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塵歷389年。
梁燁發兵攻打齊王李掣,這一戰將決定東南與南方的歸屬。戰鼓未響,硝煙已在空氣中彌漫,南方大地都在緊張氛圍中震顫。
八年前,紛爭拉開序幕。梁燁率精銳大軍猛攻陳王朱安和,朱安和的領地瞬間戰火紛飛,城池接連失守,百姓流離失所。
他自知不敵梁燁,便向齊王李掣求援。
當時,齊王正與孫昊明爭暗斗,矛盾尖銳。
看到陳王的求助信,李掣不屑一顧,覺得這是陳王的垂死掙扎,不如坐山觀虎斗,等雙方兩敗俱傷后再坐收漁利,于是只給了個模糊答復便將此事拋之腦后。
梁燁軍隊勢如破竹,陳王防線紛紛瓦解。
朱安和每日愁容滿面,謀士雖足智多謀,也無法改變軍力懸殊的局面??粗I地漸小、士氣低落,朱安和滿心絕望。
無奈之下,朱安和決定妥協。他深知只有依附齊王才有一線生機,于是不顧眾人勸阻,親自前往齊王領地。
他身著樸素衣衫,帶著幾名隨從,風塵仆仆來到齊王府邸。
見到李掣后,朱安和恭敬行禮請罪,懇請齊王收留自己,并承諾愿為其部下,赴湯蹈火。
李掣眼中閃過得意,沉默片刻后提出條件:軍隊聽從指揮、領地歸其管轄并上交部分稅收資源、必須忠心不二,否則定斬不饒,朱安和毫不猶豫答應。
就這樣,朱安和這位陳王成了齊王部下,暫時保住性命和部分領地。
梁燁在得知朱安和投靠齊王,心中大怒,不顧謀士建議,發兵數十萬與齊陳兩軍對壘,最后以梁燁退守關內結束。
此戰奠定了齊王的地位,也讓“陳王”朱安和甘愿成為安懷侯。
至此齊王已占六州三縣之地,是當時最大的諸侯王。梁燁盡管失利,但其自身實力強大,哪怕損失五萬大軍,還是齊王的勁敵。
在白慎退出甫京后,甫京迎來短暫安寧,旋即又陷入混亂。
著塵歷三百八十年五月,秦圖親率四萬大軍一路橫推,將甫京附近郡縣收入囊中,中旬便起兵直逼梁朝古都甫京。
彼時甫京因左劉之爭、白慎統治等,民生凋零,人口從兩百多萬銳減至十幾萬。五月十七日,戰爭打響,不出一個時辰秦圖就攻入昔日皇宮。
但到了五月二十日,渭源王陸湛攜二十一萬大軍登場,輕松碾壓秦圖的五萬人馬,將其全部活埋。
陸湛手段狠辣,甫京在他的統治下猶如人間煉獄。
383年,楊離攻打甫京,被陸湛斬殺八萬,楊離逃遁。
384年,劉闥知攜大軍來犯,陸湛三戰三敗。
385年,陸湛被殺,甫京易主。自此甫京進入短暫的和平。
389年齊王李掣被梁燁所滅,南方只剩梁燁和孫昊兩大勢力。
391年,梁燁大舉進攻孫昊。
392年,羅云關破,孫昊十萬大軍煙消云散。
393年,錢越南下,白慎首戰失利。
393年6月,白慎部采取示敵以弱,分進合擊之策,重創錢越部,七月中,錢越聽從謀士建議,基本穩定敗勢。
395年,白慎命三萬騎兵圍點打援,自統領二十六萬大軍,強攻錢越防線。錢越被迫分兵,疲于應對。
十一月底,錢越再次被打敗,麾下將領死傷殆盡。到此時錢越的地盤基本被白慎所占。
396年,錢越死于曹炎手上,其部十不存一。五月,曹炎降。
同年,白慎進攻甫京,劉闥知領兵抵御。
397年城破,劉闥知焚皇宮,三月十七日,白慎平定劉闥知部殘余勢力,徹底平定北方,改甫京為甫定城。
次年改狄安為太安城,隨后登基稱帝,國號靖,史稱太靖。
同年,孫昊不敵梁燁,敗退西部,無力回天。
399年五月,梁燁北上征伐,楊離歸降。六月,梁燁揮軍攻打白慎,七月底大獲全勝,重創白慎部,此后不斷增兵,雙方進入漫長膠著戰。
400年,平南王孫昊在平襄稱帝,國號為順。
402年,梁燁大軍兵臨甫京,白慎麾下陳復、慕容縉緊急支援,憑借堅城防御與巧妙戰術,勉強抵擋住了梁燁的瘋狂進攻。
403年,白慎暗中聯合孫昊,趁梁燁軍隊久攻不下、士氣低落之時,發起全線反攻。
孫昊則在梁燁后方突襲,燒毀糧草輜重、截斷補給線。梁燁腹背受敵,軍隊大亂,被迫倉皇撤退。
此后幾年,白慎聯合孫昊持續施壓,梁燁屢戰屢敗,徹底失去了染指甫京的機會。
405年,梁燁建國,是為南梁。自此梁朝被瓜分干凈,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