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悟道天地間
書名: 武道橫推:祖宗傳我無敵法作者名: 白與火本章字數(shù): 2221字更新時間: 2025-04-24 07:30:00
“虞家……白蓮教……牛首山……災民……”
靜室之內。
趙易面前擺著數(shù)個杯子,各自代表著不同對象,互相排列在一起。
他總感覺虞家在醞釀些什么,但一直缺乏關鍵的線索,如今有了牛首山和鐵血幫這條線,倒是可以試著向上摸索摸索。
不過在這之前,還是先提升實力為上。
趙易抬手拿起腳邊的小箱子,三件青煙縈繞的古物頓時出現(xiàn)在眼前。
抬手一掃,青煙入眉心。
【香火+298】
【香火+377】
【香火+195】
【香火剩余:3450】
趙易微微點頭,多虧了虞家虞公子為人大方,奉上了萬寶居作為賭注,否則還真不好將虧空的香火補上。
如今城里看得見的香火物,幾乎都被他掃了個大半,總不能讓他上大戶人家打家劫舍,或是干脆找?guī)准业淖鎵瀸ば┡阍崞钒桑?
話說回來,虞家的祖墳倒也不是不能考慮。
胡思亂想之間,趙易的念頭已然落入了百家姓空間之內。
【祖靈:張三豐】
【陰德:初級(2879/1000)】
【可升級】
【升級所需香火:3450/2000】
(是否升級?)
過了這么多時日,終于又可以升級張家祖靈了。
“雖然十分好奇把祖靈趙子龍升至圓滿會有什么好處,但所需的陰德香火實在太過夸張,還是先提升戰(zhàn)力吧。”
趙易搖了搖頭,香火還好說些,大不了過些時日到平陽府看看能否有些收獲,但陰德實在是越來越難搞。
一條人命一點陰德,他手中是有些銀錢不錯,但想要靠救災賺取大量陰德,要花的是十萬兩乃至數(shù)十萬兩的銀子。
隨著城外救災規(guī)模到了一定限度,陰德增長已變得緩慢下來。若不是他搗毀鐵血幫賺了些,如今恐怕還沒有眼前這個數(shù)。
思及此處,他當即不再猶豫,動念之間,青銅香爐青煙飄蕩,落于張三豐姓名之上。
亦如前番一般,諸多異象,十分玄奇。
半晌之后,異象方止。
待到那白色“張三豐”姓名化作青色,便見得一個虛幻道袍身影自其上踏步而出。
那身影腳踏青云猶如得道仙人,當空揮拳,一道陰陽流轉的太極印記如天幕般墜下,轟然撞入趙易的身軀。
【祖靈:張三豐】
【陰德:中級(1879/10000)】
【先祖垂青,得步法“武當梯云縱”】
【先祖垂青,得“武道悟性加持(高級)”】
【武境:中級(可開啟)】
伴隨著這些文字的浮現(xiàn),趙易只覺心念間有諸多感悟浮現(xiàn),關于太極拳、忘劍九式乃至于自己所創(chuàng)槍法的諸多疑難,都漸漸變得清晰了許多。
仿佛有人以大法力拂去了心頭迷瘴,讓心思變得清明無比。
更高一階的武道悟性加持!
“原本只是初有些設想的下一招槍法,如今竟感覺有所進展了,這悟性加持與槍法天賦加持加在一起,真是可怖。”
趙易略顯驚喜地自語了一句,不過更讓他期待的,還是腦海中的那門步法。
武當梯云縱!
前世聞名已久的頂級步法輕身之術。
他練武至今,雖然忘劍九式也有配合的步法,但主要適合對敵時使用。如今有了梯云縱,跑路逃命便多了一重保障。
更重要的是,這門步法輕身之能極強,或許不用到真罡境,自己便可借力踏空,比普通洗髓武者以真氣躍空不知要強了多少。
趙易這般想著,將目光投落在隱隱冒頭的百家姓下一頁上。
透過縫隙,一個上輩子十分普遍的姓氏映入眼簾。
李!
趙易挑了挑眉,眼中滿是期待,李姓在歷史上可出過不少猛人,不過大多集中在領兵作戰(zhàn)方面,也不知道來的會是哪位大佬。
這般想著,念動間身形已出現(xiàn)在了武境之內。
升級至中級后,盤坐的老道似乎也生出了些變化,周身陰陽氣機流轉,一頭白發(fā)無風自動,便似隨時要踏云而去一般,像極了傳說中的仙人。
在其身側,果然已有一道青色門戶浮現(xiàn)。
這一回,趙易倒是熟門熟路,毫不猶豫便縱身躍入其中。
剎那間,眼前景象如被石子擊碎的水面,波紋漾開時,趙易如同墜入一片黑白交織的水潭。
……
“君寶?君寶?”
蒼老慈祥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當趙易睜開雙眼,面前是個身著僧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在油燈之下翻動著經(jīng)書,目中帶著溫和的笑意。
“若是困了,便自去禪房休憩吧,老衲還需注解完這卷《楞伽經(jīng)》。”
趙易張了張嘴,正想著如何應對,嗓間便自行有聲音發(fā)出:
“師父,弟子未曾困倦。只是在想,何為天地?何為萬物?何為陰陽?何為武道?”
嗯?這回是第三人稱視角?
趙易疑惑間,老和尚卻已笑了起來:
“哈哈,你問的太深,老和尚卻是答不上來。”
老僧幽默地眨了眨眼睛,明明渾濁的眸中卻有智慧的光芒閃動:
“但佛經(jīng)有言,‘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其中種種,還需你自悟。”
張君寶若有所思,良久方才恭敬點頭:
“弟子省得了。”
是夜,趙易便見張君寶盤坐禪房,一夜未眠。
次日,少林寺柴房劈柴。木屑紛飛中,張君寶的手腕不自覺地畫出半圓,斧下柴薪裂成均勻的六瓣。
于是少年起身,辭別師長,帶著幾卷佛經(jīng),離開了少林。
趙易附在這具身軀里,雖如看客一般,卻能感覺到少年內心正醞釀著什么,像初春的溪水在冰層下暗涌,隨時可能破冰而出。
在那之后,少年走過了許多地方,見過了許多人。
少年成了中年,僧袍化作道袍。
江湖風雨,王朝更迭,恩怨情仇,世間種種自他身畔掠過,卻只留下“道”的軌跡。
而趙易,也漸漸覺得與這副身軀不分彼此,諸多感悟,隱隱有化為己用之勢。
終南山的二十年,與雪為友。
當張三豐古松下參悟《道德經(jīng)》時,趙易與他同時伸手接住了墜落的松枝。
掌心傳來細微震顫,八百二十九根松針同時落地,卻在觸及青石前詭異地懸停,輕柔地隨風蕩起,似如煙雨。
暮色之中,趙易聽見自己與他異口同聲:
“剛勁未必要用剛勁破。“
黃河九曲,張三豐赤足立于礁石,浪花在他腳踝處碎成珍珠。趙易與他的目光,卻只是平和地盯著水面,如同寂靜的深潭。
直到兩條紅白錦鯉逆流而上,在生死與繁衍之前,魚尾擺動間,互相協(xié)力,登上那高達數(shù)丈的石坡。
“原來如此!“
這一刻,趙易與張三豐的長笑聲重疊在了一處,衣袂無風自動,陰陽氣機流轉之間,驚起岸邊十三只夜鷺。
原來,這才是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