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敢言求和者,立殺無赦!
- 被迫登基,朕不做亡國之君
- 北冥魷魚
- 2501字
- 2025-01-17 11:09:19
蕭景辰的話,讓在場的大臣們都是陷入了沉思。
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立場,是否真的為了梁國的未來考慮過?
是否真的為了梁國的子民考慮過?
蕭景辰見狀,繼續說道:
“朕知道,你們這些人當中,真正害怕的是一旦戰敗,將會留下千古罵名。
今日朕便告訴你們,朕要主戰,一切的罵名都由朕來承擔!
但是,朕希望你們能夠為了梁國的未來。
為了你們的子孫后代,重新考慮你們的立場。
朕相信,只要君臣團結一心,天下臣民團結一心。
咱們就要么打到贏,要么……就打到死!”
最后這一句,近乎咆哮而出。
在場每一個官員這時都感到無比震撼。
自古以來,滅國最慘的便是皇帝。
官員尚可茍且為官,可皇帝必然是背負千古罵名,任由宰割。
而今連皇帝都這樣說了,他們似乎也再無退縮的理由。
“陛下,不是老臣吹噓,臣手下的兒郎們,個個都是好漢,絕不是任人宰割的孬種,管他什么北狄鐵騎,老臣定叫他有來無回!”
趙天馳雖已年過半百,可說話卻是中氣十足,精神抖擻。
最終,在蕭景辰的堅定信念和激昂言辭的感染下,越來越多的文臣也開始站出來支持他的決定。
“好!”
蕭景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目光堅定地看著下方的百官們,沉聲說道:
“既然大家都愿意支持朕的決定,那么,咱們君臣一心。
為了梁國的未來,與北狄蠻賊決一死戰!”
隨著蕭景辰的話音落下,整個朝堂上響起了震天的呼喊聲:
“為了梁國!”
“與北狄蠻賊決一死戰!”
這一刻,整個朝堂上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蕭景辰趁勢說出了,他一直想說的話:
“都聽清了!
自即刻起,‘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便是大梁的國策。
任何人,膽敢再有言求和者,立殺無赦!!”
“臣等遵旨!”
眾臣齊聲應是。
這一次,他們的聲音更加堅定,更加整齊劃一。
蕭景辰看著下方臣子們的反應,心中滿意無比。
他知道,今日一戰,他已經已經打開了朝堂局面。
為接下來的統戰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
下了朝,蕭景辰便又立刻召集趙天馳等各部堂官到玲瓏殿議政廳商議軍機大事。
他現在要盡快了解梁國的兵力分布情況。
為下一步的軍務防御做出計劃安排。
聽完趙天馳的奏報,蕭景辰算是對如今梁國的兵力有了大致了解。
如今梁國天下各有十二軍鎮,被十二個總督掌控,相當于是十二個節度使。
而這些軍鎮總督并非全聽皇帝的話,說到底,如今的蕭景辰還完全不能掌控這十二支軍隊。
所以,發布進京勤王令是不可行的。
否則,這些兵馬貿然入駐京都,搞不好就是引賊入室了。
蕭景辰皺起了眉頭,這十二軍鎮的問題確實是他心中的一塊大石。
如果不能有效地掌控這些軍鎮,那么他的皇位,甚至整個梁國的未來都將面臨巨大的威脅。
這些家伙,搞不好還會趁著北狄南下,他們先打一波秋風。
召集董卓入京勤王的事,蕭景辰可是很清楚的。
“趙老將軍,拱衛京都的官兵有多少人?”
“回陛下!”
趙天馳拱手道:
“京北大營一共有三萬三千人,南大營一共有一萬八千人,東大營共有一萬二千人,加上拱衛皇宮的神策衛統領三司總共八千人,整個京都之地,陛下可調配兵力只有近七萬人。”
才七萬兵力?
相當于說,蕭景辰作為皇帝,要想對外主戰,除了這七萬兵力,還得看別人的臉色。
如今十二軍鎮里,鎮守北疆的荀山河已經倒戈,成了偽軍。
這件事說來也是奇葩!
