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兩個自法明觀來的道人在客棧中休息一晚,睡了個日上三竿,出門向云隱山去。
兩人行至山腳,抬頭仰望,但見金黃滿山,白云繞峰,引得高瘦道人嘖嘖稱奇:
“果是好山!那勞什子使君和道士挺會挑位置!”
胖道人見了這山,已然心生怯懦,扯住高瘦道人的衣擺。
“師兄,這山上靈氣充盈,不似尋常荒山野山,那山里的,沒準真是個有修行的!”
高瘦道人哼道:“師弟,這還沒上山呢,得見了面方知高下,莫要墮了自家威風。”
“再說,師兄有老師給的符咒在身,那可是一道煉氣化神的攻擊,還能怕他不成?”
似是“符咒”二字給了胖道人勇氣,漸漸挺直了腰板,大跨步朝山上走去,只是仍舊跟在師兄后頭。
他二人順著蜿蜒小徑上了山,但見這山間:
霜葉火紅,勝過二月鮮花;秋風送爽,天有一鶴排云。
靈猿獻果,白鹿躍澗。
靈猿獻果,果美花香神仙草;白鹿躍澗,澗響流奔熊虎咆。
入此勝景,高瘦道人喜不自勝,張口吟道:
“九月秋高天氣爽,滿山落葉滿山黃。
道人信步上山來,紅楓銀杏遍山崗!”
胖道人撫掌大笑,拍馬屁道:“好詩,好詩!師兄真是好文采,若師兄去參加科舉,還有那狀元什么事?”
高瘦道人哼哼兩聲,也不反駁,將手中拂塵一甩,信步朝山上走去。
胖道人快步跟上,路見道旁有一二果樹,不自覺涎水下滴,忍不住采幾個果兒吃了,吃個半飽,方才留了一些遞給師兄。
這山上早有老肖一眾子孫后代日夜潛于林間,但有上山之人路遇險情,便出手相助,有那迷路之人,亦會指點迷津,兩道人上山,自然瞞不住老肖的耳目。
得子孫前來匯報,老肖盤在木屋內,暗自思忖:
‘這云隱縣里除卻老爺便再無其他道人,莫不是從縣外來的?他畢竟是個修道的,與老爺同宗同源,我該以禮待他。’
又念及這一身模樣畢竟駭人,若要相見,還需使個障眼法,以人身出去才好。
于是招呼一眾子孫,在這觀外空地上張羅起來。
將地上落葉掃了,又臨時挖了一棵杏樹,栽在空地前當作裝飾,樹下擺一方石桌石椅,以待來客。
山魈習性類猴,難以安分,好一番鬧騰,方才收拾完畢。
卻說兩個道人走在徑上,一發歡喜,胖道人道:
“師兄,我二人此番前來,究竟是做什么?”
高瘦道人心有不滿,但畢竟待會還要他配合,按住性子解釋:
“師弟你來了云隱縣,只顧著吃,竟把老師交代給你我的正事都忘了,也罷也罷,誰讓我是你師兄呢。”
“一來,是瞧瞧那千面神君是個什么來頭,老師說他大概率是個精靈得道,若他良善,便與他授箓,教他入我道門;若他兇惡,便將其除掉,斬妖伏魔,積攢功德。”
“二來,據說前段時間這山上有個什么仙人,我料應該就是云隱百姓口中那李道長,看看他又是個什么跟腳,若只是個野道士,打壓一番,就此作罷;若來路不凡,與他結交,結個善緣,也是一番造化。”
胖道人恍然:“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多虧師兄提醒!”
高瘦道人并不搭話。
胖道人沉吟片刻,計上心頭,嘿嘿一笑。
“師兄,你覺得這山怎樣?”
高瘦道人不明所以,如實說道:“是座好山,說句昧良心的話,比咱們那法明山還要來得靈性十足。”
胖道人低聲笑道:“師兄可中意此山?”
高瘦道人疑惑不解:“此話怎講?”
胖道人道:“你我上山,若是那李姓道人與千面神君都不是我等對手,不若將他二人趕下山去,我等自占了這等仙山,若再得空,來此山耍子可好?”
高瘦道人眼前一亮,心說這倒是個好主意,面上卻故作矜持:
“師弟!平日在觀里,老師怎么教導我們的?天地之間,茍非吾之所有,非一毫而莫取。是我的,自然是我的,不是我的,給我也不能要!”
胖道人笑道:“師兄教訓得是,不過若我們將那二者趕下山去,這山豈不成了無主之物?天地鐘靈之物,你我不取,豈非讓別人占了便宜?”
高瘦道人低頭沉吟,瞧見胖道人眼神,對視片刻,兩人狼狽為奸,同時笑出聲來。
“正是此理!正是此理!走走走,上山去!”
二人大笑,踏著落葉,攜手上山。
卻說觀前空地上,畢竟正是秋日時節,地上、桌上、椅上,很快便積了淺淺一層樹葉,踩在上面“咔嚓”作響,一眾山魈在上頭玩得不亦樂乎。
那道觀檐角,又掛了一串風鈴,秋風一送,叮鈴悅耳。
忽聞山下有笑聲傳來,一眾山魈鬧騰忽止,頃刻間隱去聲息,獨留一蓑衣老者坐在石凳上。
兩道人來到空地,只見一蓑衣老者背對兩人,略顯詫異地對視一眼,胖道人悄悄伸手,把高瘦道人一推。
高瘦道人朝前踉蹌兩步,怨恨地看向胖道人。
旋即轉過頭,面朝老者,他畢竟是個修道的,未見面時再怎么狂妄也無妨,如今見了面,自當持禮。
遂向老者作個道揖:
“貧道法明觀高密,敢問長者,這山上可有一位千面神君和一位李道長?”
老者轉過身,正是老肖所化之人,他用了李聽玄的臉,在上面加些皺紋,加幾塊老人斑,換上白發白須,倒也像那么回事。
他坐在凳上,淡淡回了一禮:“二位道長若要找千面神君,在下便是。”
胖道人當即一喜,暗道得來全不費工夫,高瘦道人卻盯著老者的臉,心中有些猜疑。
這臉看著真實,卻不時有細微變化,像是平靜水面上有波紋蕩漾。
若是正常臉龐,不該如此。
聯想到千面神君的“千面”二字,暗自想道:‘這名頭,大概來源于此。’
老者站起身,伸手引請:“二位道長請坐,在下有茶水奉上。”
那石桌上正擺著一壺茶水,騰騰冒著熱氣。
二人謝了長者,挪步入座,又接過老者奉來的茶水,與之閑談起來。
老肖三百年修行,見多識廣,近來又讀了李聽玄所贈觀內經典,正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出口成章,妙語連珠。
山間空地上,銀杏樹蔭里,頭頂金黃葉落,天光日薄,耳畔風鈴作響,長者妙言,手中茶水翻騰,掌心溫暖,兩人竟有些如癡如醉,恨不能在此住上一輩子。
兩個道人漸漸有些接不上話茬,打個哈哈,走到一邊,正是有些私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