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縹緲峰離開,耗時三個月,林易、蘇星河和薛神醫到達了擂鼓山。
若非林易以純陰真氣冰封李秋水和丁春秋的石棺,兩人尸體都要發臭了。
這并非林易大發慈悲,而是不想聞尸臭味道。
此時的擂鼓山下,跟周末的電影院一樣,冷冷清清,一個人都沒有。
薛神醫奇怪道:“星宿派這上千人,居然連個守衛都不派?”
林易淡淡道:“丁春秋都消失好幾個月了,這群烏合之眾沒有人約束,怎么可能老老實實守山,且先上去看看。”
三人坐著馬車,繼續往擂鼓山上進發,一直到半山腰了,還是一個人都沒有。
這下,傻子都知道不對勁了。
林易吩咐道:“應該是發生什么變故了,薛師侄,等祭拜完,你回頭查一下。”
薛神醫領命,“是!掌門師叔!”
半山腰再往上,都是山路,馬車無法通過。
三人便下了馬車,林易當先,蘇星河扛著李秋水的石棺,薛神醫扛著丁春秋的石棺,兩人隨后。
李秋水還需要安葬,無崖子還需要祭拜,林易便帶了一把鏟子和一些祭祀用品。
三人很快來到半山腰上,也就是之前蘇星河擺珍瓏棋局的地方,從山下到這里,還是沒人,到處路途上卻是一片狼藉,顯然有許久沒有人收拾了。
三人繼續往上,直接到擂鼓山山頂,埋葬無崖子的墳墓處。
無崖子的墳墓倒是沒有被破壞,但墳墓前,到處散落已經風干硬化的糞便。
蘇星河氣得大罵,“丁春秋這個逆賊,真是喪心病狂!”
林易倒沒有很生氣,丁春秋已經很收斂了,應該是李秋水警告過他,否則他不會這么老實。
“丁春秋已經死了,薛師侄,你把這些污穢物放在丁春秋棺材里,讓他也嘗嘗味道。”
林易說完,將鏟子遞給薛神醫。
薛神醫很贊同,接過鏟子,道:“掌門師叔放心,我一定辦好,讓丁老賊遺臭萬年。”
薛神醫打開丁春秋石棺板蓋,將無崖子墳墓前所有風干硬化的糞便全部給鏟到了丁春秋棺材里,最后又蓋上石棺板蓋。
林易拿回鏟子,在無崖子墳墓旁新挖一個大坑,將李秋水的石棺放入坑內,而后填土掩埋。
等埋葬好李秋水,林易虛指對著無崖子墓碑上比劃,石碑上很快便浮現兩行字。
“無崖子之墓!林易、蘇星河、薛慕華立!”
而后,又如法炮制,也給李秋水立了個墓碑。
天龍八部位面,以指力在石頭上刻字,段延慶就可以輕松做到,更別提林易了。
后世黃藥師在石頭上刻字,竟然還要用化石散,可見后世武學之沒落。
林易處理完,這才和蘇星河、薛神醫一起,在無崖子墓前焚香祭拜。
李秋水雖然想殺林易,但林易是最后的贏家,可謂是將李秋水薅得干干凈凈,還惦記著李秋水的孫女李清露。
林易便也給李秋水祭拜了一番,感謝李秋水的慷慨,免得她在九泉下詛咒自己。
祭拜完無崖子和李秋水,薛慕華詢問道:“掌門師叔,丁老賊的石棺怎么處理?”
“隨便找個地方埋了吧!”
“那我把丁老賊埋在上山的路口下面,我要每一個上山的人都踩著丁老賊的棺材過。”
“隨你!”
薛慕華扛起丁春秋的石棺,隨著林易和蘇星河下山。
三人行至半山腰位置,蘇星河看著自己之前擺珍瓏棋局的石桌,陷入了回憶之中,駐足良久。
“師弟,我在這里陪著師父住了接近三十年,如今心愿已了,再無遺憾。我想留在這里,為師父守墓。”
“師兄,將逍遙派發揚光大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呢,我需要你的幫助。我想,師父泉下有知,也不會愿意你沉溺于過去。”
薛慕華也勸道:“師父,掌門師叔所言甚是!您放心,師祖這里,我會派人來守護。”
蘇星河被林易和薛慕華勸說,扭扭捏捏,最后還是改變主意了,決定下山,為逍遙派的發展繼續發光發熱。
三人下到擂鼓山山口位置,薛慕華將丁春秋的石棺埋在地下,以后每個上山的都會踩著過。
事畢,林易、蘇星河和薛慕華來到薛慕華另一處備用的莊園。
薛慕華作為江湖知名神醫,薄有家資,自然不會只一個莊園。被李秋水燒毀的那處莊園,薛慕華準備重修。
三人在薛慕華備用莊園住了數天,薛慕華也收集到了最新的江湖信息。
其一,星宿派如今是阿紫做主,她自封掌門,收攏了之前擂鼓山上千烏合之眾。
其二,丐幫已經選出來了新幫主,此人日夜帶著斗笠,蒙著面紗,外人不知道其面貌身份,只知道名字叫莊聚賢。
其三,莊聚賢跟阿紫混在一起,唯命是從。星宿派已經占據了洛陽丐幫總舵所在,將丐幫整得烏煙瘴氣。
其四,丐幫欲要跟少林派爭奪武林盟主,已經發出邀請函,邀請各路英雄好漢同時于九月九日重陽節那天聚集少林寺,召開武林大會。
林易聽得薛慕華的匯報,心里了然。
這所謂的莊聚賢,自然是原聚賢莊少莊主游坦之。
林易穿越而來,搶奪了虛竹的機緣,又做了一系列事情,導致劇情局部發生了變化,這都在林易意料之中。
為了完成無崖子的遺愿,林易忙得跟狗似得。
如今,丁春秋死了,無崖子最主要的心愿已經完成。
四大惡人死了,沒了段延慶,慕容復便無法跟段延慶勾結,李青蘿應該沒什么危險了。
可以說,無崖子心愿,林易大體上已經完成了。
至于將逍遙派發揚光大,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還有天山童姥和蘇星河幫忙,林易根本不著急。
這武林大會,林易自然也要去看看熱鬧,許多劇情人物,林易到現在還沒有見過,不見識見識可惜了。
林易要去武林大會,蘇星河和薛慕華自然沒有意見,兩人跟少林寺關系都不錯,之前還蒙少林寺庇護過,正想出一份力,償還少林寺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