荀山河原本是梁國鎮北大將軍。
可誰知,北狄使用離間計,散播消息說荀山河已經投靠北狄。
太上皇得知消息后,雷霆大怒,又聽信宇文及讒言,便立即下旨將荀山河在京都留守家眷悉數砍頭。
于是,荀山河便真的投靠北狄,直接打開紀北關大門,引北狄入關,還自發做了先鋒軍,領頭伐梁。
北狄如虎添翼,瞬間多出九萬偽軍。
至此,梁國北疆防線完全崩潰,北狄鐵騎一路南下,接連攻破大梁三州十五座城池。
除去荀山河的鎮北軍,其余十一支軍鎮,必然也在持觀望態度。
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忠于自己的,蕭景辰不敢賭。
可是現在手里可用兵力不到七萬,至少還要留守一半拱衛京都。
那就等于說,是讓剩下的三萬多人去對抗北狄的三十萬大軍,還有九萬偽軍?
別鬧了!
就算這三萬多人全是精銳,面對十幾倍兵力,那也沒有可能取得勝利。
趙天馳看著蕭景辰緊鎖的眉頭,也明白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他沉思片刻,然后說道:
“陛下,雖然我們不能直接控制十二軍鎮,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影響他們。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提升軍餉,改善士兵待遇,來贏得他們的心。”
蕭景辰聞言,眼睛一亮,這個方法確實可行。
先把京都可調控的七萬兵力,全部提升待遇。
說得直白些,這就是收買人心啊!
即便貴為皇帝,這些面子工作也是必須做的。
zheng治不是打.打殺殺,更不是快意恩仇,zheng治玩的是人心。
“好,那就從提高京都官兵們的軍餉開始。”
蕭景辰點了點頭,立刻同意了:
“記住,我們要讓每一個士兵都明白。
他們是為了保家衛國而戰,更是為了自己的命運而戰,而不是為了那些將軍而戰。”
這個年代,當兵是為了什么,就是為了有口飯吃。
你要對他們說什么保家衛國的理想,那都是假大空的話。
可明面上,這些話還得說,而當然最為緊要的就是提高士兵們的軍餉。
思及此,蕭景辰又當即下令道:
“趙老將軍,立刻傳令,朕明日一早要到京都各大防務營,親自犒賞三軍!”
可誰知,蕭景辰話音剛落,趙天馳便是臉色一沉:
“陛下,京都防務營,已經拖欠軍餉半年了!”
“什么?”
蕭景辰順勢起身,一臉肅容:
“為何會拖欠軍餉,朕記得戶部不是剛發了銀子嗎?”
趙天馳苦著臉說道:
“陛下,戶部補發的是去年的軍餉,也只夠三個月,如今國庫沒錢,軍餉已經拖欠了半年!”
瑪德!
蕭景辰在殿中踱著步,心中暗暗沉思。
在他的記憶里大梁朝廷是不缺錢的,尤其那個酷愛藝術的太上皇在位時,搜刮民脂民膏充實國庫,所以朝廷應該是很有錢的。
可現在他接手的爛攤子,居然國庫沒錢,就連軍餉都拖欠了半年。
這樣搞下去,不等北狄打進來,京都的軍隊都得先嘩變了。
“戶部尚書呢?來了沒有?”
蕭景辰突然冷不丁地問了一句。
“陛下,戶部尚書蔡堅已經被殺了!”
“哦,對對對。”
蕭景辰一拍額頭,這才反應過來,目光又掃過眾臣:
“那戶部還有官員嗎?站出來,朕要認識一下!”
就在這時,一名衣著緋色官服的中年男子聞言站了出來,躬身回禮道:
“陛下,臣乃戶部左侍郎余謙!”
蕭景辰聞聲看去,此人年紀大約三十歲左右,白面有須,神情激昂,渾身上下透出一股子正義凜然。
此人居然也叫余謙,看起來,還真頗有些兩袖清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