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易搖搖頭,“我追求的并不是這個,將門派發(fā)揚光大,也只是因為先師囑咐。有蕭兄幫忙,我才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
蕭峰好奇道:“不知林掌門追求為何?”
林易回道:“隨心所欲,逍遙自在。”
在林易眼里,爭霸天下可為可不為,完全看心情。
蕭峰嘆道:“何其難也!”
林易點頭同意:“是很難!人生在世,又有幾件事能夠稱心如意呢?”
蕭峰繼續(xù)道:“我若是不愿意助你呢?”
林易哈哈一笑:“蕭兄難不成覺得我會挾恩圖報強迫你?那也太小看我了。我來救你,從未有任何想讓你回報的想法。你心系蒼生,悲天憫人,思想境界完全超越了國界和民族。我雖然與你的理念不同,但發(fā)自內(nèi)心的欣賞你。你這樣的人世所罕見,死了就太可惜了。”
蕭峰被林易這一頓吹捧,并沒有飄飄然。
“林掌門謬贊了,蕭峰愧不敢當(dāng)。若此次能夠平息宋遼之戰(zhàn),蕭峰僥幸不死的話,愿意同林掌門共赴天山,再詳談相助之事,如何?”
林易并不反對,蕭峰愿意詳談,就還有機會。
“甚好!那咱們事不宜遲,就此返回雁門關(guān)。省得又有契丹精兵追來,逼我大開殺戒。”
蕭峰苦笑一聲:“林掌門未免過于心急,興兵南下,非旦夕之功,我想先等幾天,看看我義兄準(zhǔn)備得如何了。若有機會,我還是想勸他一勸。”
林易道:“看來蕭兄還是不死心,也罷,我便陪你走一趟,暗中接應(yīng)你。”
林易為了救蕭峰,將看管蕭峰的這許多契丹官兵盡數(shù)殺死,王府仆從下人早已經(jīng)倉皇逃走,料想要不了多久,就會引來大批契丹精銳。
這時還是夜晚,城門緊閉,南院大王王府出了這么大的事情,明天就會封鎖全城,挨家挨戶搜尋蕭峰的下落。
蕭峰不想看見第二日契丹精兵搜索全城弄得滿城風(fēng)雨,便和林易一起,先出了王府,趕往北城門。
北城門城墻只有三丈高,當(dāng)然難不倒林易和蕭峰這樣的高手。
蕭峰掌力可以遠程攻擊,疊加之下,到達十五六丈之遠。
林易和蕭峰只輕身一躍,便找個偏僻的城墻,輕而易舉翻上墻頭。
不得不說,天龍八部位面,武力值非常恐怖,蕭峰并不十分擅長輕功,但無論是奔跑還是飛躍,又或者閃避,都很強。
蕭峰站在墻頭,朗聲叫道:“諸位大遼將士,你們?nèi)シA告皇上,說道蕭峰得罪了皇上,皇上將蕭峰鎖于獅籠之中,全然不顧結(jié)義之情,蕭峰雖惱,卻并不恨他。只是宋遼大戰(zhàn)若起,我契丹兒郎亦會死傷無數(shù)。南征之事,還請皇上三思,切莫一意孤行。”
說完,蕭峰縱身飛下墻頭,只留城墻上下許多契丹將士的喧嘩聲。
林易一身黑衣,又有蕭峰擋住他身形,簡直與夜色融為一體,眾城墻守衛(wèi)竟無一人發(fā)覺。
接下來數(shù)日,林易和蕭峰探查耶律洪基南征部署情形,耶律洪基親自坐鎮(zhèn)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源源不絕的契丹精銳往南京析津府集合,兵力與日俱增,很快就增加至數(shù)萬之眾。
耶律洪基雖然不知道蕭峰是怎么逃脫的,但他對蕭峰的勇武忌憚萬分,將自身的安全防衛(wèi)工作,安排得無比嚴(yán)密。
當(dāng)然了,如果林易一心要刺殺耶律洪基,安排得再嚴(yán)密都沒有用,林易一定可以找到機會下手。
不得不說,林易為了請蕭峰幫忙,可謂是下了血本,不知浪費多少時間,花費多少精力。
否則,以林易的個性,根本不會來趟渾水,天下紛亂與他何干,又不是他干的。如果什么都要管,豈不是要忙死?
掃地僧可比林易逍遙多了,已經(jīng)看破紅塵,一心躲在少林藏經(jīng)閣,林易估計掃地僧應(yīng)該是想武道突破或者是成佛。
林易等完成無崖子囑托的最后一件事,發(fā)揚光大逍遙派,便也做自己的事情去。
練武修仙,如花美眷,良辰美景,星辰大海,都很令人向往。
諸天那么大,林易想去看看。
蕭峰見耶律洪基深居簡出,守衛(wèi)嚴(yán)密,根本找不到機會勸說。
于是,林易將千里傳音的功夫和獅吼功都教給了蕭峰。
蕭峰多次施展千里傳音,勸說耶律洪基回心轉(zhuǎn)意,不要南征,同時請耶律洪基出來見面。每次都被耶律洪基派人喊話拒絕,并勸說蕭峰回心轉(zhuǎn)意,他既往不咎,仍舊給與蕭峰高官厚祿,當(dāng)然也被蕭峰拒絕。
契丹官兵大部分人見識過蕭峰的勇武,又見蕭峰施展千里傳音這般詭異莫測的手段,個個心里駭然。
蕭峰沒有動手殺過任何一個契丹士兵,要不然恐怕會引發(fā)這些契丹兵的恐慌。
但即便如此,數(shù)天以來,耶律洪基的軍隊,士氣普遍低迷。
試想一下,一個戰(zhàn)神天天反對出征,普通士兵誰還有士氣呢?
不過,被蕭峰這么一搞,林易覺得讓蕭峰再喊話引耶律洪基出來,絕無可能了。
倒是蕭峰瓦解了契丹戰(zhàn)士的士氣,林易覺得很有效果。
林易思路一下子打開了,有多種方式,可以讓耶律洪基知難而退嘛!
耶律洪基一心南征,不受點挫折,怎么可能會善罷甘休呢?
一個人,你勸說他千句萬句,他不會聽的。
但是,如果你將他打得頭破血流,他就知道厲害了。
林易果斷跟蕭峰商議,“蕭兄,你也看到了,耶律洪基油鹽不進,不可能會迷途知返,除非給他一個終生難忘的教訓(xùn)。我決定返回雁門關(guān)了,作一些準(zhǔn)備。我要耶律洪基在雁門關(guān)前折戟沉沙,寸步難行,徹底熄了他的念想。”
蕭峰蹙眉道:“大軍若到了雁門關(guān),恐怕是一場血戰(zhàn),我實不忍見契丹兒郎和大宋將士拼得你死我活。”
林易解釋道:“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會。我是懶得繼續(xù)浪費時間了,你要想繼續(xù)勸耶律洪基,你隨意。”
蕭峰沉默半響,道:“大軍開拔,應(yīng)該還需要月余,我再勸勸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