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乃天授也!(4.8k)
- 三國:王業不偏安
- 狗腳朕.
- 3306字
- 2025-01-08 18:26:43
午后。
老將軍帶著自己幾名親衛回到了斜谷大營,一路沉默。
他的臉色很不好看。
熟悉這位老將軍的人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好脾氣。
他這一生不論跟誰都合得來,不論是誰都喜歡他,所以極少有人見他如此臭著臉。
趙統亦然,當他第一眼看見自己這位老父親,心中忐忑已到了極點。
“阿父,究竟怎么了?咱們那位陛下難道真的是來打獵游玩的?竟如此兒戲嗎?”
“別問,拿酒來!”入了帥帳,趙云自顧自走著,氣得胡子都發抖,耳朵都通紅。
趙統急了:“阿父,軍中食醫與金瘡醫都吩咐過,您萬不可飲酒,會讓您傷痛發作的!”
事實上,他這老父親自打他記事起就不怎么喝酒,只有在大喜或大慟之日才偶飲一二盅。
而且,如今可是在軍中,向來是禁飲酒的。
于是他不明白,那位陛下究竟做了什么,惹得他父親生如此悶氣。
難道那位陛下身上有亡國之象?
趙云見趙統不聽吩咐,于是也懶得吩咐,大步流星走出帥帳。
過了一會,他抱兩個大甕回來。
“你們都出去,帥帳五十步內不許有任何人靠近,違令者,斬!”
趙云聲色低沉,似怒虎伏地,如熊羆張牙,讓帳中人生不出一絲違抗的想法。
帳中人很快清空。
帳外人很快清空。
過了很久,副帥鄧芝聽到消息后趕了過來。
“混壹,趙老將軍怎么了?”
趙統面有急色:“監軍,我也不知道啊,也不敢進去,軍醫說了他不能飲酒,而且軍中也不宜飲酒,您監領三軍,趕緊進去勸勸他吧!”
鄧芝聞言,向帥纛急趨而去。
掀簾而入,第一眼便見地上一個頭大的酒甕在地上滾著,而那位須發華白的老將軍正抱著又一個頭大的酒甕猛猛往嘴里灌酒。
臉色通紅,眼睛迷離,須發糟亂,坐姿散漫。
已然是喝得爛醉。
鄧芝蹙眉駐足了兩息,其后大步急趨到老將軍身邊,一把搶過那老將軍手中酒甕。
“趙老將軍,到底發生何事?混壹不是說您去巡營,為何一回來就如此縱飲?”
鄧芝沒有什么責備之意,滿臉都是對這位老將軍的擔憂。
趙云恍惚抬起頭,伸手將鄧芝招呼到身邊,附在鄧芝耳邊:“陛下到赤岸了。”
“什么?!”
“當真?!”
鄧芝大驚著問完兩句話,之后立時想起什么,大步急趨到帳門口掀開一角門簾。
看到趙統等人仍在五十步開外,這才又返了回來。
“趙老將軍方才不是巡營,是去見陛下了?”
“嗯。”趙云點點頭,“陛下過幾日要來此處勞軍督戰。”
“這不是胡鬧嘛!難道是丞相讓陛下來的?!
“不可能,丞相明知道我們是疑兵,不可能讓陛下如此弄險,這是陛下自己的意思?!”
鄧芝盡最大可能壓低了自己的聲音,可驚駭溢于言表。
他總算明白老將軍為何一個人喝悶酒了。
這不是純搗亂嘛!
趙云冷不丁從鄧芝手中一把搶過酒甕,又是猛灌一口。
鄧芝趕忙上去又一把搶回來,面露憂色:
“老將軍!
“您現在可是大軍的主心骨,擎天柱!
“萬一喝傷了身,這里的幾萬人怎么辦!
“這樣,我去赤岸找陛下,您老等我消息!”
言罷,鄧芝抓起酒甕也像趙云一般猛猛地往嘴里灌一口酒。
結果酒未入喉,他便神色一滯,整張臉瞬間黑得同茄子一般顏色。
這哪里是酒!
分明是醋!
老將軍看著鄧芝滑稽的樣子,頓時張大了嘴無聲大笑。
鄧芝看著這位老將軍大笑的樣子一陣驚疑。
艱難地將這口醋咽下,他這才嗅出,原來帳中早就略有醋味,只不過他著實心急,未曾留意。
許久之后,那位一直盯著鄧芝無聲大笑的老將軍終于止住笑意,之后似是面有難色,欲說還休。
“陛下…”
“陛下……”
“陛下怎么了?”
鄧芝此時仍以為老將軍以醋代酒是表達對天子的不滿。
而老將軍則是再次伸手將鄧芝招呼到身邊,附在鄧芝耳邊:
“陛下…”
“……”
“……”
“……”
“乃天授也!”
抑聲言罷,老將軍再次張大了嘴無聲大笑起來,笑得整個身子七歪八扭,笑得華白的須胡亂顫,笑得似乎眼睛里有了光,只留鄧芝一人瞪大了眼,錯愕得忘了呼吸。
…
夜半。
上邽。
丞相仍在伏案批注文書,檢查各營文書究竟有無錯漏疏忽,檢查負責各項事務的主官是真去做了事,還是只在文書上虛應故事。
他總能看出來。
魏延披盔戴甲大步走了進來,一邊走一邊揚聲急躁道:
“丞相,依我看,這座上邽短時間內根本打不下來!
