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儒雅少傅
- 大漢:開局貪污兩千萬軍費
- 李夏蟬
- 2289字
- 2025-01-10 13:31:16
東宮。
公孫敬聲才來到東宮,就見太子和少傅石德一同做學問。
“學生見過石少傅。”
石德捋胡須和藹頷首,目光中帶著贊賞,對公孫敬聲道:“孺子可教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汝已備圣心,實為難得也。”
公孫敬聲瞪著眼,呆呆的看著他。
出口成章,他好有文化,難怪能成為太子少傅,這本事是了不得。
不應該啊,按理說石德這樣學識淵博的太傅,不應該看不懂政治形勢才對,資治通鑒上說在巫蠱案發生后,太子問計少傅石德,石德曰:可矯以節收捕充等系獄,窮治其奸詐。
他建議劉據先偽造圣旨抓捕江充等人入獄,而江充當時已經表明是受漢武帝的意思前來查巫蠱案,劉據當時也說:吾人子,安得擅誅!不如歸謝,幸得無罪。
劉據是不愿意反抗江充的,因為這無疑是違抗漢武帝的天命,他心中更偏向去給漢武帝認錯,不過最后卻聽了石德的話起兵反抗了。
按照石德的腦子,他應該知道只要順從漢武帝去查,無論如何父子一場,劉據或許也不會死,為什么會蠢到建議太子起兵?
不過無論如何,事情還沒發展到那一步,那時候公孫家都沒了,太子身邊也沒能商量的人,但現在不同了。
因為公孫家還在,他的朝野后臺就還在!
“呵呵。”公孫敬聲沖石德笑了笑,問道:“什么意思?”
石德:“……”
“聽聞公孫太仆善心賤賣柴木,此舉乃德行也,善舉也!”
公孫敬聲拱手道:“原來是此等事,太傅過譽了,這于某來說不過最尋常小事,在下一向如此,心懷善念,謙謙君子,不足掛齒,不足掛齒哈。”
嘰霸。
你什么德行老子不清楚?尋常貪污驕奢、欺行霸市,你做過什么事心里沒逼數嗎?
還自謙上了,要臉么?嘰霸玩意!
石德頷首微笑:“汝此舉,吾深感佩服!”
嗯,石德的論語學的有點歪,人前儒雅,人后嘰霸。
石德是萬石君石奮的孫子,名門之后,石奮的兒子是前丞相石慶,老儒學家了。
因此石德自幼就被嚴格教育……只可惜石德比較叛逆,幼時尚武,更喜歡公羊學、墨家學問,時常偷偷和市井游俠混在一起,出口成臟,很是豪邁。
家族都是儒家君子,他當然不能將心中叛逆都表現出來,于是就形成了人前儒雅人后嘰霸的巨大反差。
只是這個秘密,至今還無人知曉而已。
想不到啊,真是想不到,這個嘰霸平常不當人子,德行虧欠,此時居然學會做善舉了,倒是讓石德對公孫敬聲有點刮目相看了。
看來以后不能在心中偷偷罵他了,這樣心懷善念于百姓有天恩的人,當得石德一句‘大善人’的美譽!
不然此次見到公孫敬聲,他定會勸告太子親賢臣遠小人的!
“殿下,你們兄弟慢慢聊,老夫先行告退。”
石德拱手離去。
公孫敬聲這才對劉據道:“表哥,我今天差點殺了蘇文。”
“啊?為何?”
公孫敬聲將今天發生的事告訴了太子表哥,也沒有什么不能說的,畢竟都是同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
而且太子表哥人也不錯,公孫家有難也沒有放棄公孫家。
不過劉據聽完,還是勸公孫敬聲道:“表弟和蘇黃門無冤無仇,怎可隨意要致他于死地呢?”
“你呀你,不能因為自己身處高位就蠻橫跋扈,以前你就這么囂張跋扈的性子,怎么還沒改一改?以后千萬不能如此了呀!”
公孫敬聲:“……”
“表哥,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沒殺死他,陛下要斬殺他的時候,鉤弋夫人來求情了。”
劉據瞇著眼,似乎想通了什么,對公孫敬聲道:“你的意思,蘇文和鉤弋夫人勾結?”
“嗯。”
“陛下的身邊人勾結后宮,不可不防啊表哥!”
劉據微微點了點頭,道:“謝謝表弟,孤清楚了。”
不錯,最起碼還有得救。
你這個時候要再來一句隨便他們勾結吧,反正你老子漢武大帝慧眼如炬一類的話……我會哭死的!
看來上次我用宮女的事舉例,表哥是聽進去的了。
“表哥,上次我對你說的話,你覺得如何?”
劉據道:“我一直在想,首先想的便是當下貪腐吏治的問題,你說不能只給父皇提出問題,孤頓悟,簡直當頭棒喝。”
“所以孤一直在想解決的辦法,孤已經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了!”
公孫敬聲問道:“哦?表哥有什么好辦法?”
劉據道:“察!組織朝廷御史們下去查,定期定時的查官吏的政績!”
這是個不錯的辦法,類似于后世的外察、京察之類的。
不過這還不夠,并沒有從本源上解決問題的源頭。
公孫敬聲道:“表哥,我倒是也有點淺薄的意見。”
劉據笑了笑,他表弟什么德行他又不是不知道,能想出什么好辦法,于是笑著道:“哦?表弟也說說看。”
公孫敬聲道:“從源頭解決。”
“當如何?”
“考!”
“朝廷組織考試,逐漸清理掉官吏隊伍的渣滓,通過考試考出來優秀人才升任官職。”
劉據愣了一下,這是他從未設想過的道路,雖然大漢已經設立了太學,那些太學生畢業后就能入朝為官。
可當下這項制度并不完善,能進入太學的幾乎都是權貴的子弟,至于畢業那就更簡單了,這些權貴子弟大部分都是在太學混個資歷,等規定課程結束,就能為官。
好一些甚至大字不識都能畢業,究其原因還是大漢的武人勛貴太多,漢武帝執政也是依靠武人,所以給了武人勛爵們太多的便利!
如果再設定一項考試考核,那無疑更能有效的篩選出來有才之人入朝為官,不至于良莠不齊的人全部進入朝廷。
雖然如此,但劉據還是問道:“表弟,你知道大漢平民百姓認識字的人很少,如此一來,做官不就是權貴人的專利了嗎?窮人讀得起書嗎?又怎么參與考試?”
你倒是想的還挺多,就是想的也太多了點。
公孫敬聲反問道:“難道現在大漢的官,不是權貴人的專利嗎?”
“表哥,咱們不能一下改變太多,這樣什么事都不會成功的,動了太多人的利益,那么做什么事都不會成功。”
“最起碼考試相對公平,能從權貴中找到一些真正具備真才實學的人,不至于讓身處權貴卻又大字不識的人當官,對嗎?”
劉據深以為然,不過還是有些迷茫的看著公孫敬聲,但很快他就釋然了,這一定是公孫丞相交代的,一定如此,只有公孫丞相才會有如此深入見解!
公孫丞相……果真深藏不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