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9章 黃河偷渡長江?

九月初七,侯景兵臨歷陽。

歷陽太守莊鐵勢死抵抗。

九月十三,得知侯景直逼建康的蕭衍下詔:派寧遠將軍王質率眾三千人負責長江防務。

是夜,莊鐵派出弟弟莊錦率領精兵一百偷襲侯景,結果莊錦全軍覆沒。

莊鐵其母痛失一子,泣涕橫流。

莊母:“我已經失去一個兒子了,你還要讓我失去第二個兒子嗎?陛下改定百家譜,莊氏門第低落,我們又有什么理由為他拼命呢?”

【蕭衍在位至今,改定「百家譜」,重用士族,制九流常選,又立國學,招五館生,不限門第,設立集雅館、士林館等】

在莊母的苦苦勸說下,堅守近十日的莊鐵投降了侯景。

九月十五日,侯景進駐歷陽,知道了莊母的功勞,對莊母非常尊敬。

侯景趴臥在莊母膝下:“既然你失去了一個兒子,那么就請把我當做你的第二個兒子。”

莊鐵深受感動,遂決心對侯景效忠。

莊鐵獻策:“如今天下承平已久,人們不習征戰。

聽聞大王舉兵,內外震撼。

今日大王應該遣兵千人直接抵達采石磯,占據采石磯,則渡江無虞;

渡江無虞,則霸業可成!”

侯景深以為然,采石磯渡口處江面比較狹窄,尤甚利于渡河。

【采石磯,又名牛渚磯,長江東岸的一處據點,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與城陵磯、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自古以來便是長江南北重要津渡。

采石磯雄踞長江南北之險,扼守東西咽喉之沖,向來是歷代兵家爭奪之地,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

是故,歷史上許多戰爭都與采石磯有關,而且多為江山易主之戰。

后來的明太祖朱元璋曾說道:“取金陵,必自采石始。采石南北喉襟,得采石,金陵可圖也。”】

九月十七,侯景以莊鐵為向導,直奔采石磯而來,留田英和郭駱等守歷陽。

侯景兵臨長江西岸,卻是苦于無船,遂大肆搜刮附近船只,結果還是收效甚微。

沿江各鎮戍據點相繼向朝廷報告侯景直逼長江的險要軍情。

蕭衍此時才終于意識到侯景的不軌之心,連忙召集群臣商議。

蕭衍面色詫異:“這侯景難道是想直取建康嗎?”

老將羊侃自告奮勇道:“采石渡口是江南要沖!

臣愿意率軍兩千急行軍前往駐防,以阻止侯景渡江。

同時陛下可以令邵陵王蕭綸借機襲取壽陽,這樣侯景必將進退失據。

他召集的烏合之眾,也自然會作鳥獸四散。”

朱異迷之自信:“侯景必定無渡江之志。

連曹操這樣的梟雄都未能渡過長江,數十萬大軍折戟在赤壁,更何況是兵甲不足一萬的侯景!

眼下寧遠將軍王質巡防長江,沒有船的侯景想要渡過長江不是在癡人說夢、自取思路嘛?”

朱異總是能在侯景即將遇見大麻煩時出言相助,說是侯景的在世父母都不為過。

私底下,朱異跟蕭衍進言:“當初寒山之戰,大軍全線潰敗,只有羊侃全身而退,屬實蹊蹺。

臣看著羊侃可能是未戰先怯,作壁上觀,才能安然回到建康。”

蕭衍考慮數日,最終沒有采納羊侃的提議。

但蕭衍為了保險起見,下詔給自己的外甥寧遠將軍王質,讓他重點巡防采石渡口,務必不能讓侯景所占據。

蕭衍還讓臨川太守陳昕火速回來建康幫助防守。

羊侃私底下酹酒喃語:“這王質出身瑯琊王氏,又是陛下的外甥,身居高位倒也稀疏平常,可將重擔托付給王質這種酒囊飯袋,恐怕難堪大任呀。

當世猛將,遠在天邊,近在咫尺。可陛下視若無睹。

還真是壯士懷才不遇,嗚呼哀哉呀!”

