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散開,多立于山間,全面包圍而去,以壯聲勢!”
向條果斷地發出命令,他沒有絲毫的遲疑和猶豫,心中已然有了清晰的決斷。
只見傳令兵聞令而動,如同離弦之箭一般,迅速領命而去,他們身姿矯健,行動敏捷,眨眼間便消失在了山林之間。
不多時,后方,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蔣斌正快步趕來稟報軍情:
“長史、軍師,據前方探子回報,吳軍已然抵達,但似乎已經察覺到了我方的軍事布置,此刻正在山口之外駐軍停留,并未貿然前進。”
聽到這個消息,蔣琬微微一怔,旋即不由自主地扭過頭去,將目光投向那端坐在四輪車上的諸葛瞻。
此時的諸葛瞻氣定神閑,老神在在地閉目養神,仿佛周圍發生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也可能是被四人抬著,舒服的睡著了。
蔣琬心中卻不禁暗想,難道這一步他早就料到了不成?
“知道了。”
蔣琬輕點了下頭,表示自己已經了解情況,隨后又朝著蔣斌揮了揮手,示意他暫且留在此處,不必急著做出進一步的部署。
緊接著,蔣琬轉頭看向身旁的諸葛瞻,微笑著開口問道:“思遠,此前你敢與文豹立下軍令狀,莫非是早已預見到了這一幕?”
說話間,蔣琬輕輕地撫摸著自己下巴上的胡須,眼中滿含笑意。
諸葛瞻緩緩睜開雙眼,站起身來,輕輕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感慨之色說道:
“這倒并非如此,實在是江東之地人才輩出,那些青年才俊猶如長江之鯽,數不勝數,不能輕視之。”
東吳集團是人才輩出,可不似蜀漢之般。
若不是后來的吳主無道,自毀城池,晉國要完成一統,絕對是不可能一戰而畢。
“思遠,所慮確實有理,然,我蜀漢的后起之秀,也比比皆是,江東再多的才俊,也無一可堪一戰,不是都成為了思遠的甕中捉鱉了嗎?”
蔣琬笑道,在其看來,蜀漢的后輩雖少,但如今有諸葛瞻這一個神童,勝過了千千萬萬才俊。
“還尚未塵埃落定,此刻就匆忙下結論,有些操之過急了。”
諸葛瞻微微皺起眉頭,神色凝重地說道。與蔣琬的樂觀態度不同,他深知江東人才輩出。
過往的交鋒中,可讓蜀漢吃足了苦頭。
而武陵郡一直以來都是東吳嚴密防守的重要陣線,其中說不定隱藏著一些尚未嶄露頭角的厲害將領呢。
想到此處,諸葛瞻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憂慮。
“目前我們的防線已經精心部署了三重,就算吳將們再怎么勇猛無畏,想必也是難以突破重圍的。”
蔣琬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緩緩開口說道,語氣中透露出一種自信。
在他的眼中,如此周密的防御安排應該不會存在什么明顯的漏洞。
然而,諸葛瞻并沒有因此而放松警惕,緊接著追問道:“那么澧水有沒有做好布防措施呢?”
聽到這個問題,蔣斌立刻向前邁了一步,雙手抱拳行禮,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回軍師,澧水水勢洶涌湍急,船只很難順利通行。基于此情況,我們并未派遣人手前去布防。”
蔣斌不似向條,他早就得到了蔣琬的提點,對于諸葛瞻的非凡才能已有了大致的了解。
正如蔣琬所說,此人是“天佑季漢,降以輔世。”
“我曾聽聞,江東八歲小兒,都能在江面之上,如履平地,這澧水之水雖急,但是對于善水者而言,也并非致命。”
諸葛瞻還是有所擔憂,畢竟,他現在所執行的是信息戰,不能出現任何的一點失誤。
“軍師所言極是,我立即安排人手,在澧水之上,進行布防。”
蔣斌聞言,臉色微變,確實是他所慮不足。
“多增點人手,你也親自去澧水上監督,如是吳軍要將消息傳出去,最可能就是水路。”
蔣琬也是急道,差點,計劃就要毀于一旦。
澧水不能大量行軍,但是要逃走幾個吳軍,還是可能。
蔣斌還是考慮不足,難當大任。
“諾!”蔣斌領命前去。
而,諸葛瞻一行人,還再攀援山路。
沒過多久,他們便成功登頂。
站在這山之巔峰,俯瞰下方,只見山底的全貌一覽無余。
無論是蜿蜒曲折的山路,還是郁郁蔥蔥的樹林,亦或是星羅棋布的丘陵,皆清晰可見。
目光稍稍一轉,便能瞧見遠處吳軍和蜀軍的一舉一動。
此時,蔣琬不禁贊嘆道:“文豹果然深諳兵法韜略,懂得采用分兵包圍之計,如此一來,便可確保沒有任何一名吳軍能夠僥幸逃脫!”
從這山巔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山壑之中,分布著眾多大大小小的蜀漢軍隊分支。
這些隊伍猶如一張嚴密的大網,將吳軍牢牢地困在了其中,使其進退不得,就連后路也早已被徹底截斷。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哪怕有必勝之局。
“此計雖好,但也將兵力分散了,若是文豹將軍領的是三萬大軍,從幾路圍堵,自然沒有問題。”
“可如果,吳軍三千甲士朝一個方向突圍呢?”
諸葛瞻開口道,這也是極有可能的。
也有可能,吳軍被向條的疑兵之計所惑,選擇了投降。
就看,吳軍的將領,到時,會怎么做了。
蔣琬欲言又止,最后也是作罷,也將目光注視至山腳下。
“殺!殺……!”
震耳欲聾的喊殺聲,突然間從那山間密林之中洶涌而出,直沖向九霄云外。
這聲音如同驚雷乍響,又似萬馬奔騰,帶著無盡的殺意和氣勢,令人聞之膽寒。
吳軍紛紛舉目望去,但見四周皆是蜀軍那迎風飄揚的旗幟,密密麻麻地布滿了整個山林,一眼望不到盡頭。
這些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給人以一種無法抵擋的壓迫感。
面對如此突如其來的變故,原本有些騷亂的吳軍士兵們頓時陷入了恐慌之中。
然而就在這時,只見呂據和朱績兩位將領猛地抽出腰間長刀,齊聲大喝道:
“不要亂,鎮定,各司其位,違者斬!”
他們的聲音洪亮,穿透了那嘈雜的喊殺聲,清晰地傳入每一個吳軍士兵的耳中。
在兩位將領的高聲喝止下,那些騷動不安的吳軍士兵們逐漸恢復了冷靜,迅速調整好自己的位置,重新站穩了隊形,擺出了防御的姿勢。
正所謂將乃兵之魂,只要將領們臨危不懼,那么軍隊的陣型,自然也就不會輕易被打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