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有文化真可怕
- 重回1979文娛時代
- 開車會長大
- 2135字
- 2025-01-11 08:34:00
“我是一名知青,返城之后很長一段時間,處于待業狀態……
我媽為了我的前途,想提前退休,把紡織廠的工作讓我接班,我沒有接受……
他們都說我傻……
后來,我和九個知青,在街道于主任的領導下,組建合作社……
在前門賣糖水……”
一氣呵成,一篇800字的文章,半小時不到的時間寫完,怎么看怎么像滿分作文。
蹭流量,博眼球,拉人氣,這不妥妥的新媒體文,總之就是要讓糖水社成為網紅打卡點,當然70年代還沒“網紅”一詞。
搞這種,陳振最拿手。
把稿子裝進信封,寫上:中青報編輯部,收!
事實上,陳振在選投報社的時候,也有些猶豫。
《人民日報》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國內最好看的報紙,披露信息及時、準確、全面方面,年銷量大概是600萬份,全國第一。
《中青報》是1978年10月復刊的,它從一開始就將青年關心的問題,作為報道的重點。
即使年銷量還不到《人民日報》的一半,但沖著“關心青年”這一點,值得信賴。
《中青報》復刊號有一篇篇幅不大,但卻格外引人注目的新聞《成都認真清理干部子女檔案》,因為父母問題而被打入另冊的青年人,命運開始有了轉機。
與這篇新聞配發的是四川達縣一中,幾個十幾歲的學生寄來的“青年來信”,問中青報的編輯怎么看“出身問題”。
編輯回信說:“家庭出身根據一個青年,在取得獨立的經濟地位以前,撫養人的職業來定。家庭出身不該沿襲。各個家庭的經濟政治狀況,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別在革命大變動時期更如此。”
今天看來這是常識,當年這可是福音。
林春花說得沒錯,動腦確實是體力勞動,經過這一上午的折騰,頭暈眼花,主要還是餓得慌!
把兩封信揣進褲兜里,陳振騎著二八大杠折回前門。
糖水社生意如火如荼,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甚至陳振回來了,都沒人發覺。
林春華忙活半天,抬手抹了抹額頭的汗珠,轉身看到了正在找吃的陳振。
“陳振同志,你怎么回來了?”
“回來找點東西。”
“是不是找吃的?我給你留了幾個窩窩頭。”
“還是你懂我。”
林春花從錢箱子里掏出一個紅色袋子,啪!扔到桌上,還保持著下鄉時的大老粗干勁,實屬難得。
喂狗呢?這是!
講一講現在的物價。
大米有糧票 1毛4一斤,無糧票3毛一斤;面粉有糧票1毛5一斤,無糧票 3毛一斤;肥豬肉 8毛一斤,牛肉6毛一斤,羊肉 7毛一斤;雞蛋5分錢一個,茶葉(綠茶)3元—5元一斤,珠江牌香煙2毛一包,豆漿一杯 2分錢。
按這時的物價,5塊錢能煮一鍋窩窩頭。
不過,綠茶是真的貴!
陳振如饑似渴拿起兩個窩窩頭,中間要是放根火腿腸就完美,可惜現在只能配咸菜。
“你這是什么吃法?”
“這叫手法。”
“陳振同志,我可提醒你這里可是前門,請你自重!”
“怎么吃窩窩頭也管?”
“我發現你回城之后,變得無組織無紀律,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那是你對我還不夠了解。”
林春花一臉鄙夷,“少自戀。”
別看陳振一副狼吞虎咽的樣子,但表情卻像是吃了屎一樣,特么的窩窩頭太難啃了!
這時,林春花看到桌上的兩封信,尤其是在上面的一封,上面寫著“中青報編輯部收”,嘴巴張得大大的,手指扣著牙齒。
“你……你……你這是什么?”
“你還真寫啊?”
陳振不以為然,“不然你以為呢,能不能小點聲?”
“寫信告狀就算了,你還要投給報社?”
“別亂講……知道還說出來。”
“透露下,都寫了些啥,我絕對不會跟第二個人說。”
“去去去,忙你的去!”
林春花嘆了口氣,“有文化真可怕。”
陳振把窩窩頭硬吞下去,熟絡舀了一勺番薯糖水,不要番薯,大口大口的喝。
喝完抄起桌上的兩封信,騎著林春花的二八大杠,馳騁在長安街上,嗯!沒錯,相比走路,騎自行車確實算得上是馳騁。
“慢點騎!”
林春花目送陳振離開,看他這使勁蹬的樣子,心疼的吆喝了一句,就怕他把車騎爛。
去中青報社十公里的路,去北影廠十一公里的路,這時候不會堵車,騎車可以橫著走,不費油,就是有點廢腿。
傻子都知道肯定先去中青報社,再去北影廠,但問題是陳振不是傻子,他先去北影廠,畢竟劇本才是頭等大事,那可是泡龔雪的家伙,呸!搞錯了,那可是賺錢的工具。
騎十一公里的路程,陳振已經累得夠嗆。
站在北影廠大門,往里面看,有三個長得參差不齊的人在望風。
拜托!
那叫工農兵雕塑!
沒文化真可怕!
門衛大爺把陳振攔下來,“干什么的?”
開什么國際玩笑,這里是北影廠,他竟還想往里沖。
“大爺,冒昧了,我是來投稿的。”
“投什么稿,投什么稿。”
門衛大爺的態度取決于陳振的表現,無論哪個時代,人情世故,總不能少。
陳振當然懂,他曾經可是為了寫個破小說,看過《上下五千年》的人。
能不懂?
煙搭橋,酒鋪路,色為樂,財擋災,禮多后門開,欲攻城池酒為兵,道路難行錢作馬。
一包7毛錢的中華遞過去,畫風驟變,門衛大爺親自幫陳振停好自行車。
“小伙子,不是我不讓你進去,確實是單位有規定,不能讓陌生人進。”
“我懂的!我是來投稿的。”
“交給我,你放心,我辦事牢靠。”
門衛大爺接過信封,啪啪!拍了拍煙盒,熟練撕開包裝。
咝!
叼著一根煙,轉身回傳達室,在黑板上寫下:劇本投搞一篇。
“謝謝!”
陳振接著騎去中青報社,這里的門衛大爺相對和藹一些,上班堅決不撈外快。
唉!
大廠就是牛逼。
送完稿子之后,陳振把車騎回糖水社。
雖說他和林春花的革命友情很深厚,但是無償征用了一天她的車,怪不好意思的。
“你回來的真是時候,我們剛好收攤下班。”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你臉皮真厚!”
“林春花同志,上車,我送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