九月中旬尾,賦閑在家的臨賀王蕭正德主動請纓,表示希望能為自己的伯父分憂,蕭衍立即對他委以重任。

九月二十日,重視親情的蕭衍當即任命臨賀王蕭正德為平北將軍、都督京師諸軍事,屯駐丹楊郡。

蕭正德內心暗喜,遂利用職權派大船數十艘航行長江,聲稱運載荻草,實則將數十艘大船悉數資助予侯景。

對于忠心于自己的羊侃,蕭衍始終顧忌其被人身份,不愿意信任;

而對于曾經叛逃北魏的逆侄蕭正德,蕭衍則依舊深信不疑。

年老的蕭衍可謂是任人唯親,聯想后來其會被餓死在臺城中,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九月下旬,在長江西岸按兵不動數日的侯景望著滾滾長江和為自己所掌握的數十艘大船,心情既澎湃又恐懼。

侯景:“昔日太武帝親率十余萬大軍,飲馬長江,好像也不過如此。

不過太武帝最終也沒有渡過長江吧?

如今我們擁甲不過一萬,真的可以成功渡過這長江天塹嗎?”

徐思玉:“如今年邁的菩薩皇帝又怎么能和劉義隆相比呢?而且當時太武帝可沒有蕭正德這樣強有力的內應!

明公初渡淮河時,兵甲不過八百,如今以八千勁旅直逼建康,可謂是亙古難聞。

縱是太武帝天縱英姿,讓他身臨明公當初兵敗渦陽的險境,他也未必能取得明公這樣的成功呀!”

王偉:“眼下渡船的問題雖然解決了,然而明公的麾下大多為北人,大多不習水性。

而那王質更是率領三千水軍在采石渡口嚴防死守,我們還需靜觀其變,待其自露馬腳,從而一擊破之,方為上策!

是故,明公如今應當派遣間諜佯裝為難民,渡江打探消息。”

侯景深以為然,遂問麾下可有人愿為間諜。

一個身穿粗布麻衣的燒柴手主動請纓。

若是細究不難發現此人正是當初棄母迎接侯景入譙州的黃河。

侯景當即加封黃河為都督,許諾待其回來,另外賞賜八十金。

是夜,黃河偷偷東渡長江。

二十一日,黃河西渡長江,回返侯景所在的營壘。

黃河:“王質率領自己的三千水軍已經離開采石磯了。”

侯景面色詫異:“我只聽說過棄城而逃的,今日倒是第一回聽說丟棄長江而逃的。”

王偉不敢置信:“空口無憑,明公不如令黃都督再次前往東岸,摘一根江東特有怪柳樹枝作為信物,以此證明采石磯來去自如。”

侯景多疑,默認了王偉的建議,將目光投放在了黃河身上。

黃河:“軍師權且看好,我速去速回,用不了半日即可復返。”

是日,黃河復渡長江,成功帶會了江東特有的怪柳樹枝。

侯景大喜道:“吾大事將辦矣!”

是夜,侯景與麾下八千部眾東渡長江。

侯景一路上秉承軍事王偉的建議,秋毫無犯,儼然一派義軍作相,長江兩道居然出現了百姓歡呼的場面。

侯景口角大為詫異,神情隱約癡醉:“所謂民心,原來是這般昳麗光景!?還真是令人著迷不已呀!”

王偉見侯景一臉癡醉,在手上筆劃出了阿拉伯數字‘6’,不知是巧合還是別有用心,畢竟當下的中國是還沒有傳入阿拉伯數字的。

人生總是充滿了驚喜和意外,就好像兩百多年之后的安史之亂,安祿山的叛軍正為自己久攻不下潼關而煩惱的時候,唐玄宗不僅先送走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來更是接連催促接替高封兩人固守潼關的哥舒翰出兵討逆。

結果,可以說是唐玄宗的決策間接導致了潼關失守,天子西逃的慘象。

后來的唐玄宗本人也是榮獲安史之亂叛軍助攻榜的MVP。

而如今的蕭衍本人比起后輩唐玄宗,是過之而無不及,堪稱侯景之亂的始作俑者。

【王質為何棄江離開采石磯,且看下一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宁市| 绥江县| 灌南县| 灌云县| 陵水| 安图县| 会东县| 河曲县| 祥云县| 海阳市| 视频| 永清县| 龙门县| 同江市| 上饶市| 务川| 石首市| 花莲市| 措美县| 大埔县| 灵川县| 乳源| 柳江县| 乐东| 青阳县| 苏尼特右旗| 张掖市| 丹巴县| 张家口市| 定日县| 江津市| 宣城市| 大宁县| 涟水县| 潮安县| 吴桥县| 富源县| 区。| 阿克苏市| 顺平县| 桃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