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問題的關鍵
- 大漢:開局貪污兩千萬軍費
- 李夏蟬
- 2023字
- 2025-01-04 13:42:00
調百官過去給公孫敬聲祈雨站臺,最起碼表明朝廷和他這個天子的態度,說明天子和百官是心系萬民的。
至于求不下來雨,那就是你這個下屬心不誠,感動不了上蒼,和他漢武大帝沒關系。
這筆買賣怎么算都是劃算的,漢武帝略微權衡便同意公孫敬聲的請求。
公孫敬聲嘴角不自覺的揚了一下,可惜不能龍王歪嘴,不然現在怎么也得歪一個。
今天來找老爺子的所有目的,都是為了讓老爺子調百官去給他站臺的!
老爺子忽然想起了正事,方才真的被這小子亂了道心,于是問道:“祈雨歸祈雨!災該賑還要賑,早點湊集錢財,購置糧食,在京輔內外賑災!”
公孫敬聲點點頭:“姨夫放心,這件事外甥一直記在心底,一定給姨夫將這次災賑的漂漂亮亮的!”
漢武帝揮揮手,甚至都不愿意對我說一句慢走。
……
賑災的事公孫敬聲有了對策,應該不至于讓公孫家失去太多的家產。
不過稍微有點損失還是必定的。
這一波失了官不說,還要丟了錢,看來以后做官是渺茫了,還是想辦法多弄點錢繼續過逍遙的日子吧。
不過這有個前提,那就是我的姨夫陛下以后不再清算公孫家。
直到現在公孫敬聲依舊還有些疑惑,雖然心里已經有點眉目,但總歸還是不確定。
自從表哥霍去病和舅舅衛青相繼離去的時候,公孫家就成了太子在朝野的最大依靠。
那么老爺子清算公孫家,是不是就真的是為了廢黜儲君做準備的呢?
如果是真的,他為什么要廢儲呢?
如果不是為了廢儲,或者老爺子心底壓根就沒打算動太子,那為什么要清算公孫家呢?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不搞清楚漢武帝的目的,以后再犯下任何錯誤,都可能成為漢武帝清算公孫家的由頭,就好像一把鍘刀懸在公孫敬聲頭上,始終有些不安。
至于丞相父親……公孫敬聲暫時指望不上了,畢竟他還不知道未來公孫家被誅族的結局。
這些事以后都要慢慢搞清楚。
一路無言,回到丞相府邸。
阿母衛君孺正在含淚的清算家中資產,臉色很是憂傷,昨晚說什么塞翁失馬云云的話,真要看到財富就這么白白飛走,她心里始終還是很難受。
一輩子的財富啊!就這么要交代出去了,誰能承受得住?
“阿母。”公孫敬聲走到衛君孺面前,道:“我不是和阿耶說了嗎?暫時不要清算資產,我會想辦法的。”
衛君孺點點頭,然后道:“把我的嫁妝也都充進去吧,算一算現在攏共多少錢啦?”
“回主母,加上家中田地、金銀、絲綢、首飾、字畫等等,攏共一百二十萬錢。”
公孫敬聲:“……”
不是,你難道沒聽到我說話?為何忽略我的話?
阿吉哭喊著道:“阿郎,阿郎啊,這些錢真的要都送出去嗎?沒了錢財,以后您可怎么活呀?”
“宅子呢?宅子能賣多少錢?”衛君孺開口。
“回主母,牙子們說如果有貴人看中,應當能賣三十萬余。”
算了,讓她折騰去吧,公孫敬聲現在也懶得糾結衛君孺湊錢的事了。
回到書房,公孫敬聲先寫了三則一樣的告示,前身是太仆,他知道官場的運轉規則,這則告示需要丞相府簽發,才能發到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地。
五日后要求雨,不能只讓百官過去,三輔之地的災民、百姓也都得過去圍觀,場面太小了不行。
寫好告示,于是公孫敬聲便匆匆忙忙的進入未央宮外郭的丞相府。
只是剛進宮門,就被一名繡衣使者給攔住,怒斥道:“汝可有詔令?為何隨意入宮?”
公孫敬聲定睛望去,老熟人了,繡衣使者江充。
三年前他出使匈奴回來,因功被漢武帝拜為直指繡衣使者,督捕三輔境內的盜賊,監察豪貴們的越禮過分行為。
當時好一些豪門貴族的子弟都被江充彈劾,差點都被送去北軍抗擊匈奴,往日那些囂張跋扈的貴族子弟,誰見了江充不腿軟?
但這不包括公孫敬聲。
“沒有詔令,吾乃陛下欽點賑災大使,負責三輔所有賑災工作,茲事體大,耽誤賑災事宜,你能承擔?”
公孫敬聲有恃無恐,依舊囂張跋扈。
江充沉著臉,正直的詢問道:“汝此番入宮去哪衙門,做甚事?”
失去了太仆的官位,進宮都這么麻煩。
公孫敬聲不耐煩的對一旁親兵道:“去麒麟殿稟告陛下,說江充要接替賑災工作。”
江充急忙道:“胡說!我甚時要接賑災工作?”
這燙手的山芋,他哪里敢接。
公孫敬聲陰惻惻的道:“那就給我滾開,再擋道我踹死你。”
“你踹試試?”
砰!
公孫敬聲高高躍起,一腳朝他臉飛踹過去……瑪德,還有人提這么下賤的要求!
都說燕地男子高大俊美,怎么出了這么個小矮子,跳起來都打不到我的膝蓋,還敢在我面前囂張?
江充眼冒金星,再看公孫敬聲,此時他已大搖大擺的朝宮內走去。
……
丞相府。
幾名下屬官吏見到公孫敬聲,都和顏悅色的打著招呼,都知道這小子是丞相公孫賀的兒子,雖然太仆位置被擼掉了,但依舊不敢小覷。
“阿耶呢?”
“丞相出門辦事。”
“好,那我在值廬等他。”
公孫敬聲進了公孫賀的值廬,拿著公孫賀的丞相印章,在布帛告示上蓋章,然后大搖大擺走了出去。
“小郎這么快便走?”
公孫敬聲微微點頭:“忽然想起家中還有急事。”
離開未央宮,公孫敬聲騎著馬匹直奔三輔,分別來到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地衙門,將蓋有丞相印章的告示交給他們,并且傳令讓他們務必通知到地方鄉鎮。
于是乎,包括長安在內,京輔三地紛紛出現了這么一則告示。
“茲定四日后,長安龍華門城池,丞相祈上蒼降雨,萬民可共觀之。”
勢已經造完,四日后準備開壇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