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劉慶,此時殿內數十個大臣看著眼前這一幕,都是滿臉的不可思議。
平日里這太子性格優柔寡斷,處事唯唯諾諾,要不是看他每天渾渾噩噩的好欺負,劉慶怎么敢搞出這么一幕?
欺君罔上,篡權奪位,這可都是大罪,搞不好是要誅九族的。
楚軒這一頂大帽子扣下來,把所有人都扣懵了。
大臣們相互看了兩眼,眼神里滿是古怪。
怎么感覺,太子所說的,也很有道理?
難不成,劉慶真是要借機逼宮,自立為帝?
一時間,他們看向劉慶的眼神,都變了。
直諫皇帝,跟皇帝對噴之類的事兒,他們樂得來做,搞不好還能留個清名在后世。
但是謀反這種事兒,不是誰都敢干的。
“血口噴人,楚軒你在靈前污言穢語……”
劉慶感受到了身后眾大臣情緒上的變化,立刻低聲駁斥道。
事已至此,他要是不堅挺下去,立刻就會被楚軒給將死。
楚軒的目光,在諸多大臣的臉上一掃而過,頓時就明白過來。
這些家伙看似氣勢洶洶,其實多半都是劉慶哄騙過來湊數的。
從眼下情況來看,壓根沒人真敢背上謀反的罪名。
心里有了底氣,再聽到劉慶竟然敢直呼自己的名字,明顯是不服,楚軒頓時就樂了。
“廷尉何在,御前侍衛何在,金瓜武士何在?”
他的聲音拔高了幾個層次,空曠的壽皇殿之中開始回蕩起他的喝問聲。
作為當朝太子,未來的皇帝,就算再勢單力薄,在朝中再沒有人緣,也總是有些死忠。
隨著他的呼喝聲,從大殿外面傳來一陣喧鬧聲,緊接著便是沖進來十數位身上著甲的漢子。
領頭一人,手提拳頭大小的金瓜錘,身材魁梧,面帶慍色。
正是原本楚軒的死忠下屬,今日當值的金瓜武士,正六品御前帶刀侍衛韋神通。
這幾人的身上甲胄,都是帶著點破損,尤其是韋神通本人,臉上沾染了一抹鮮紅血跡,明顯剛才曾與人發生過爭斗。
“臣下在,殿下有何命令?”
韋神通單膝跪地,金瓜向下,朗聲問道。
楚軒看到這幾人的時候,臉色平淡無比,心頭卻是猛的一沉。
皇宮大內除金瓜武士和帶刀侍衛,不許任何人攜刀劍入內。
這幾人竟然是與人爭斗一番后才得以進門,說明要么是劉慶等人已經掌控宮禁,亦或者是在帶刀侍衛之中,也有他們的人。
自己憑借突然暴起做出的威懾,未必能一直壓著這些老狐貍們,此事必須快點解決,遲則生變!
“當朝宰相劉慶帶人闖宮,意圖謀反篡權,該當何罪?”
他的聲音開始變得清冷急促。
韋神通猛然抬頭看了楚軒一眼,驚訝之余眼底閃過了一抹興奮。
“犯科者本人當庭以金瓜擊斃、九族盡誅!”
韋神通此話一出,那些暫時被楚軒鎮住的大臣們,全都震驚了。
“殿下不可,劉宰乃是我大新國之棟梁,不可輕動。”
“殿下恕罪,劉宰也是關切殿下安危,生怕殿下為妖女禍亂,所以才倉促間闖入宮闈。”
“韋神通,你敢?”
大臣之中,當場就跪下了半數給劉慶求情,剩余眾人則是面帶遲疑,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楚軒看著眼前這一幕,心頭再次一沉。
他在原本楚軒這里承襲下來的記憶并不完整,所以對當朝局勢判斷并不清晰。
眼下看來,當朝這些大臣,竟然有半數都在維護劉慶。
除了用語言勸解楚軒就范外,還有幾人更是上前兩步,擋在了劉慶面前,分明有一種,想殺劉宰先殺微臣的架勢。
朝中勢力盤根錯節之下,牽一發而動全身。
強殺劉慶似乎不太現實。
若是激起下面這些大臣的反意,場面可就不太好收拾了。
心神電轉之下,楚軒的目光,落在了韋神通的臉上。
韋神通滿臉的興奮,躍躍欲試。
若是此時收回皇命,方才剛剛樹立起的威懾,必然土崩瓦解,他很可能還要重回被動。
甚至在這些死忠面前,也要顏面掃地。
殿內的局面,對楚軒來說已經是騎虎難下。
才耽擱了這么片刻的功夫,劉慶就捉住了這個機會,臉上的慌張開始消弭,抬手推開了站在身前的大臣。
“微臣一心為國,一心為君,今日所言全都是為了大新朝的未來。”
“今日殿下行事確實不端,若是此時能迷途知返,當著諸位大臣的面發一道罪己詔,臣等也就不再追究今日殿下之過了。”
劉慶聲音郎朗,義正言辭,將自己擺在了道德制高點上。
周圍大臣又找到了主心骨,紛紛上前。
“殿下三思!”
“臣附議。”
楚軒的臉皮抽了抽,心尖怒火蹭的一下就冒了起來。
這老逼登是要趁機拿捏自己?
當了皇帝還得這么憋屈?是可忍孰不可忍!
楚軒朝著旁邊一擺手,韋神通立刻上前,虎視眈眈。
劉慶臉色一白,重新退回了人群中。
楚軒冷笑一聲,嗆浪一聲從韋神通腰間把那把宮中佩刀抽了出來,隨后二話不說,照著劉慶就砍。
“老子敢扇你,就敢砍你。”
“你個老不死的,老子馬上當皇帝的人了,你跟老子裝什么比?”
楚軒這一股邪火上來,也就不管什么宮廷爭斗,朝堂紛爭了。
就算砍不死這老逼登,也得要他半條命再說。
這一番操作,徹底將場面打亂。
劉慶一張臉慘白如紙,在人群里面亂竄,周圍的大臣們紛紛閃避,都怕被楚軒誤傷。
至于那些武將,則是瞪大了眼睛看著眼前一幕,不可思議。
原本的逼宮事件,愣是被楚軒生生搞成了一場‘鬧劇’!
與此同時,大殿外再次傳來了一陣嘈雜的腳步聲。
獨屬于宦官的尖細嗓音驟然劃破夜空,在外面響起。
“皇后駕到!”
一座華貴鳳輦從庭院內匆匆而來,隨之而來的便是一道清冷呵斥。
“皇兒不得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