目光又投向了諸葛瞻。
無奈而已。
若是有曹魏之勢,第一個滅的就是東吳。
“滅東吳雖難,但想要取荊州之地,卻是容易,我大漢若有二州之地,實力也必定翻上一翻,不至于處于最弱之勢。”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但是卻能最大程度的進行矛盾轉移。
劉禪沉默了。
蔣琬也是不語。
如此的話,是要改變所有的布局。
牽一發而動全身。
吳漢好不容易緩解的關系,也會一下降至冰點以下。
對于此事,哪怕是劉禪也不敢輕易做決定。
就算是他覺得可行了,也是要與諸葛亮說明白。
不然,又要搬出先帝來壓自己了。
劉禪深吸一口氣,十分為難的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此時站在一邊的蔣琬卻突然開口道:“陛下,此事怕是要盡快決斷,不出所料的話,明天朝議,丞相就會提及北伐之事。”
劉禪也猛然回想起了什么來,今日早上,可才向自己提交的出師表。
而且,自己也是同意北伐了。
明天的朝議,就是走個過場罷了。
在諸葛亮那三寸不爛之舌的攻勢下,任何的反駁,都是無濟于事。
但是,現在一聽諸葛瞻的進言,也是別有一番道理。
還好快了一步。
不然,勸都勸不住了。
諸葛瞻心中不由的感到慶幸。
劉禪也差不多意動了,只要再加一把火,就能阻止北伐成功了。
“對,北伐在即,不得耽擱!明天朝議,就論伐魏和伐吳之利弊。”
劉禪點了點頭,兩者只能選其一。
時間緊,任務重。
“陛下,伐吳之事,萬不可在朝堂上而議,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否則不成矣。”
“陛下試想一下,如果我大漢一早就知道東吳包藏禍心,加以兵力防備,荊州會有失嗎?”
諸葛瞻立即說道。
兵法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東吳也正是利用了關羽還在與曹魏大戰,兵力后移的情況下,才得以攻下了荊州。
若是早有防備之心,白衣渡江,也只能攻打下等個郡,而不會致使整個荊州易主。
聞言,劉禪和蔣琬也已同會意。
諸葛瞻是要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
只見劉禪來回度步,思慮著可行性。
慢慢的,他走向了皇椅,一把座在了上面。
突然,眼睛一瞪,別有一番氣勢。
日積月累下,還是有了上位者之勢。
“來人,宣諸葛丞相入宮議事。”
這一刻,劉禪也已然有了決定。
殿外。
兩名內侍躬身,向后退去。
劉禪端坐于龍椅之上,威嚴的目光,變得柔和了很多。
“丞相于軍中,處理軍務,也不知道何時才至,思遠、蔣長史,就隨朕一起用餐吧。”
這哪里敢拒絕啊。
不知道是講了一天,還是正在長身體的緣故,諸葛瞻是覺得很餓了。
“多謝陛下!”
諸葛瞻、蔣琬都一起答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