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輩當有凌云志
書名: 你一個煤老板,談什么科技興國?作者名: 折筆摘星本章字數: 2025字更新時間: 2025-01-08 22:54:13
幾天后,冬日暖陽。
可這寒風吹在臉上還是生疼。
陳子豪收到了來自平煤集團的正式邀請,邀請他參加一場盛大的簽約儀式。
這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商業活動,更是一次媒體聚焦的盛宴。
是給這次收購案披上了一層華麗的外衣,讓其在公眾面前大放異彩。
陳子豪穿著一套黑色西裝,站在平煤集團那莊嚴而宏偉的大門前。
倒是波瀾不驚。
太多的事情都想明白后,對這種級別的場景也沒太大的感觸。
這次簽約儀式,對他而言,不僅僅是一個形式上的過場,更是一個展示自我、宣揚理念的絕佳舞臺。
眾多媒體的長槍短炮早已架好,如同饑餓的獵豹,等待著捕捉每一個值得報道的瞬間。
走進集團大樓,一股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撲面而來,墻上掛著的榮譽證書和歷代領導人的合影,無聲地訴說著這家國營企業的輝煌歷程。
陳子豪被工作人員引領著,很快便見到了平煤集團的掌舵人王建國。
兩人之前也見過面,也不用那么拘謹。
王建國面帶和煦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怒自威的沉穩。
兩人握手寒暄,王建國對陳子豪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簡短地介紹了接下來的流程。
隨后,他們一同前往了舉行記者發布會的大禮堂。
那禮堂之大,超乎陳子豪的想象,估摸著能容納上千人。
一進門,只見禮堂內燈火輝煌,裝飾得既莊重又不失現代感。
中央是一個寬敞的舞臺,舞臺背景是一幅巨大的電子屏幕,上面滾動播放著平煤集團的發展歷程和成就。
現在led屏幕的技術也算成熟。
臺下,一排排座椅整齊劃一,此時已經坐滿了人,有集團的高層領導、員工代表。
還有來自各地的媒體記者,規格之高,可見一斑。
主持人是一位身著正裝、氣質出眾的女性,她手持麥克風,聲音清脆悅耳,正熱情洋溢地介紹著今天的活動背景和意義。
隨著她的引導,現場的氣氛逐漸升溫,人們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舞臺上。
“接下來,有請我們平煤集團的董事長王建國先生上臺,為大家發表關于收購金門煤礦集團的感想和展望。”
主持人的話音剛落,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王建國步履穩健地走上舞臺,接過麥克風,開始了他的發言。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平煤集團站在這里,宣布一個重大的決定——我們將正式收購金門煤礦集團。
這是一次戰略性的合作,也是我們平煤集團邁向更高發展階段的重要一步。
金門煤礦集團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和先進的管理經驗,與我們平煤集團的優勢互補,將書寫煤炭行業的新篇章。”
王建國的聲音渾厚有力,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充滿了對未來的信心和期待。
雖然這些文字表達還那樣的流于表面,但大家還是得耐心的聽著。
臺下的聽眾們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時點頭贊同,媒體記者們更是奮筆疾書,記錄下每一個重要的信息點。
王建國發言完畢后,主持人再次走上臺來,微笑著看向陳子豪。
“接下來,我們有幸邀請到了這次收購案中。
另一位關鍵人物——陳子豪先生。
陳子豪先生是金門煤礦集團的總裁。
請大家用熱烈的掌聲歡迎陳子豪先生上臺發言!”
掌聲如雷,陳子豪在眾人的注視下,從容不迫地走上舞臺。
他站在麥克風前,深吸一口氣,環視四周,那雙眼睛里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今天要說的話,可能會讓所有人震驚!
但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也是為了之后的科技公司宣傳。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媒體朋友們,大家好!
我是陳子豪。
今天能站在這里,我感到非常榮幸。
平煤集團與金門煤礦集團的攜手,無疑是一次強強聯合,將為煤炭行業的未來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而我,雖然已經離開煤炭行業,但作為曾經煤炭行業的一員,更想借此機會,表達我的一些想法和志向。”
陳子豪的聲音清晰而有力,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我們都知道,國家要發展,科技是關鍵。
煤炭行業作為傳統能源產業,同樣需要科技的支撐和引領。
我一直堅信,科技能夠改變世界,也能夠改變我們的煤炭行業。
但現在我國很多科技水平都極其的落后,我想改變這一切,用我的才能,去實現國家科技落后的事實。”
陳子豪看著臺下迷茫的大家伙,繼續說道。
“今年我們發現了,滬上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發明的“漢芯一號”造假事件。
他借助“漢芯一號”,又申請了數十個科研項目,騙取了高達上億元的科研基金。
華夏亟待在高新科技領域有所突破,自主研發高性能芯片是華夏科技界的一大夢想。
陳進利用這種期盼,騙取了無數的資金和榮譽,使原本該給國人帶來自豪感的“漢芯一號”,變成了一起讓人瞠目結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我深感恥辱,這樣會讓很多愿意為科技做貢獻的人寒心。
我!
陳子豪!
想改變華夏的芯片科技!
可話說回來,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多的是技術問題。
所以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改變,但我在這里發誓,不會讓平頂山人失望,不會讓華夏失望!”
臺下寂靜無聲,仿佛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清晰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陳子豪身上,被他那激昂而充滿力量的發言深深吸引。
陳子豪的話語,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每個人的心間,激起了層層漣漪。
王建國坐在臺下,目光中閃爍著贊許與驚喜。
他靜靜地聽著陳子豪的每一句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
都說少年英才,可眼前的陳子豪,雖然已近28歲,但那份對科技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
卻比許多年輕人還要熾熱、還要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