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秦律!
- 始皇帝求仙成功,不過卻是長生法
- 鴻蒙歸一
- 2058字
- 2025-01-17 00:02:00
秦國當真是如此的冷漠無情嗎?
難道就一點不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就真的視平民百姓為草芥?
……
“來人!”
“陛下!”
此時武城侯王離尚未返回,而站在一旁的中車府令趙高終于有了機會,連忙上前應道。
“讓人將秦律取來!”
“……諾!”
趙高聽到始皇帝陛下的命令,神色一愣,不過連忙就去安排。
至于始皇帝陛下為何要讓人取來秦律,他自然不知,但是,自己是因何而被陛下如此賞識的?
便是律法之事!
這不正是自己所精通之處?
“自己的機會到了!”
趙高心中頓時一喜,運用自己的知識再次討始皇帝陛下開心,這是他最拿手的事情,待會兒自己便可在始皇帝陛下面前展露自己的才識,必然會讓陛下更加的寵幸自己!
不一會兒,趙高便帶領著幾名侍者抬著一筐竹簡跟上了馬車,隨即在始皇帝陛下的命令之下,將竹簡放在了馬車之中。
隨即趙政開始一個個翻看了起來。
因為前身記憶的緣故,自己看著如今的秦篆,沒有任何的障礙。
“關于徭役的律法……”
趙政在眾多的竹簡之中翻找,跟隨在一旁的趙高見到始皇帝陛下如此,當即主動開口詢問道:
“不知陛下是找何等律法?”
聽到身旁傳來趙高的聲音,趙政神色一愣,這才想起來,律法之事似乎趙高就是專業(yè)之人,也正是因為此,他才會被始皇帝嬴政所寵幸。
“關于徭役之律法,你記住多少?”
“回稟陛下,臣全部記得!”
聽到始皇帝陛下詢問,趙高當即回答道,語氣之中充滿了驕傲,似乎在暗示著始皇帝陛下趕快詢問。
“你且一一道來……”
趙政也懶得翻找了,當即讓趙高訴說。
“關于徭役之律法,記載于《徭律》之中。”
“言:御中發(fā)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其得,及詣。水雨,除興。興徒以為邑中之紅者,堵卒歲。”
“……”
趙政靜靜地聽著,心中也有些感慨。
“幸虧并沒有急著將趙高殺了,果然著名之人必有過人之處……”
趙高誦讀著秦律之中的原文,并且還加以解釋。
其中他所說的《徭律》,便是秦國對徭役的記載。
大致意思是,被征發(fā)的徭役,需要按照距離之遠近,安排一定的時間到達所抵達之地,如果沒有按時到達,遲到幾日便會有相應的責罰。
其中責罰有“二甲”、“一盾”等,若是按照字面意思,這就是兩副鎧甲、一面盾牌!
不過,真正的意思是兩副鎧甲、一面盾牌相應價值的錢財。
同時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便是遇到極端天氣的影響。
其中,《徭律》一篇之中有著詳細的記載,如果遇到了大雨天氣,從而導致的徭役遲到,則會免受處罰。
所以從此便可以直接的反駁,在《史記·陳勝世家》之中,關于“大雨時期”之事是假的!
除此之外,關于徭役所做的勞動,甚至還會按照天氣進行相應的處理。
比如在冬日之時,就拿筑城來說,在冬日就要放寬一定的標準,在炎炎夏日之時,也要需要考量天氣炎熱的因素等等。
相應內容記載于秦律的《人工篇》之中。
趙政也想起來,在后世也出土了相應的秦簡,似乎叫云夢竹簡,其中也有相應的記載。
聽到此處,趙政對于如今的秦朝律法已經(jīng)有了相應的了解。
秦律嚴苛嗎?
不!
不嚴苛!
反而還非常的人性化!
“除了徭役的律法之外,那其他的律法呢?”
趙政又讓趙高誦讀了其他的律法,比如對于百姓行為的規(guī)范。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隄水。不夏月,毋敢夜草為灰,取生荔、麛(卵)鷇……”
聽到始皇帝陛下的命令,趙高卻對秦律如數(shù)家珍,當即張口就來。
而此時他所誦讀的部分在秦律之中的《田律》,大致意思就是記載了百姓的勞作活動。
在每年的春天二月之時,不能去山林之中砍伐樹木、堵塞河道。不到夏天,就不能焚燒秸稈,用來殺去蟲卵。
等等相關的規(guī)定。
按照現(xiàn)代人的思維,這簡直就是太人性化的法律了。
就拿焚燒秸稈這一條,就讓趙政感慨不已。
“所以,秦國的律法政策到底是不是暴政?”
趙政心中疑惑不已。
但是事情也不能絕對,萬事萬物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會進行相應的發(fā)展。
畢竟天下紛亂之時,自己已經(jīng)死了,是自己的兒子胡亥成了秦二世,甚至還當了兩年的皇帝。
說不定在這兩年之中,秦二世胡亥各種騷操作,修改了許多的律法也說不定。
所以,《史書》之中記載的內容或許也有些是真的。
“要學會用辯證的思想去思考問題……”
不能只拿有利的律法去舉例,也必然有許多律法的確是暴政。
比如見人行兇必須阻止、見人作惡必須告發(fā)等等!
趙政思考著,一旁的趙高也已經(jīng)誦讀完畢,靜靜等待著始皇帝陛下的命令。
“陛下!”
就在此時,武城侯王離乘馬而返。
也讓趙政回過神來。
“你先下去吧!”
看到了趙高一眼,發(fā)現(xiàn)他還杵在這,趙政揮了揮手,讓他離去。
“啟稟陛下,臣已經(jīng)讓那些黔首離去,并且還出具了相應的文書,讓他也好返回家鄉(xiāng),至于押送他們的官吏,卻是一名小小小的亭長。”
“亭長?!”
趙政心中一驚,瞬間想到了一個人名。
不過并未表現(xiàn)在臉上,而是對武城侯王離說道:
“雖然是亭長,為何要加小小兩個字?雖然亭長之官職小,但也是我大秦之官吏,應當一視同仁!”
“諾!”
聽到始皇帝陛下的教導,武城侯王離臉上當即露出了尊敬之色,神態(tài)恭敬的微微行禮,表示自己行為的不當之處。
“那名亭長叫何名?”
“回陛下,那亭長名叫劉季!”
劉季!!!
果真是他!
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
奠定后世民族之名的王朝之開創(chuàng)者!
打出華夏民族氣節(jié)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