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埋伏
- 天吶!我穿越成為了宋青書
- 醉岑昭兒
- 2136字
- 2024-12-27 12:42:16
丁敏君柳眉倒豎,上前一步,尖聲喝道:“你胡說什么?曾阿牛怎么會是張無忌?”
她眼中滿是狐疑與不屑,顯然不信岑然所言。
宋青書仿若未聞,壓根不搭理這聒噪的丁敏君,徑直轉身,目光熱切地望向張無忌。
接著,他又迅速轉頭,面向宋遠橋,神色莊重,高聲道:“父親,他是五叔的兒子無忌啊。”
宋遠橋身形一顫,眼中瞬間淚光閃爍,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無忌,他就是無忌!”
宋青書深吸一口氣,再度轉身,面向四周如林而立的各派高手,振臂高呼:“各位前輩,各位武林同道,這是我五叔的孩兒無忌,你們誰要是傷了他,需先殺了我!”
此言一出,仿若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千層浪,眾人皆面露驚愕之色,交頭接耳間,滿是對宋青書此舉的詫異與贊嘆——這平日里中規(guī)中矩的宋青書,今日怎如此俠義?
宋青書心中暗自得意,嘴角微微上揚,悄聲嘀咕:“這下,張無忌不得感動哭了,哈哈哈哈。我真的是,太聰明了。”
武當眾人聽聞宋青書之言,又驚又喜,紛紛快步趕到張無忌身邊。
俞蓮舟目光緊緊鎖住眼前的少年,眼眶泛紅,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你是無忌?真的是你!”
張無忌望著這群熟悉的師叔伯,心中暖流涌動,重重地點了點頭,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剎那間,武當五俠喜形于色,多年的牽掛與思念在此刻得以慰藉,他們圍在張無忌身旁,或拍肩,或問候,滿是久別重逢的喜悅。
然而,六大派與明教的恩怨糾葛并非如此輕易就能化解。
即便張無忌身份揭曉,眾人還是對明教心存忌憚,執(zhí)意要將其剿滅。
宋青書見狀,心中焦急萬分,他深知這一切的幕后黑手是成昆,若不及時阻止,這場廝殺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
于是,宋青書挺身而出,高聲喊道:“各位且慢!今日之事,皆是成昆一人所為,他為挑起江湖紛爭,暗中布局,謀害大家?!?
“成昆?”
宋青書看向少林眾人,接著說道:“那成昆,便是少林的圓真!”
此言一出,眾人嘩然。
少林眾僧率先發(fā)難,一位老僧怒目而視,高聲駁斥:“阿彌陀佛,施主莫要胡言!圓真師兄雖已被魔教殺死,但你莫要含血噴人,污蔑我少林高僧。”
這話一出,附和聲四起,眾人看向宋青書的目光滿是懷疑與指責,似在說他為袒護明教,不擇手段。
宋青書卻毫無懼色,目光如炬,掃視眾人后,朗聲道:“諸位錯了,圓真沒死!”
此言一出,全場震驚,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宋青書趁勢揭露:“他不僅活著,還是元軍的人!他一直潛伏少林蓄意挑起各派爭端,好讓中原武林自相殘殺,為元軍掃除障礙?!?
“明教與六大派沖突,不過是他陰謀中的一環(huán)。他利用你們的仇恨,坐收漁利,咱們都被他耍了!”
宋青書心中自然明白,少林也是無辜的。
此時,遠處的山峰之上,趙敏一襲紅衣,宛如一朵艷麗的霜花,靜靜佇立。
她將這一切盡收眼底,美目流轉間,輕聲呢喃:“好一個宋青書,這般膽識與智謀,倒是有趣?!?
她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心中不知暗自盤算著什么。
既然誤會解開,六大派便不再為難明教。
眾人緊繃的神經稍稍放松,山風拂過,似也在為這場即將平息的干戈松一口氣。
六大派開始整理行囊,準備離開光明頂,一時間,山間人影攢動,腳步聲紛雜。
宋青書卻心急如焚,他深知元軍埋伏的兇險,若六大派就此離去,勢必傷亡慘重。
眼見眾人即將踏入險境,他不及多想,挺身而出,大聲阻攔:“各位且慢!萬萬不可就此下山,山下有元軍埋伏!”
聲音急切,在山谷間回蕩,引得眾人紛紛側目。
六大派眾人聽聞,大多面露疑色,交頭接耳間滿是不信。
有人嗤笑出聲:“這宋青書,方才替那明教說話,如今又編出這等謊話,莫不是和明教串通一氣,故意阻攔咱們?”
質疑聲此起彼伏,如冷風般灌進岑然耳中。
宋遠橋眉頭緊鎖,目光憂慮地看著宋青書,輕聲問道:“青書,你說的可是真的?”
那眼神滿是關切與探尋,似在權衡兒子話語的可信度。
宋青書忙不迭點頭:“嗯嗯?!?
殷梨亭略一沉吟,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地對宋遠橋說:“大師哥,我覺得青書此言不假。他素日里沉穩(wěn),斷不會拿這種事開玩笑。”
張松溪亦走上前來,目光審視地看著宋青書:“青書,你是如何知曉,仔細說來。”
宋青書腦子飛速運轉,編起了理由:“我在來明教的途中,偶然發(fā)現(xiàn)幾名元軍,將幾名元軍打敗后才知曉的。他們的衣物配飾皆有元軍標識,言談間透露了在此設伏的計劃,絕無虛言!”
他說得煞有其事,心中卻暗暗打鼓:不知道這個理由他們會信不。
莫聲谷性子急躁,一聽這話,“嗆”地一聲拔劍出鞘,豪氣道:“既如此,那就殺出一條路來!我武當弟子,何懼元軍!”
宋青書見狀,趕忙阻攔:“七叔不可,只有和明教聯(lián)手才能度過此關。元軍人多勢眾,又占盡地利,咱們若分散兵力,只會正中其下懷?!?
然而,六大派剛和明教大戰(zhàn)一場,彼此間哪有什么信任度可言。
除了武當派,峨眉派和其他四大派都紛紛離開了光明頂,腳步匆匆,似急于遠離這是非之地。
周芷若走時,腳步頓了頓,回頭看了宋青書一眼,那眼神復雜難辨,似有疑惑,又似有一絲別樣的感覺。
宋青書心中暗自嘀咕:反正,最后也是你和張無忌相愛相殺,跟我可沒關系。他無暇顧及這些兒女情長,眼下,如何應對元軍危機才是重中之重。
這邊,殷梨亭因心結未解,持劍殺向楊逍,氣氛瞬間劍拔弩張。
好在楊不悔及時出現(xiàn),聲淚俱下地哭訴往昔恩怨,動之以情,殷梨亭終被說動,緩緩放下了劍,場面這才緩和下來。
在明教的數日里,局勢風云變幻。
張無忌憑借高強武功與俠義心腸,化解了明教內部諸多矛盾,又經眾人推舉,成為了明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