“你之前說挖地道能行,可又被那郭淮破解!
“繼續遷延下去,于戰事不利!
“萬一魏軍上隴,那就完了!”
丞相將一卷簡牘批好放到一邊,抬頭看向魏延:“文長的想法是什么?”
魏延大步走到丞相身邊,鎧甲當啷作響:
“丞相,我也知道這郭淮糧草肯定支撐不了太久,城內人心也亂,否則那上邽李氏也不會起義響應,以至滿門屠盡。
“可咱們就是打不下啊!
“依我看,不如讓我移師一萬,去街亭跟馬謖、張休他們一起斷隴!
“只要魏軍無法上隴,那這座上邽拿下只是時間問題!”
丞相思索許久,語重心長道:
“文長,不是我不想移師,而是無法移師。
“兵法云,十而圍之,如今我們只有人馬不到三萬,方陣甚薄。
“加之我們連攻一月未能拿下,已有兵疲師老之勢。
“一旦移師,以郭淮之能,必定出城相攻。
“今敵有必死之志,而我無必勝之心,他們一旦出城相攻,我們有敗無勝。”
兵少,是掣肘漢軍采取激進軍事行動的最大因素。
對于在數量上不能實現圍城的圍城軍隊,陣線會拉長,戰陣會拉薄,被困之敵很容易破圍。
而原本氣勢如虹的漢軍,隨著相持日久,此時已是強弩之末。
丞相能看出來,能與丞相拒兵這么久的郭淮也能看出來。
這位大漢的丞相確實沒想到,郭淮居然有如此之能,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便是如此了。
魏延一下無法辯駁丞相之說,這么簡單的道理,他怎么可能不懂。
“丞相,我就說了吧,我是信不過那馬謖!
“先帝識人之明,天下罕有其比,他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堪大用,而丞相卻將最重要的斷隴之任交付于他,我為此不平!”
丞相沉吟片刻,道:“文長,我去街亭看過,那座小城雖有些破敗,但花上幾日便能修復。
“來歙當年以兩千人固守此城,擋住了隗囂數萬人馬半年進攻。
“而魏軍自雒陽奔襲兩千里,上隴之后必定疲憊不堪。
“幼常人馬多于來歙,而魏軍人馬疲于隗囂,縱使幼常之才遠遜來歙,再守兩個月不成問題。
“我也知道,大家都議當用文長、子遠(吳懿)、德信(高翔)為先鋒去守街亭,斷隴右,可是如此簡單之任,又何須柱石重將?
“文長、子遠、德信若守街亭,誰去斷涼州,誰來拔上邽,誰去守陳倉道上列柳城,阻止偽魏截我歸路,斷我糧道?”
魏延心中有火,卻也默然。
他當然知道丞相不用他去守街亭有這方面原因,卻也明白,丞相是怕他這個提出子午谷奇計之人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更明白丞相不過是想借此時機,給馬謖這個心腹一個立功機會,將來好委以重任,與他們這些先帝宿將抗衡。
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許久之后,扶刀離去。
走到帳門處,魏延又轉過身來。
卻見跽坐在席上的丞相又已在批注文書。
不知是不是眼睛花了,他夸張地弓著背,整個腦袋距幾案只有兩拳距離,手上運筆不停。
“丞相,你早些休息吧。
“實在不行,你還是把楊儀那狗東西叫回來吧。”
魏延跟楊儀是政敵,經常一言不合就拔刀架在楊儀脖子上,搞得楊儀難堪得痛哭流涕,時不時勸丞相殺了魏延。
丞相似乎是沒有聽到魏延說什么,片刻后突然猛地起身向魏延走來,神色激動道:“文長,我想到一個辦法,必然可以破城!”
魏延一愣。
“什么?”魏延嘴上問著,腹誹不已。
上次挖地道的時候你也說一定可以破城來著,害我挖了兩天地道,腰都要斷了。
“我們把地道挖薄一些,最后將支撐地道的梁柱燒毀,則城墻必塌無疑!”
魏延再次一愣:“這能行嗎?”
“必然可行!”丞相聲色激動。
這其實怪不得魏延見識少。
各種攻城之法及攻城器械,歷朝歷代都被朝廷嚴格管控,不許在人間流通。
一旦天下一統,這些知識與技術便會直接銷聲匿跡,以至徹底失傳。
朱元璋打張士誠的時候,配重投石車能把虎據蘇州的張士誠砸得七葷八素,最后獻城而降。
但到了朱棣時期,燕軍對付城池的最大絕招,變成了開挖河堤這種笨辦法,就好像那配重投石車從不曾出現過一樣。
似乎是被丞相的激動感染,魏延表情也振奮了些:“行!那延再信丞相一回!”
再次勸丞相早些休息之后,魏延走出大帳,結果剛好撞見老好人費祎急匆匆跑進帳來,看也不看他一眼,更別提打招呼。
于是魏延在門外遠遠的站定不動,想聽聽到底怎么了,卻聽見向來悠然的費祎氣喘吁吁,慌張至極。
“丞相,不好了!
“裨將王平來人說幼常棄了街亭城,領著大軍上了南山!
“賊軍五六萬已至街亭,而幼常駐軍之地雖有水源,卻距營寨甚遠,無險可守,今汲道已為賊所絕!”
魏延整個人如遭雷擊。
他三兩步猛猛沖進營帳,只見丞相整個人愣在那里,臉色慘白得一絲血色也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