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道應訓》的寓言故事集(1)
- 共讀《淮南子》的智謀
- 張守春
- 2069字
- 2025-01-02 16:48:50
1
伯樂是個非常善于相馬的人。秦穆公要求他去給自己找千里馬。伯樂找了三個月,回來說,我已經找到了馬,就在沙丘那個地方。
秦穆公問,馬是公的還是母的?
伯樂說,馬是公的,顏色是黃色。
秦穆公派人過去拿這個馬,結果一看,卻是母的,顏色是黑色。
秦穆公不高興了,批評伯樂說:“你太失敗了,我讓你找馬,結果你找來的馬是什么顏色都沒看清楚。你這是怎么找的?”
伯樂嘆息一聲,說:“你真是不明白,難怪你找不到人才。像我去觀察的是天機,我去探知的是事物的精華,取其精華而忘掉那些粗糙的東西,關注里面的而不去看表面的,看他的根本而不看那些細枝末節,所以我才能夠找到真的良馬。”
果然,這匹馬被帶來了,一看確實是千里馬。這就是老子說的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這個故事是想說,人的認知層次分為表面的感性和抽象的理性。常識直覺所能給我們帶來的,往往并不一定是事物的全面和本質。人應該規避開常識的直覺判斷,而探尋事物的邏輯本質。
比如,如果看重常識,認為太陽是繞著地球轉,每天太陽早晨從東方升起,晚上從西方落下,這給我們產生的就是這樣的直觀認識。但是這并不是真實的情況。同樣,對于良馬,對于人才、朋友、業務項目,如果只看表面,這些直觀判斷也會導致我們判斷失誤。
2
魏國的相國惠施制定了新法令,下達之前,先給國人看,國人都覺得很好。又給魏惠王看,魏惠王也覺得好。可是翟翦看了卻說:“這法令是好,但是不能下達。”
魏惠王奇怪了:“怎么好卻不能下達?”
翟翦說:“譬如抬木頭吧,前面人喊‘呀喝’,后面人應‘喝呀’。不是也有更動聽的鄭衛之音嗎?但抬木頭為什么不唱鄭衛之音呢?因為不如‘呀喝’更適合抬木頭。”
所以老子說:“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呀喝”就是實踐用的制度,在處理實踐時,應該輸出的辦法非常簡化,簡化到“呀喝”的地步。這就符合老子說的“為道日損”。
至于學習本事,你可以學鄭衛之音那些復雜高深的技藝。
這就是為學和為道的區別,是學習和實踐的區別。
制度本身非常高級、專業,但是和現實沖突太多,就沒法執行。制度、政策,解決方案,不是學術論文,它強調在環境中可行,而且Bug少。越是繁雜,越增加出Bug的機會。
企業政策也是如此,復雜不等于好。能用也不出什么事的,就是好的。
3
白公勝是楚國的貴族,他發動政變,殺死令尹,控制了楚國的政權。但是他不肯把國庫的財貨拿出來分給民眾。過了七天,石乙來見他,對他說:
“你是通過不義的手段得到國家的,這時候就要布施給民眾,討好他們。否則你就會倒霉,遭到討伐。你要是不肯分財寶,那就干脆把它們燒了。”
白公勝不聽,于是第九天,縣長葉公來了。葉公把府庫里的財貨都分給了民眾,然后帶著民眾來討伐白公勝。白公勝敗死。
楚國并不是他的,他想占有楚國,這可以說他是很貪的了。他不能替別人著想,又做不到自己干,這可以說愚蠢了。像白公勝這么吝嗇,肯定干不成大事。
所以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也。”
4
趙簡子是晉國的卿,他把自己的私生子趙無恤立為了嗣子(繼承人)。他的家臣長反對,說:“趙無恤出身賤,叫他當嗣子,為什么啊?”
趙簡子說:“他這個人,能夠為了大事能忍著辱。所以我立他。”
一次,智伯(晉國的執政卿)和趙無恤一起打仗。在慶功會上,他帶著幾分醉意向趙無恤挑釁,按著他使勁灌酒,就像往垃圾筒里倒垃圾。趙無恤被塞得滿嘴都是,直往外噴,拒絕再張嘴。
智伯說:“你個懦夫,一點兒勇也沒有,一點兒用也沒有!”
趙無恤嘟囔著:“我膽怯,我懦弱,我忍恥,可我這樣才保存趙氏!”
“雜種!你是狄人的騾子,驢子和騾子的雜種!你爹怎么挑你這么個沒用的接班人!”
智伯干脆把酒杯扔到趙無恤的臉上。酒杯硬硬的,撞在臉上,血立刻出來了。趙無恤的部下想動武。
趙無恤擦擦鼻子上的酒水,示意左右坐好,說:“我爹之所以讓我當繼承人,就是看中我能忍辱負重。我建議大家擦干酒水,不要問,為什么。”
后來,趙無恤果然聯合韓、魏兩家,把智伯滅了。這就是老子說的:“知其雄,守其雌,其為天下谿谷”。
這正是博弈對抗的溪谷策略,人需要示弱,隱藏自己的實力。不能因為別人的火力偵查,即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而要做到這一點,意味著面臨挑釁,能夠克制自己的真情流露。
5
被衣是個得道之人,齧缺向他請教學道。被衣說:
“你得靜心修身,把自己的身體形態端正起來,把自己的想法和目光集中一處。這樣,就能感受到最大的平和。然后,你控制著自己的智慧,端正自己的度量(理性),神就會來到你這里。你的道和德就會充實。這時候,你就會感覺好像一個初生的牛犢一樣,萌萌得,但又感覺不到自己為什么這樣。”
齧缺聽完之后,就去練習。這時候,被衣說完,就行歌而去,唱到:
“形若槁骸,心如死灰。直實不知,以故自持,墨墨恢恢,無心可與謀。彼何人哉!”
我們都知道初生牛犢不怕虎。但是一般人都誤解為牛犢沒見過世面,所以膽子大,見到老虎也不怕。并且認為這是一種愚蠢和魯莽。
但按照道家的修煉,這其實是高的境界,是一種赤子之心。牛犢不怕虎,是因為它象征破除了理性和情感的束縛,達到了無欲無求無懼無我的境地。
老子說:“明白四達,能無以知乎?”做到無知無識,人才能跨越自身的局限。
民調局異聞錄之勉傳
這是關于一個長生不老的男人跨越兩千年的故事,在每一段歷史的角落里都曾經留下過他的名字。他曾經是一些人心中的噩夢,也曾經把一些被噩夢困擾著的人們喚醒。故事的開始他的名字叫做吳勉,故事的結局他的名字叫做無敵。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遲來的周先生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